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李永奇全家遇害 张通古回返金国(3/4)
新除起居郎莫将试司农卿,充伴送使。新监广州盐仓胡铨签书威武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江州观察使、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解潜,系出赵鼎门下,为人正直勇猛,地位等同杨沂中,武艺不输韩世忠,以论事不合求罢;罢解潜为建宁军承宣使、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后为邵州知州。
开州团练使刘锜落阶官,为龙神卫西厢都指挥使。刘锜统所部自镇江还朝,遂代解潜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龙图阁学士、提举醴泉观王伦,赐同进士出身,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迎奉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荣州防御使、知閤门事蓝公佐为宣州观察使,副之。许岁贡银绢共五十万匹两。
不日,张通古回返大金,赵构令韩肖胄、钱愐为报谢正副使送伴,并赠金银百两为路上资费。又诏以黄金一千两附北使张通古进纳渊圣等两宫。
张通古与韩肖胄等人先行,而韩世忠闻和议已成不喜,伏兵洪泽镇,命军士诈为红巾贼寇,等张通古回至楚州,劫而杀之,以坏和议。张通古、韩肖胄行过扬州,世忠麾下将官郝卞密告直秘阁、淮东转运副使胡纺。
胡纺字元显,建炎三年知淮阴军。世忠驻军淮阴,胡纺厚奉之,后辟胡纺淮东宣抚处置制司参议。绍兴五年,除知楚州,兼主管沿淮安抚司公事。八年,除直秘阁、淮东转运副使。皆世忠成就之力。
胡纺得知韩世忠要杀张通古,大惊失色,乃告知韩肖胄,韩肖胄遂具奏官家改途,韩肖胄、张通古乃自真、和、庐州,取道淮西而去。
北金使者改途之事,韩世忠深怒胡纺背叛自已,又得知郝卞漏其谋,欲追郝卞杀之。郝卞弃家,奔走鄂州投故人李启,李启纳而藏之。李启却是岳飞军中回易官,此人颇有心计,能斡旋财赋,只是常年穿布衣、草鞋,佐岳飞军用甚多。
金主诏谕河南诸州以割地归宋,下诏河南吏民:“顷立齐刘豫以守南服,累年于兹。天其意者不忍遽泯宋氏社稷,犹留康邸在江之南,以安吾南北之赤子也。倘能偃兵息民,我国家岂贪尺寸之地,而不为惠安元元之计乎!所以去冬特废刘豫,今自河之南,复以赐宋氏。尔等处尔旧土,还尔世主,我国家之恩亦已洪矣。尔能各安其心,无忘我上国之大惠,虽有巨河之隔,犹吾民也。其官吏等,已有誓约,不许辄行废置,各守厥官,以事尔主,无贻悔吝。”又命官吏军民,愿归山东、河北者皆可。
金国归还河南土地,秦桧自以为有功。
一日早朝,胡安国外甥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出班奏道:“秦桧曲学倍师、忘仇辱国,请陛下罢免治罪。”
秦桧怒道:“范伯达安敢出此言?宋金停战,本相功劳最大,怎敢诋訾?”
范如圭骂道:“你秦桧不丧心病狂,怎么屈膝求和,必遗臭万世!”把手中笏板去掷秦桧,秦桧侧身闪过。群臣急忙劝解。
赵构见他两人要厮打,喝止道:“同为朝臣,皆为社稷,虽意见不协,也不至于伤了和气。”
范如圭只得拾起笏板,奏道:“两京之版图既入,则九庙、八陵瞻望咫尺,今朝修之使未遣,何以慰神灵、萃民志乎?”
赵构泫然流泪,对百官道:“非范卿不闻此言。祖宗陵寝,久沦异域,今故地既归,便当遣宗室使相与近臣偕往修奉。”即日命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赵士㒟,与兵部侍郎张焘俱行河南。
秦桧散朝回府,怒道:“范如圭这厮骂我丧心病狂,遗臭万年,又请官家遣使朝修八陵,却不先告我,真是可恶,早晚逐之。”
不过半月,朝廷用讲和恩,少师、万寿观使、荣国公刘光世,赐号和众辅国功臣,进封雍国公。扬武翊运功臣、少保、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迁少师。少保、淮西宣抚使张俊,赐安民静难功臣,迁少傅。自刘光世以下,其所领三镇节钺皆如旧。
高宗以尹焞为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尹焞力辞不拜。以王伦为东京留守兼权开封府尹。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郭仲荀,乞兵与粮。
赵构道:“朕今日和议,盖欲消兵,使百姓安业。留司岂容多兵!但得二三千人弹压侵略足矣。至于钱粮,亦只据所入课利,养赡官兵。它日置榷场,不患无钱,岂可虚内而事外!朕见前朝开边,如陕西、燕山,曾不得尺帛斗米,而府藏已耗竭矣,此可为戒。”遂命淮西宣抚使遣统领官、右武大夫、文州防御使郑堪,武略大夫唐朴,以本部兵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