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驾崩穿越修仙界

宣明殿。

朱厚熜在榻上打座静修,神识内敛,专心研习雷咒法。

敕令卷精修剑诀符箓,开篇入门有剑诀符箓各有一个法门,名曰:飞火剑诀、灵晔护体符。

雷咒法上下两卷,众多法门相辅相成,研习飞火剑诀与灵晔护体符的前置条件便是掌握引雷决的用法。

飞火剑诀,乃是将雷属性灵力灌注到飞剑之中,如臂使指,意念一动快如闪电,动若流火,威力巨大!

绘制灵晔护体符的基础,需要制符的修士精通飞火剑诀,控制雷属性灵力细致入微。

敕令篇里提到的制符要用的材料,他从未见过,而且眼下不宜多方打探,以免云雷道人发现端倪。

此人留在宫中,朱厚熜如鲠在喉,寝食难安,至于如何除掉,他暂时没有头绪。

云雷道人专心玄修,不问朝政,如今他拨乱反正杀了韩昌,废旧改制,重回朝局,七玄宗与五大仙族不会关心。

此事云雷道人许多年前就给小皇帝说过。

但他私自玄修的事情败露出去,必会引来杀身之祸!

朱厚熜睁开眼,沉着脸,心情大为不悦,君权天授!他才是这天下的皇帝!待他玄修有成,这些个地方仙族和七玄宗,吃进去多少,全都要给他吐出来!

现在他还没看过户部和中书省递上来的奏折,但大明朝一个小小的严家,三百万两银子都敢分走他两百万。

大宋各地的修士有法力,割据一方,稍微一想就能知道,怕是分的只多不少。

走了一个严家,来到此方世界,竟又多出来五个地方仙族。

这些本都是他的钱!

朱厚熜斜倚龙榻,气性上来,眼睛一眯,抓住扶手,脸色越发阴沉。

改制之事,扶持宦官参政去和朝中大臣争权夺利,助他重掌朝局,只是表象,他还有更长远的考虑。

长生问道,要有海量的物华天宝支撑,他在西苑玄修,每年花出去的银子数不胜数,此方世界还有境界之分,花费只多不少。

大宋地方仙族割据,国君受七玄宗节制,长此以往,民不聊生,国不国矣。

有朝一日,待他玄修大成,定要改了大宋的祖制,要地方仙族与七玄宗向他称臣纳贡!

他如今是人国之皇帝,未来也要是仙朝之道君!

既为仙朝,当是大明!

洪武大帝驱逐元廷,一统天下,他是朱家后人,元神云游此方世界,定要效仿太祖皇帝,建起个大明仙朝,万世永传!

不过,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纵使仙族道门分走大部分理应归属朝廷的物华天宝,但多少也会留下一些,符箓材料与飞剑的事情,需从长计议。

不时。

殿外传来一阵小跑的脚步声,范宁独自一人飞奔至殿内,双手捧着一个名册,递到朱厚熜面前。

“主子,这是内侍省韩昌同党的名册,名册里划掉名字的我已经遵照您的安排处理掉了,剩下的人奴婢有些拿不准,想请主子决断。”

朱厚熜很满意范宁办的差事,虽然比不上吕芳贴心省事,但知道分寸。

他没有去接名册,转而笑道,“放在榻上吧,看你这满头大汗的模样,累坏了吧,去洗把脸喝口水。”

范宁神色一喜,应了一声。

“诶。”

在宫里当差,凡事都得小心谨慎,对与不对,最后都得主子来做决定,范宁深受韩昌宠信,能力和眼力劲自然不差。

内侍省该杀的人他早就杀干净了,留下的都是些边边角角,呈给主子,更多的是个态度,宫里的事,一切主意还都得主子决断。

他这差事办的漂亮,主子疼他,所以才要他洗把脸缓缓,这是暗地里赏他。

朱厚熜怎会看不出范宁的小心思,那本名册他懒得去看,下面人装装样子而已,若真看了,反倒显得他不信任范宁。

这小太监一夜没睡,杀了那么多人,虽然赏不了他什么东西,但安慰一下,总归是好的,不能让给他办事的人寒了心。

范宁洗了脸,喝了水,回到榻前,瞥了一眼原封未动的名册,心中莫名的感动,如果是韩昌那个老东西,肯定会问东问西,不放心他办的差,说到底,还是主子疼他。

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定会爬到韩昌的位置。

范宁欣喜一笑,汇报起昨夜的事情。

“韩昌在内侍省苦心经营多年,二监六局抓了一百多人,逼供之下,就连侍卫司的指挥使也是他的党羽。

这些案犯遵照主子的圣谕,全部埋在皇城外的树林里。

只是废内侍省设司礼监之事,奴婢有些拿不准…”

朱厚熜声音平淡,斜眼瞅他,随后回应道,“改制之事,李和和何岁初去办了,虽然废了内侍省,但宫里的事情还要有人去做。

内侍省留下的那些人,如果涉案不深,以前是做什么,全都回去当差,你安排好那边也去休息吧。”

此话一出,仿佛一盆冷水浇在范宁头顶。

督办改制之事,虽说会与朝中大臣敌对,可一旦办成,不仅是大功一件,还能在树立权威,执掌任免大权,培养嫡系。

他在内侍省有人有权,怎么想,这件事皇上都会安排给他,但范宁做梦也没想到,这件既能捞功绩,又能与何岁初一系官员拉近关系的差事,竟会落在无权无势的李和头上。

先前受圣上宠信的沾沾自喜,刹那间荡然无存,杀了那么多人,又高升司礼监秉笔太监,他热血上涌,差点昏了头,忘了他的新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怎么拿捏韩昌重夺大权的。

韩昌案他在内侍省立威,杀了一批人,也收拢了一批,现在还敢提督办改制的事情,有老太监的前车之鉴,他脸色一变,顿时显得格外苍白。

他现在明白了一件事,侍奉主子和侍奉韩昌不一样,他的权力是主子给他的,若是不想给了,主子随时都能拿回去。

知道李和与他素来不合,还叫李和去督办改制之事,显然不想让他在宫里独揽大权。

范宁应了一声,噤若寒蝉,不敢再在督办改制的事情上纠缠,急忙退出殿门。

朱厚熜心笑,这小太监还是知道分寸的,而且此人未来他还另有安排,大宋朝廷的文官,铁板一块,寻常手段难以撼动。

何岁初只是他分化文官集团的棋子之一。

范宁不是喜欢弄权,动刑杀人吗?现在又收拢了一批韩昌培养的武道高手,改制同时,日后增设缉事厂,就让他去负责监视百官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