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平安
赵芯:“母后……”
顾岁岁没有理睬前面的两人说了什么,她有些自言自语:“四哥哥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我好想他。”
“一定要把赋写完,他才会回来吗?”
“可是……我早就写完了…”
“不回来,换我去找你吧。”
“……”
慢慢的,顾岁岁微抬的手垂下,安详的躺在榻上,一如曾经那个无忧的姑娘。
…
景仪55年,当朝太后离世,白布染街,举国哀悼。
赵铭在收拾顾岁岁的遗物时,发现床头有一个破旧的小木箱,他好奇的拿过来,放在膝盖上,然后扣动锁扣,打开了木箱。
木箱里面,有一顶已经枯萎的干花花环,一张画有兔子样式的灯笼纸,一卷写好的赋,还有一根白玉簪以及一封边角早已发黄的信。
赵铭的泪水不经意间已经打湿了面庞,原来,母后早已把赋写完,却依旧年年复年年的写着,而其他的东西,在他把箱子打开的第一眼,便知晓里面是何物。
干花是父皇母后下江南时,父皇亲手采花为母后编制的花环。
兔子灯笼纸,是元宵节父皇为母后猜灯谜所赢来。
白玉簪是父皇迎娶母后时,发上簪的那一根。
而这封信,是当年父皇离开时,交给他,让他保管的。
之前他还猜疑为何信会丢失,为此还责罚了看守的门卫,却不知,早已被母后拿了去。
信一看就被反复拿出来观摩多次,褶皱颇多,边角暗黄。
赵铭微抖的手打开信封,展开褶皱的信纸,熟悉的字迹印入眼帘:
吾赵凛,字宵。
吾妻顾晗,字岁愉。
吾常想,宵乃夜,晗乃日,日夜相配,天作之合。
此生,吾不求功德无量,名垂青史,只愿吾妻安康喜乐,长寿万疆。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岁岁,得你,幸也。
……
太后逝世三日后,官家下旨,将太上皇和太后合葬。赵铭立于皇陵前,他想,生同衾,死同穴,这是他作为儿子,最后尽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