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七十八章 张仪骗楚(2/2)

她按靳尚所教,大吹“枕边风”。

  直吹得张仪还在押送途中,就被怀王下令放回……

  怀王的“聪明”在于上当不后悔,继续上当。

  以后,他又在靳尚、郑袖等内外鼓吹下,轻率的跑到秦国去订什么“兄弟之盟”。

  结果被秦王扣留。

  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楚怀王严词拒绝。

  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

  公元前二九七年,楚怀王逃走。

  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

  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

  怀王忧郁成疾,客死异乡。

  给湖南人留下了“楚虽三户必亡秦”的深仇大恨。

  张仪推行“连横”虽是为了秦国,但多使欺诈手段,所以人品较低。

  不过真正“诚实”的人也当不了“政治家”,只不过程度不同,所以也不应过分责难张仪。

  秦惠文王的太子身材高大,性格暴孽,喜欢武人、大力士,十分厌恶张仪这些“以诈为生”的文人。

  所以惠文王“升天”后,为了避免像商鞅那样“下地狱”,就离开秦国,往返于齐、魏。

  最后老死大梁,终归故土,竟得善终。

  这对兄弟虽已退场,但“合纵、连横”却在历史舞台上继续发挥作用:

  谁被打疼了,就挥动“合纵”大旗奔走呼号、寻求援助;

  万般无奈后,就钻进“连横”的套中忍辱挨割,以求暂时平安。

  这两种策略成为以后各国的外交依据,被交替、交错运用了一百多年。

  两个平民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竟能叱咤风云,成为驱动天下诸侯的政治“巨腕”。

  无论后世怎样评价褒贬,终是一代英杰。

  由于苏秦的后继者多是“临时抱佛脚”,所以再倡“合纵”都没结果。

  但有一人,却通过“合纵”两迫秦军龟缩于函谷关内,使“合纵”再发耀眼的光辉。

  证明他确能“令秦臣服六国”。

  这人便是本书的重要人物——

  “信陵君”!

  

小说推荐阅读: 没有人比我更懂猎魔待一生我在万界搞破坏叶天传之历劫涅槃我有一个魔法大陆生来彷徨之十年钻石案沉默的囚徒我能进入暗物质世界JUDGEEYES死神的遗言千灵马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