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室

张扬早早发现只有让别人看到自己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没有哪件事是非得怎样的,往往是随机的,有的时候你让人记住了,有些结果就顺水推舟给了你。

外在的一些表现,往往在无形之中改变很多事情的走向,它会让人产生一种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倾向性。

正如名声,有名才有声。先被知晓,才有人想一探究竟。在没有做深入了解之前,这不就是一层表皮。而表皮足够吸引人,就是在扩大自己的赢面,方方面面的赢面。

平庸地做事只会拥有平庸地结果,想要事半功倍,就要看清楚一些规律,一些些规则。

张扬想要的绝不是灰头土脸的成功,她希望自己有实力走到最后,但同时过程更要漂漂亮亮。

活着就是大型地体验游戏,有些游戏规则就是这样简单粗暴。足够幸运,才会找到那件自己既擅长有喜欢做的事情。

正视肤浅却又正确的事实,是对客观的尊重。

张扬足够尊重事实。

驾驭这种可能会被人忽视的因素,也算是一种能力。

然而初期的张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

外表是内在的一种延伸,再怎么捯饬,有些东西是无法修饰的。所以从一个人的特质去出发,才会展现出符合个人特质的美感,这就是所谓和谐。气质,显得格外重要,是提升的重点。

嚣张的外表与穿搭,只能博得一时的关注,与之匹配的内在才会决定细水长流的评价。

悟出这些,需要时间,也需要经历。

之前一直和那些闪闪发光的孩子交好,让自己也产生自己还算不错的错觉,这大概是张扬觉得自己最愚蠢的一个阶段,一点都不怀念。

每一个现在由于过去的自己的人,不会怀念过去。

只有自己感觉舒适状态下的装扮,才会拉高表现,否则只会让自己更显局促。

想要通过一种外表的设计来赚钱,这些可能不重要,但是想要做到一定高度,这就非常重要了,但这都是后话,得先把招牌立起来才是拔得头筹的第一步。

这些没有章法的思绪,就像是酒糟一样,没有系统的步骤,依旧成不了佳酿。

念头一起,总归是好的。万事开头难,张扬也未曾想过自己擅长的部分会成就自己的一生。

得到青睐,然后用实力说话,其他的都不再重要。

既然自己就是美容室的门面,那必然是要给自己一个噱头,并吸引住这些客户的目光。

这时候短视频还没有兴起,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酝酿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此时孕育着,等待爆发的时机。

张扬的心思基本上已经全部铺在了这个还没做起来的美容事业上,就连自己平时会在本职工作上感到心烦的欺压与区别对待都毫无感觉,脾气变得异常温和。

人在有奔头的时候,会发光,那些泥潭般的情绪不自觉地就消失了,这是人性光辉最为极致的时刻。

不在乎了,有些东西就无法侵蚀自己的心情。怎么说都是积极正向的意义。

以前自认为的苦难在这一刻似乎也有了意义,曾经在工作苦闷中积攒的识人之术,应对策略何尝不是她握在手中的一种能力。

只是当时的张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成长的经历往往在无意间增长自己的血条。

雯子白自己的咖啡店盘了出去,她们此时非常需要钱。

在生意顶峰时期转让多少让知道的人觉得可惜,可雯子不这样认为。没有永远能一直做下去的小本生意,在此时抛出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也发挥了它本该有的价值效用。此时需要一些金钱上的投入,去置办那些看上去高级的美容商品和时装,这就是必要的前期投入。

要想获得成果,还是要有本钱,无本生意从来只是一厢情愿,任何期待收益的项目都需要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能量。空手套白狼,那只是个都市小说。

张扬的角色,是个有脑子的台前操作者,而像样的配货才是客户感官上最直观的价值,必要时,还要割爱赠送,以显示自己不凡的实力,有实力的人更愿意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接触,这是无法改变的潜规则,谁也不会愿意在交往中成为那个只被宰割的羔羊,让我掏钱就得让我相信我可以获得等价或是超值的回馈。

这就是任何人交往的本质,利益交换,人与人之间除了特使关系,没有人是出来做慈善的。

只要在太太们的社交场合中,得到真有品味诸如此类的赞扬,他们的血条就会增加10个点。因为此时,他们提供的“商品”就目前来说,还没有竞品,他们的业务领域还没有人做到整合,能将内外相称的美感结合起来兜售,需要的成本过高,以至于这些太太们也都是零零散散地去研究,去购买。

那时候哪怕是明星都没有专业的造型团队,更何况外形展现需求不是硬件的富太太们,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思路。“单打独斗”的结果就是有太多不合时宜的造型穿搭为自己带来些许的尴尬。

既然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满足自己这最为浅显彰显自己的需求,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最早占山头的人,是可以拿到最大利益的。那自己就是这个渠道的话事人。做有前景的事,永远是最先打下山头的会成为最大的赢家,时机太重要了。

拿到付太太的好评,就像是拿到了一个至尊级别的推荐信。

不得不说,宋赢真的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付太太日常的妆造,慢慢都交给了张扬,起先是为了自己先生的业务关系,后来发现自己确实受益良多,起码她变得更加快乐,感觉到自己迸发的生命力与激情。当自己的外貌与时代没有脱节的情况下显得和谐优越,那种自己“依旧能打”的能量让她感觉妙极了。在重要场合付太太虽然不是最年轻貌美的那位,却永远都会是那个焦点,这让她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至此,张扬、雯子几乎所有事情也都随之顺遂了起来。

这怎么不算是互利共赢呢?

前段时间,张扬和雯子兜里的米是只出不进,过得着实有些艰难。

雯子感觉还好,但是张扬很沮丧,甚至可以说是煎熬。

看不到成绩的自己不知道之前那股子自信劲儿还可以维持多久,长时间不进账说白了就是一种否定。

每当一天要结束之际,她都有些彷徨——要是失败了怎么办?

“失败了,就当是赔了个咖啡店,你赔了精力和时间,但是我们长见识了啊。”雯子笑哈哈地安慰张扬。雯子可太清楚了,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实,对雯子来讲这种焦虑怎么都不是初次,一路艰难模式走过来的雯子经历了太多,多到面对各种不称心都足够稳。

失败,都只是暂时的,只要还能往前走。

在雯子来到这个城市之初,她深深地体会一无所有带来的贫乏和懦弱,除了剑走偏锋,任何一个正经行当都不会给她抛出橄榄枝。

在她现在还好,起码还有的输不是吗?

张扬想要的是一种成功和成就感,和雯子当时想要立足、想要生存下去的窘境比起来,难度系数差太多,不足为惧。

在实打实地为付太太打造形象,从里到外捯饬,一系列业务开展之后,终于得到了付太太的认可,将张扬推荐给了她的其他朋友。

付太太当然知道自己在张扬这边的作用,所以她并没有急于表态,在拿捏这一块儿,从来都是付太太这类人最拿手的。张扬在与付太太吗,没有任何明示的状态下,倾尽自己的时尚资源为之效力,在她眼里是应该的,想要做生意,一开始哪有不割肉的。但她又不是真的要占他们的便宜,既然都是聪明人,付太太在“考验期”之后提醒张扬,做什么都要签合同,并要求对方支付订金或是按时段来的顾问费用。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与这条有价值的建议一起,给了他们投资。

幸福来得过于突然,她们终于听到了金钱的声音,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