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十二章 孟谈离间(2/3)

前途仍然险阻重重,吉凶难料。

  韩康子见到张孟谈,也是大吃一惊:

  “你跑来干什么?太危险啦!”

  张孟谈年轻漂亮,语言风趣,在韩康子心目中印象很好,所以对他身涉险境的吃惊实是大于关心。

  张孟谈却不慌不忙,甚至带点儿嬉皮笑脸:

  “将军别嚷,我是特来救你。”

  韩康子又好气又好笑:

  “你们君臣眼看就要成为水底游魂了,救自己尚且无策,还妄言什么特来救我?

  八成是吓出精神病来了,不能回晋阳了,让我给你安排个后路吧。”

  张孟谈笑着一拱手:

  “多谢将军照顾,晋阳确已朝不虑夕,奄奄待毙。

  但我们毕竟在强攻之下坚持了近二年,一旦城破,还可退守邯郸待机反攻,而平阳灌入绛水后,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您的退路何在?又有谁为您安排?”

  这番问果然戳中韩康子心中痛处,但他还要撑着面子,瞪眼斥责:

  “张孟谈你好大胆!死到临头还敢挑拨离间?

  我三家分赵已如肉置盘中,举箸将挟,说什么绛水灌平阳,无非是想惑乱我的军心,看我不把你交给智瑶!”

  虽然关系不错,毕竟身份地位有别,只是相识而已,谈不到友情,涉及到重大利益,韩康子完全可以为讨好而把自己交出去。

  但此时决不能胆怯,反要更积极地进攻!

  张孟谈微微撇嘴:

  “肉是在盘里,您也可以举起筷子,但能挟起送到口中吗?

  智瑶何等人也?奸刻暴残,不仁无信,藐视天下,唯我独尊。

  连您自己的土地都在削夺,岂肯把得到的赵家土地三分与您?

  退一步说,就算现在给您,转身便另立名目收回,您有力量不听从吗?

  赵氏何罪?无非不肯用祖宗辛苦留下的基业去填智瑶那永不会满足的欲壑,他便残忍的想用大水尽灭赵族;

  赵亡后,他的力量更强大,接下去还要灭谁,还用我说吗?

  难道他如何欺压同僚您不知道?他与您的关系还用我来挑拨离间?”

  张孟谈的话,毫无夸大、捏造,且句句切中要害,使韩康子不能也不愿驳斥。

  段规见他沉吟不语,便趁机相劝:

  “孟谈之言不错,智瑶久有伐晋之心,惟忌韩、赵、魏三家。

  灭赵后必要再吞掉韩、魏方遂其志,无论咱们是顺是逆,都脱不掉这个最终结局。

  赵亡后其炽愈烈,咱们仍听之任之,亡有日也。”

  韩康子其实更了解智瑶的为人及其心志,只因势弱,畏惧他已成为习惯,所以不敢生背叛之心。

  现在连段规都在指明顺从智瑶的后果,便也不再装腔作势:

  “吾非不识智瑶的狼子野心,实在是力不敌、惹不起!”

  张孟谈一见他口气松动,连忙跟进:

  “好狼不敌群犬,韩、赵、魏三家合力就不弱于他了。

  智瑶虽善谋,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正所谓‘算于外而疏于内’。

  尤其在目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状态下,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咱们如此这般,出其不意、内外夹攻,智氏之败,只在须臾,将军勿失此良机也!”

  韩康子还在犹豫。

  事关重大,他不敢贸下决心。

  而且有些涉及自身利益的某几个问题也不便公开提出,又不能不想,是以沉吟不决。

  张孟谈虽是赵家的谋士,对其他几家掌门人的性格、心态却也了如指掌。

  做说服工作也如作战那样,须知己知彼,才能深入对方心中。

  对于韩康子不便提出的问题,张孟谈干脆替他掰开:

  “将军试思,灭智有三利:

  根除祸患后,三家势均力敌,互不能为害,共享太平,此其一也;

  韩、赵、魏原本就情同手足,共历患难,更进一层,从此永结秦晋之好,天下谁敢欺我?此其二也;

  智氏之地为赵氏数倍,分赵何如分智?且当先归还前被白夺的百里,再三分其余,此其三也。

  孰利孰害,何去何从,已明摆在面前,兴衰存亡,请君自择。”

  他把韩康子最关心的故意放在第三,似乎分量最轻不太重视,其实是给韩留面子。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慎重:

  “不知魏恒子之心如何?”

  “他的问题好解决,臣与段兄都跟赵葭有交情,通过他,一定能说服恒子。”

  段规一听把自己也扯了进去,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没有人比我更懂猎魔待一生我在万界搞破坏叶天传之历劫涅槃我有一个魔法大陆生来彷徨之十年钻石案沉默的囚徒我能进入暗物质世界JUDGEEYES死神的遗言千灵马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