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五十六章 真动手了(1/2)

  赵良与他的这一番长谈,并没有对商鞅的心情造成什么影响。

  仍然兴致勃勃地与秦孝公研究、制订一个个新的侵略计划。

  这些计划实现后,将为秦拓展更多、更大片的疆土。

  刺激得孝公异常兴奋,往往一谈就到后半夜。

  但孝公毕竟年龄大了,几盆炭火也抵挡不住黄土高原上刺骨的风寒,偶有不慎,竟致一病不起。

  商鞅天不亮就进宫,夜半方归,侍药喂汤,察验大小便……比太子还要辛苦。

  怎奈孝公大限已到,谁也无力回天。

  商鞅在灵前哭得几番死去活来,泪尽继血,连太子驷都感动得反过来一再劝慰他……

  但是,感情代替不了政治。

  公子虔当晚就以“陪灵”的理由入宫。

  人家是“自家亲人”,谁也没办法拦阻,夜深人静后,就悄悄对驷说:

  “事不宜迟,该动手了!”

  不出赵良所料,他们早就议定:

  孝公一死,就立即消灭商鞅。

  对于除掉商鞅,太子驷确曾犹豫过:

  “他终是父亲的倚重之臣,辛辛苦苦为咱家卖了这么多年命,就是一条狗对他也不能太绝情。

  再说他的权势又那么大,号令一出,无不敢违。弄不好,被他反咬一口可就糟了。”

  公子虔仰起他那被削掉鼻尖的小圆脸,瞪圆了发红的小眼睛:

  “他是一条狗,却是一条咬人的恶狗!

  正因为他权势太大,没罪也得除掉!

  殿下,千万不可存妇人之仁,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时机稍纵即逝,噬脐莫及!

  当年为您岳父反对迁都之事,虽处置了臣等,他最恨的还是您!

  曾几次提出废黜,幸亏先君圣明,您才得以保全。

  如今孝公已大行,他便无所顾忌,岂能容您安稳的踏上宝座?”

  这可是触及到根本利害、攸关生死的实质性问题!

  为了这个“宝座”多少年多少朝代,在兄弟、父子、君臣间,曾演出过多少幕相互残杀的人间悲剧?

  未来的国君不禁哆嗦了一下:

  “他敢?他能起叛逆之心吗?”

  回答是冷冰冰的:

  “他为甚不能、不敢?”

  是啊,此人一向以心黑手辣著名,又有什么“不敢为、不能为”之事?

  叛逆心生于瞬间!

  “那,太傅依您之见?”

  “臣有三策:

  好言好语宣他进宫,然后让他像景监那样悄悄殉主,神不知鬼不觉。

  大家的名声都好听,此为上,只是太便宜了他!

  搞突然袭击将他擒与梓宫前,以叛逆罪夺其爵、戳其族,斩草除根,此为中;

  暂且姑息养奸,逐步削其权,得其反行已彰,按正常法律程序处置,此为下。

  殿下择其一可也。”

  太子驷从心里也是恨之入骨,咬着牙说:

  “我也不愿太便宜他!下策太慢且有风险,就用中策吧,多流点儿血,以慰被他残害的冤魂!”

  宫中突然传出“景监自尽殉主”的消息。

  商鞅当年就是通过他的引荐受宠于秦孝公,但执政后因不肯“亲近”,并没有给过他“好处”以作报答;

  但景监为人忠直,对此毫不怒愤,仍与商鞅保持良好关系,可见其人品。

  他是自幼侍候孝公的心腹太监,与主子感情深厚,以身殉主也在意料之中,并无可疑之处。

  商鞅怀念旧情,悲上加痛,不禁又泪下如雨,立命府中备几样礼品,以便入宫陪灵时也对他做一番祭奠。

  刚要离府,老仆商安忽然领进一个身穿军衣的青年来见,那人请屏退左右才掏出一块帛来跪献给商鞅:

  “景公公嘱托:

  他死后立即给您送来,事关机密,不可迟误。”

  原来是景监已偷听到公子虔与太子驷的密谋。

  意识到在杀害商鞅前一定会先除掉自己以免做内应,便提前写好信,安排人通知商鞅……

  “果然要动手了!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商鞅气得一拍桌案,但就这么仓皇出逃?

  不是他的性格,他咽不下这口气!

  第一个反映就是抵抗!

  其实他早也想到这步棋,已有准备,只是他内心的东西从不掏给别人看,包括赵良。

  几次统军出征,商鞅在军中也拢住了几个将领,尤其是司马错。

  经他举荐,当上了御林军的统领。

  这可是个肥差事,不但待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平乱客乂仙问道赋仙魔仙游探玄觅道我夺舍了谪仙大创天皇苍古风云第二卷幽鬼乱世无限杀劫了不起的修真作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