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谋计西湖论功行赏 设置枢密尽收兵权(2/4)
当时四月中旬,君臣四人一早舟济,来在湖心亭上,罗列案几,赏景吃酒。天子与张、韩二将闲话道:“二卿可读《郭子仪传》否?”
韩世忠道:“臣闲时《新唐书》、《旧唐书》都曾读过。”
张俊本是粗人,哪知道什么郭子仪?随口回道:“臣虽识得几个字,却连年征战,未有闲暇,不曾读过。”
天子笑道:“良臣文武双全,伯英却是吴下阿蒙。”秦桧、韩世忠大笑。
天子又与张俊道:“李光弼、郭子仪在唐俱称名将,有大功于王室;然李光弼负不释位之衅,陷于嫌隙。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虽握重兵处外,而心尊朝廷,或有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身享厚福,子孙庆流无穷。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仪,则非特一身享福,子孙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权之重而轻视朝廷,有命不即禀,非子孙不享福,身亦有不测之祸,卿宜戒之。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张俊闻听,汗流浃背,唯唯称是。韩世忠含笑不语。
久等岳飞不至,秦桧起身道:“兀术既已北归,朝廷意欲讲和,他必不会再来。二位国公,十余年来,为国为民,劳苦功高,且就此享个清闲,不知可否?”
这张俊却是个乖觉的人,听了秦桧如此说,心知朝廷欲罢兵,起身跪地说道:“伯英愿首请纳所统兵,现管军马,伏望归属御前使唤。”遂交还兵符。
天子大喜,令其平身,笑道:“张俊最知朕心。”张俊唯唯落座。议赏宿、亳功,张俊部将王德召拜清远军节度使、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余者田师中、刘宝、李横、马立、张澥五人同日首受上赏。
韩世忠起身插手道:“若解诸将兵权,万一国中有警,又该如何?”
天子笑道:“韩国公恁地多虑,却是忠心,朕焉能不知。十余年来,我宋土生灵涂炭,惨不忍睹,朕欲休养生息,和议若成,功德无量,安能再有警乎?”
韩世忠听了,无言以对,只得说道:“良臣愿纳背嵬等军,听候差遣。”乃将帅印交出,官家令内侍收了。
天子大笑道:“今日休论君臣高低,二位国公痛快吃酒。”秦桧乃亲自把盏。
渐至未时,岳飞不到。韩世忠、张俊欲出,秦桧则语直省官道:“姑待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韩、张二人只得坐陪天子。
天子道:“西湖山水虽美,不及花鲢、鲤鱼、鲫鱼、河鳗分毫。此时正是未时,可知鱼、羊为鲜,朕为卿等试钓。”
秦桧道:“陛下龙体怎能行此粗鄙之事,万万不可。”
天子笑道:“刘皇叔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才使得诸葛孔明出山佐命,朕今何不能钓鱼,为功臣饱口福?”乃令左右备了渔具,在湖心亭钓起鱼来。稍时,却有五斤大的鲫鱼上钩,天子命御厨将大鱼做了四碗辣鱼汤,汤汁鲜美无比,君臣四个品尝叫好。
等至日落西山,岳飞不到。秦桧谏言,明日依旧都来,再等岳飞,天子允了,各自散归。次日,君臣都来,如此展期以待者六七日,岳飞方至。
高宗心中大不悦,责岳飞道:“卿何故来迟?”
岳飞道:“臣寒嗽未痊,且柘皋之战,岳飞无功,故而来迟。”
天子心虽不乐,强作笑颜,环顾众人道:“病躯以援张俊,师至庐州,兀术望风而逃,兵不血刃使敌北归,何人威名如此?唯岳少保耳。”
岳飞道:“臣实不敢当。只闻刘锜罢了兵权,不知为何?”
天子道:“张宣府言刘锜此战不尽力,故而罢了。”
岳飞道:“刘锜虎将也。顺昌之战,自引孤军,以少击众,尚无二志。柘皋之战,大军汇集,怎能不力?其中必有缘故,臣请留锜掌兵,保境安民。”
天子摇头道:“今日只论功行赏,刘锜不必说。”遂诏刘锜以武泰之节提举江州太平观。刘锜镇荆南凡六年,军民安之。魏良臣言刘锜名将,不当久闲。乃命知潭州,加太尉,复帅荆南府。刘两府之名由此而已。此是后话。
当下天子驳了岳飞,目顾秦桧,秦桧会意,亲为岳飞把盏道:“岳少保虽无柘皋战功,仍有军旅劳乏之苦,且是患病行军,更是功高一等。而今战事已息,宋金和在目前,不如解了兵权,以文职享乐。”
岳飞瞠视秦桧,厉声道:“汝何出此言?中兴之业未半,故土不复分毫,怎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秦桧语塞不能答。
天子道:“此是朕意,韩、张都已解兵,你三人可任枢密。”
秦桧道:“此乃陛下为天下苍生着想,岳少保不得违拗。”
岳飞听罢,胸中气闷,请还兵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