第五十回挞懒攻陷楚州城 秦桧满门归行在(3/5)
岳飞大怒,叱骂道:“你这厮暗地里要去投靠刘光世,你当我不知道?还有脸面要赏赐?”
傅庆退到阶下,酒醒了几分,言道:“人各有志,你又如何得知?”
岳飞取战袍焚之,槌毁其金带,喝道:“若不是张宪说与我听,还蒙在鼓里,今日不斩你傅庆,怎么约束众人管领兵马?”遂命人把傅庆捆绑,斩首示众。
岳飞在泰州打退张荣、王昭贼兵,遣人向朝廷报知赵立殉国。赵立讣闻,高宗大为震悼,辍朝二日,令寺观作仙佛斋醮,为赵立及战殁将士资冥福。追荐楚泗等州镇抚使赵立,并陷没官吏军民,黄录道场青词:“伏以比者丑虏凭陵,群方振扰,涂炭既弥于淮甸,襟喉适在于山阳。惟时帅臣,为国城守,提孤军而力奋,冒强敌以直前,拏兵几及于三时,叩垒殆逾于百战。贯精忠于日月,塞英气于乾坤。虽云壮志之莫成,固已荣名之不朽。念元身之遽没,极恩数以难酬。辄罄丹诚,仰干洪造,按科仪而载祓,冀仙圣之来临。特垂助顺之明,俯录尽忠之魄,嘉其节死,处以仙科。坐起万化之涂,永脱九幽之籍,不沦为物,以劝事君。”
追荐赵立等道场罢散朱表:“解纷排难,尝力蹈于危机,福善祸淫,固莫逃于昭鉴。惟干城之故将,实当世之奇材,既忠勇以亡身,宜神明之护祐。至诚而动天地,固异常伦,忠死而作神仙,况存明训。”
赵鼎对官家叹道:“赵立以其军蔽遮江、淮,使金兵困弊,在楚州一年,与金人大小百战,杀敌数万,论其功劳,近世一人,张巡、许远不能相比。自金人犯中国,所过名城,多以虚声胁降,如探囊取之,惟太原坚守逾二年,濮州城破,杀伤大相当,皆为金人所惮。而赵立威名战功,咸出其上,身与义不两立,义存而身可亡,此古烈丈夫专于报国忠孝之心,托以死而无悔也。赵立天挺英勇,风节凛烈,岂不是彭城自古名将辈出,其山川气俗,性习所钟然么!应当追赠高官谥号,为后世忠臣义士之劝。”
高宗言道:“赵立是我大宋第一英雄。”听赵鼎之言,下诏赠赵立奉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官其子孙十人,赐谥“忠烈”。且令访其遗骸,官给葬事。
赵鼎奏诘刘光世等违命不救楚州之罪,有云“逐官但为身谋,不恤国事”,且令追袭金人过淮,以功赎过。
翌日,高宗御批语言太峻,令改定进入。及进呈,高宗道:“光世当此一面,委任非轻,若责之太峻,恐其心不安,难以立事”。
赵鼎道:“陛下待诸将可谓无负矣,诸将不知何以为报?”
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听赵鼎奏文,急忙上书辩解道:“臣准御笔令督诸镇速解山阳之围,若使岳飞等即时恭听朝廷指挥,克期前来,则承州之贼可破,楚州之围可解,乘机投隙,间不容发。岳飞等迁延五十余日,遂失机会,臣实不胜愤懑。今臣已将沿江应系来路,严为把守,必不使南渡。”高宗下诏,令刘光世节制诸镇,戮力保守通、泰二州,仍伺便袭敌过淮,毋失机会。
不日,挞懒率水陆大军号称十余万,令移剌成为先锋,来攻泰州。刘光世不发援兵,岳飞放弃泰州,率军民退保泰兴县柴墟镇,金军追至,战于南霸塘,杀死许多金人,相持累日,宋兵粮食吃尽,割取金人尸肉充饥。岳飞自以精骑二百殿后,使百姓渡江,屯兵江阴军沙洲,上书以泰州失守待罪。通州知州吕伸得知挞懒破泰州,惧而奔走,自以弃城恐终不免于罪,上奏道:“夜梦诸军皆披朱甲、持赤帜,盖火德之应,乃国家中兴之兆。”朝士论其胡言,被高宗皇帝罢免。
高宗要提拔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为节度使,赵鼎以辛企宗非有军功,不能服众,与高宗争执不下,高宗不乐,诏赵鼎累乞宫祠,可本职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免谢罪。赵鼎既免,赵构依旧要提拔辛企宗为节度使。
参知政事谢克家劝说道:“辛企宗非有大功,今突然命为节度,是使赵鼎得名,辛企宗得利,而陛下独负谤于天下后世也。”高宗乃止。
且不说罢免赵鼎,话表先时东路金军大将挞懒攻楚州,宋臣秦桧为参谋军事同行,因秦桧在金庭首倡和议,故挞懒纵之使归。秦桧与妻王氏及婢仆一家,自挞懒军中取涟水军水砦航海归来,至行在入见天子。
那秦桧字会之,乃江宁府人氏。登政和五年第,补密州教授。继中词学兼茂科,历太学学正。靖康二年,汴京被两路金军攻破,秦桧随二帝被掳北国。其人心机深重,相貌平平,只是脚长,故而人称“秦长脚”。秦桧入朝,群臣见了秦桧四十岁左右,是何模样?但见:
两道八字眉,一双三角眼。八字愁眉常紧锁,三角眼内藏奸诈。塌梁翻鼻孔,白面细髭须。鲶鱼嘴,信口开河,能叫铁人流泪;元宝耳,听风是雨,讹传石牛耕地。手指苍穹,要与玉皇争理;脚跺鬼门,可把阎王说活。寻人短处长舌妇,真乃华夏第一人。
天子见秦桧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