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二十九章 陷害孙膑(1/2)

  转眼冬去春来,庞涓要出去阅边,为了使孙膑安心写作,便把他留在家里。

  现在的生活水平:

  衣食住行,无不丰盛精美,府中上下人等,均以“二爷”对待,更是恭恭敬敬,一呼百诺。

  庞涓的态度,依然亲亲热热,此时真可谓“身在福中”。

  但不知为什么,却寻找不出“幸福感”,似乎这些“福气”轻飘飘、滑腻腻。

  生活在这种幸福之中,总让他觉得没有脚踏实地,感到空虚。

  与庞涓在一起谈论军事时,这种感觉还不算强烈,独处一室,沉闷的气氛便越来越浓,远不如在山中那么心旷神怡。

  心情的不畅,大大影响了刻写进度,近一个月的时间,“十三篇”竟没刻出两篇。

  庞涓虽不在身边,却能随时掌握孙膑的状况。

  听说:

  二爷每天总是望空发呆,刻一部分便又抛去,甚至烧掉……

  其实,这本是孙膑以为叙述的内容不理想而弃掉,重新琢磨推敲,以去其糟粕、显其精华。

  庞涓和报告的人却不理解,反以为他是在搪塞、拖延、磨工。

  庞涓大怒:

  看这样子,他是决计不与我一条心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来!我岂能给魏国和自己留下隐患!

  这天,孙膑正对着竹简沉思,门上忽来通禀:

  “门外有齐国人自称‘丁客’求见,说是给二爷带了信来。”

  虽然不认识这位“丁客”,但既有信,自然得请进来见面。

  这位“丁客”一口标准的临淄话:

  “小人是中大夫孙平的门下客,派俺扮作商人给您来送一封信。”

  听说是“孙平”,孙膑心中已是一惊,再看这信,禁不住两眼模糊、泪流满面,几乎失声痛哭。

  原来真是失散多年的哥哥孙平打听到自己的下落,来信联系……“自被征入伍后,随军转战万里,终以军功而授以中大夫之职。

  听墨翟先生说弟已在魏国做官,欣喜若狂,又痛哭流涕,彻夜难眠,恨不能插翅飞去,兄弟团聚。

  怎奈为兄身体不好,难耐路途之苦,且又公事繁忙,不便请假脱身。

  所以希望弟弟能回齐国以慰愚兄思念之苦。

  若愿归故土效力,齐王也答应重用,则兄弟可终生厮守,永不分离,祖宗也血食有依……”

  哥哥!这可是自己的亲哥哥!

  尤其是在叔父被流放后的艰苦岁月里,弟兄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哥哥几乎担负起父母的全部责任来照顾年幼的弟弟。

  难过了,哥哥哄;

  走累了,哥哥背;

  哪怕有一口饭吃,也要先让弟弟吃;

  露宿在寒夜里,是哥哥把弟弟那瘦小的身体紧抱在怀里,才不致被冻僵;

  当自己忍受不了苦难的煎熬而哀哀抽泣时,又是哥哥一边用破袖子给自己拭去泪水,一边安慰自己:“

  别哭,别哭,等咱们长大了,就一切都好了……”

  哥哥呀,弟弟终于长大了,还当上魏国的“客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的确是“好了”。

  可你又在何方?活的怎么样?

  哥哥生死未卜,也是孙膑一直郁郁寡欢的重要原因。

  现在,突然得到哥哥的消息,喜从天降,孙膑岂不更想一步就迈到临淄?

  然而,自己如今任魏国的“客卿”。

  齐、魏之间的关系本不友好,最近的局势更为紧张。

  庞涓之“阅边”就是到齐魏边境去备战,自己参与军机,怎可轻易到敌国去?

  所以无论多么怀念亲人,也得庞涓回来商议,得到魏王批准,才可赴齐探亲。

  于是,孙膑一面命人给丁客安排酒食、饭菜,自己则给哥哥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回信。

  然后就是等待,急不可耐的等待着庞涓回来。

  其实,庞涓已回来了,只是没有回府而直接去了王宫,一见魏王就跪下磕头:

  “臣罪该万死,请王从重处罚!”

  惠王一惊:

  “爱卿请起,劳苦功高,何罪之有?赶快请起!”

  便命内侍去扶。

  庞涓却扭着身子不肯起来,放声大哭:

  “臣有眼无珠,误荐贼人岂能无罪?

  臣弟孙膑,貌似忠厚,内怀奸诈,来魏国应聘的目的,就是想窃取机密,拿到齐国去换荣华富贵!

  难怪臣师说他功名终在故土,不愿他投魏。

  想必是早窥其心,恐他叛国投敌,坏了老师的名声!”

  惠王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凰之绝世帝妃尘封雪城之奇幻旅途狗狗能有什么坏心思呢?这个盟主我不做了穿越到男频爽文我成了万人之上入梦成妃雪色倒霉蛋的创业故事开心闯世界和猴子一起修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