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歆

胡族。

可汗任子丹为新任主将。

子契战死,胡族士气低迷,屡屡战败。

清寒被俘匈奴。

数年战争,无论胡族或是匈奴,皆不堪重负。

可汗请求夏朝出兵援助,新帝应允。

……

匈奴。

主将巴鲁坐于主位,清寒立于营帐之中。

“昆邪王妃果然貌美。”

“多谢夸奖。”清冷声线回道。

见她无半点惊慌的沉静模样,巴鲁挑了挑眉,开口:

“现在这里不是胡族,你是俘虏,美丽的小王妃。”

“我现既安然站在此处,你便对我有所图谋,或我有其他价值,所以我会安全,至少近日。”

“小王妃真聪明,来人!搬把椅子。”

“多谢。”

“不必客气,小王妃,要不你跟了我如何?胡族给你的,我巴鲁一样不少!”

他接着说,“倒也不用现在答复,我当然会给你考虑的时间。”

“……”

清寒并未受苛待,甚至送来不少匈奴女子的衣物,配饰等。

至于巴鲁所说,答应绝无可能。她是夏朝的和亲公主,且有此身份匈奴对她亦会多几分忌惮吧。

两族局势不明,清寒在拖延时间,等待生还,寻得自救。

她亦想过,必要之时自尽。

不过到那时,大抵会遗憾客死他乡吧。

莫名生了几分念家之情,清寒已离家许久许久了……

胡族军营,另一夏朝女子至,乃是铃兰。

她回胡族寻清寒,得知其在军营,故寻至。

见到子丹,子契战死,清寒被俘,少年悉数告知。

“可汗已求夏朝援军。”子丹语毕。

“边境军队至此大概十日,整军、行路足矣。”

“嗯,望嫂嫂可无恙等到我们解救。”

“夏朝军队抵达之时,恐打草惊蛇,危及公主。”

“为免打草惊蛇,近日我们只守不攻,养精蓄锐,等夏军抵达,一举攻下匈奴。”

“好,到时我随军一起。”

子丹张了张嘴,最终未出言。

他原想说,留于营中定然安全,他会将嫂嫂安然带回。可清寒是在胡族被俘,好似这话并不可信,且现在清寒在匈奴生死未卜。

铃兰没再听到少年回话,准备离开。

“对不起。”

脚步顿住,她目光落在他脸上。

“嫂嫂被俘,是我无能。”

“还有当年之事……抱歉。”

这句话,迟了数余年。

“没事,不怪你,公主会平安无事。剩下的,早就过去了。”

铃兰说完,转身离开。

那你可原谅我么?子丹心里默默问她。

他自然明白求得原谅不该仅仅只有一句道歉,等战争结束吧……

现在并非儿女情长之时,冰释前嫌共事,他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匈奴。

“胡族这几天只守不攻,恐怕有诈。”

“主将都死了,打也是赢不了,再说,仗打了这些年,谁还耗得起?”

“……”

巴鲁坐上位静静听着手下将领争论。

“巴鲁将军,说句话啊,不会还想着你的小王妃呢吧?”

只听他言:“滚,谈正事。”

“胡族如若不降,极有可能找援军,等到那时,形势将对我们不利。”

“援军?夏朝?他们公主不在我们手上么?”

“……”

结束后,巴鲁去寻了清寒。

见她依旧一身白衣,他开口:

“怎么,我送的东西不喜欢?”

“巴鲁将军找我何事?”

“十分想念我美丽的小王妃,特地来瞧瞧,不可以?”

清寒没回话。

巴鲁也不介意,自顾自接着说:

“小王妃还是夏朝的公主,你说,夏朝什么时候来人救你?”

“金枝玉叶的公主怎么会远离故土和亲?”

