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诸葛亮吕军之策(3/3)
许攸愣了一愣,突然意识到了甚么,倏地涨红了脸。
抿了抿嘴,许攸朝众人行了行礼,默默地退回一角。
一流谋士们也已料到袁绍接下来的所图。
果不其然,便见袁绍嘴角含笑,对准诸葛亮,笑道:“小先生,方才好一非凡见识,可否再把你的策略说得详细一些?”众人亦竖起两耳,目不转睛地望向诸葛亮,毫不吝啬地夸道:
“小先生不愧是奇才,小小年纪,见闻不一般!”
“主公不愧是主公,看人的眼光真准,看人才的眼光更是无与伦比!”
吧啦吧啦,众人赞美的语句丰富多彩,都不重复,夸得诸葛亮脸红不已。
诸葛亮尴尬地笑了一笑,了然他已被赞言推至风尖浪口,却仍谦虚地推辞,委婉道:“不敢不敢,小子妄言,还请诸位先生们莫要笑话。”
诸位先生们皆道:“哪里哪里,听了小先生一席话,胜似十年寒窗,还请小先生勿要谦让。”
诸葛亮只得虎骑难下,只好一股脑儿地答道:“袁公之心,吾等已然明了。其实,此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请袁公选出六名猛将,与那吕布将军轮番单挑或群殴,也无需一定胜利,只要拖住即可,到时吕军必然会认为他们的主帅不敌袁军,待他们士气大减,袁军再一鼓作气,以数量威慑之,吕军自不敢再肖想劫掠一事,也就顺势地退兵了!袁公,还请您决定将吕军驱回河内罢!”
“河内?”袁绍挑了挑眉,难得地反问。
诸葛亮道:“小子听闻,河内太守是张扬,原与吕布是同乡,两人皆在丁原属下办事,算是旧识!吕布无所依靠,是张扬太守顾及昔日情分,收留吕布!而吕布,亦以河内为根基,时不时地出战,屡犯冀州……袁公既然不想放吕布回并州,几位将军亦不想瞧见吕布犯兖州、青州,不如就将吕布赶回河内,再遣书一封,责问张扬太守,要求张扬太守兀自地管好吕布,想必张扬太守一定不愿吕布再出事,而会有所作为罢?”
眼神一闪,袁绍意有所指,指道:“你想让袁某驱至吕军于河内,吕军就一定会逃回河内?——万一他不回河内呢?他难道就不考虑并州、兖州或青州么?”
诸葛亮道:“袁公只须将通往河内以外的道路全部封锁,想来吕军的行动,自会如袁公所愿。”
“哈哈哈哈——”袁绍听罢,大笑不止,直对诸葛亮赞不绝口,“小先生实乃一品军师也,此谋甚妙,甚妙!”
诸葛亮便行了行礼,再道:“袁公,小子有个不情之请——”不待袁绍发问,诸葛亮径直道:
“小子年少,不敢当此军师之赞,还请袁公看在小子心诚借药救叔父的份儿,不要把这事透露出去……毕竟,待到小子拿回袁公您赠于的解药,小子还得返回豫章去,去解救小子的叔父、兄长、幼弟以及两位姐姐——倘若这事传到吕布将军的耳朵里,吕布将军发起狂来,小子恐难回也!”
袁绍:“……”
袁绍的笑容不由地僵住,只觉被诸葛亮反将一军。
诸葛亮敢当众地说出顾虑,一来是杜绝袁绍心有不满而对解药做出甚么手脚,二来亦是表明立场:他暂时没有投奔袁氏阵营的打算!
而袁绍,必须不会立刻下甚么黑手——如果他敢在此扣留诸葛亮,不但有损自个儿名声,亦会贻笑大方:好端端地举行「北方月旦评」,却因某个稚子发出惊骇之语而失态连连……这会导致世人感慨北主之名,不过如此也。
这……可不是袁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