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九十九章 正合吾意(1/2)

  魏王接到报告,勃然大怒,悬赏百金,严令全国搜捕。

  但国王的命令和千百镒黄金,在信陵府中都没有任何作用。

  但侯嬴知道后却批评他们太莽撞:

  “咱们不是江湖草莽,路见不平便拔剑而起,挺身与斗,此不足称勇。

  夫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怨。

  因其志大而挟持甚远,以救天下为己任方可成为‘大侠’。

  所以希望公子不要逞一己之能,拯三五人于水火这类‘英雄’行为,别因小失大。”

  信陵君还不服气:

  “已经迫在眉睫,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侯嬴笑了:

  “你呀,仍没脱孩子脾气,见死要救,但不必亲自参加,甚至也不需要你府中的人。

  只要指挥得当,谁还劫不了法场?”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侯嬴的深谋远虑是正确的。

  魏齐终于猜测出这是信陵君所为,尽管他没有证据不能举报,却与信陵君冤仇更深。

  在破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中,魏齐起了重大作用。

  正在给劫法场的英雄们开庆功宴,忽然来报,魏王传旨,召见信陵君。

  众人大吃一惊,莫非大王知道了秘密,招公子问罪?

  当时有不少人主张不去宫中,等查明情况再说,还有主张暂时避一下的。

  芒氏兄弟哭着跪在公子面前,要把自己交出以减轻公子的罪过,信陵君一挥手:

  “别说了,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是天塌下来自有无忌顶着!

  果有不测,只求诸位帮他们母子三人逃出虎口,无忌便感激不尽了!”

  冯谖笑了:

  “公子放心去吧,我估计大王招你是与秦军入侵有关。”

  孟尝君死后,魏在列国中的号召力回落。

  但秦王听说又冒出个“信陵君”成为后起之秀,威望日增,想试探一下,就派胡伤率三万军攻魏阳城。

  边境告急,魏王派大将晋鄙增援。

  两军相持不下,安釐王心里没底儿,又要派信陵君到前线督军。

  授予自行决定的大权,或战、或和、或不战而退,都不必上奏。

  只要有利于魏国的大局就可以实施。

  既然不是追究劫法场,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又忙着整理行装,准备随公子赴阳城。

  秦军的作战习惯是刚一接触就展开凌厉攻势,向对方毫不留情地凶狠砍杀,比着赛地割人头。

  往往使对方因猝不及防、胆战心惊而丧失斗志。

  魏国军将屡败于秦,毫无锐气可言,稍加抵抗便望风而逃。

  幸亏晋鄙赶到,扎下营寨,这才把溃军、难民收拢起来。

  信陵君赶到时,其实秦军前锋刚刚露面,探知信陵君在魏营,便停止追击也扎下大营与魏军对峙。

  信陵君和辛环对晋鄙曾有救命之恩。

  又是王弟,而且声望和能力也让晋鄙钦佩,所以对于信陵督军晋鄙非常高兴。

  设盛宴招待,但在军营中也无非杀牛宰马而已,不过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却也爽快。

  正在吃喝,辕门上报告:

  有几个难民从秦军中逃回,信陵君急需了解敌情,即令带上来。

  只见两个老头用树枝儿扎成的担架,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青年,旁边还有一个遍体伤痕的老人照料着一同走进大帐。

  信陵君顾不得问军情,先看伤员:

  “他这是怎么受的伤?”

  抬担架的老者拭泪哭道:

  “是这孩子用命救了我们,他叫姚宗。”

  又一指那位身上有伤的老者:

  “这是他父亲姚骡。”

  一群徒步的魏国人在前边跑,一小队秦国骑兵风驰电掣般追上来,两条腿怎跑得过四条腿?

  手扬刀落,落在最后的三个人头已滚落到地上。

  按“商君”之法,每砍一颗人头,晋爵一级,所以秦军出征,决不放掉每一个能砍下的人头。

  前边的四个目标,也很快就被追上。

  突然,其中一个小青年返身跪在路上向秦军哀求:

  “你们四人已得了三个首级,再把我的拿去也就够了,那三个是我的父亲和叔伯,就放了他们吧。”

  一个秦军怒吼道:

  “老子不怕多!”

  纵马踏来,那青年一滚身躲过马蹄扑到父亲身上喊道:

  “杀了我吧,留下老父!”

  那秦军挥刀便削,马一跳跃,刀锋走偏,只在那父子身上划了几下。身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平乱客乂仙问道赋仙魔仙游探玄觅道我夺舍了谪仙大创天皇苍古风云第二卷幽鬼乱世无限杀劫了不起的修真作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