“啧,有道理。这么说,小王妃你就危险了。”

“既知我是夏朝公主,巴鲁将军难道不知我会医?医毒向来互通。”

“小王妃,我真是越来越喜欢你了。”

“……”

巴鲁出了清寒所在营帐,抬头望向湛蓝天空,他想着,快了,战争快结束了。

没人愿意刀尖上舔血。

这场战争,匈奴本意速战速决,拖到如今,胡族主将死了,匈奴亦耗不起了。

今朝局势,胡族无任何胜的希望,无非夏朝附庸、匈奴之臣两者择一。

匈奴和夏朝接触不多,但知晓夏朝强盛,若胡族依附夏朝,强攻之末的匈奴无半点胜算。即使胡族现在投降,攻下山穷水尽的胡族,倘若彼时夏朝再出兵,依旧无凯旋之望。

啧,小王妃不受夏朝重视,不是谈判筹码,倒是出兵之由。

但他是真心喜欢小王妃的性格呢。

杀了无益,反倒后患无穷。

家国强盛,为清寒活着增添了筹码。

“既是死局,那便赌一把。”

“匈奴的铁骑,驰骋草原,所向披靡。”

巴鲁最后一句喃喃自语,像是信徒最虔诚的祷告。

战争再起。

匈奴全力攻打,胡族死守。

血泪硝烟,战火不息。

幸运的是,胡族等到了夏朝军队。

匈奴暂撤。

胡族主帐,众人商议。

子丹所惊奇,夏军并无主将,各军各营各自将领统帅,却并无分歧。

前来乃是司徒一军。

子丹开口:“各位比我们所预来的更及时。”

“行军打仗,兵贵神速。不知耶律将军接下来可有安排?”

“夏军各位是否需要休整?”

他们一路行军,刚到即入战。

“胜了再歇也不迟,耶律将军计划但说无妨。”

“我族王妃如今被俘,我想趁此攻匈奴,救回王妃。”

“好。”

“公主安危拜托各位将军。”铃兰行礼。

“自然,南宫家的长女与我们少将军自幼交好。”

无瑕多叙,烽火继起。

匈奴背水一战。

若非司徒军,未必没有胜的可能。

胡族与夏军攻势之下,匈奴频频后退,子丹和铃兰带人直杀闯入其营帐。

“公主!”铃兰寻着清寒。

“铃兰!”

当白衣出现的那一刻,铃兰忽就感到无比心安。

“公主,我们走!”

“好!”

清寒养大的小姑娘越过山水重重,穿过硝烟战火前来救她。

铃兰子丹一路护着清寒离开。

“小王妃,不告而别可不好。”

身后声音传来,是巴鲁。

接着箭矢冲清寒破空而来,危急之时,铃兰毫不犹豫替清寒挡了一箭,中伤肩臂。

“子丹!带公主走!”

战场不是矫情的地方。

“好!”

铃兰留下迎战。

……

清寒抵达安全之地。

“救铃兰,求你!”

“嫂嫂放心!”

少年孤身再入战场厮杀。

另一方,铃兰杀红了眼。

左臂已没有知觉,她将毒药毒粉尽扬。

箭矢再度射来,可惜这次铃兰没躲开。

心口处中箭,倒地的那一刻,她想,公主已安然离开……

后来,少年赶到见躺于地上的铃兰,双目猩红……

……

一切尘埃落定,匈奴惨败,巴鲁领残兵败将退回匈奴本部,百年未犯胡族。

子丹与众人归军营。

还有,铃兰的尸体。

清寒得知时,眼泪瞬而滑落。

她极少失态。

在日后,清寒带着铃兰的骨灰回夏朝安葬。

“我带你,回家……”

清寒回胡族本部。

一众人对其行胡族大礼,为首乃是乌兰。

“恭迎,王妃归来!”

微风拂过,声音四散开来,清寒墨发随风舞动。

……

南宫嫡长女,封平乐公主远赴胡族和亲,两族百世交好。

胡族昆邪王妃,战时随军,医伤患,救白骨,功德无量。

南宫清寒,载两族史册,名垂千古。

夏朝新帝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堪称千古明君。

夏朝欣欣向荣,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百国朝拜。

自此,天下太平。

《红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