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幸福就是你
周六的早上,我还在被窝里跟周公约会,冷不防手机响了起来。
主编要求我们24小时不能关机,以防有什么突发事件。我们心里难免吐槽,只是一份普通的青少年周报而已,又不是日报、晚报,哪里有什么突发事件需要我们报道呢?但主编就是这么要求的,我们只能敢怒不敢言。
电话铃声响的第一遍,我想装作没听到,我给自己洗脑我还在睡还在睡。当我以为就这样过去的时候,铃声锲而不舍又再次响起。我认命地拿起手机,果然没有逃开我的预料,是公司的座机。
我调整了自己的面部表情,清了清嗓子,努力装出其实早就起床的感觉。
“哎,你好。”
“好你个大头鬼啊,你到哪了祖宗,赶紧来公司吧,你是不是疯了啊,就你没来了,主编都到了。”彼时我脑子还有蒙,完全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
“黄小琳,你是不是忘了今天加班了。我跟主编说你有可能出任务去了。暂时先糊弄过去了,你赶紧过来吧大姐。”刘晓菲在电话那端说道,晓菲语速很慢,但从她刻意压低的声音里我居然听出了急促。
加班?我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
我真的完全忘记这回事了。
昨天下班的时候,主编好像有说过这个事,但当时我因为跟别人有约,满脑子思考下班吃什么,根本没有听清主编说的什么。
一分钟洗刷,两分钟穿衣服,不到五分钟,我已经收拾完整窜出家门了。
一路上,我都在脑海里编各种理由,我有需要外出采访的事情吗?去哪里采访合适呢?有什么结果呢?想了一圈的结果就是我用坐车的四五十分钟又补了个觉,直接破罐破摔了。
如果主编因此开除我那就太好了,正好我不必自己做决定了,有时候没有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吗?
反正我已经受够了。
对,我受够了是因为这份工作渐渐偏离了我的想象,我已经游刃有余,既没有什么提高,也没有任何乐趣。
我想离职,又怕没有更好的,我想换一个工作,又不知道换什么。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是会被安逸麻痹神经的。
其实我想走,其实不想留,但好像总是差一个机会。
我无数次告诉自己只要那个机会一出现,我一定马上离职。
大楼的门口铺了一路的红地毯,我踏着红地毯往办公室的门口走,居然有种走上奥斯卡的错觉。就这么想着,好像心里越来越有底气,居然很理直气壮,行吧,最坏能怎么样,大不了就是把我开了,帮我做了这个已经想了无数次的决定。
所以当我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就是一副大彻大悟谁都不放在眼里的豁达。刘晓菲朝我递了个眼色,示意我主编在看我。
其实我早就看见了。
在座位上坐下之后,我才悄悄看了一下远处的主编。他正在跟主任讨论什么,没空看这边。我便大方地跟同事们打了个招呼。
刘晓菲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看我,把椅子往这边移了移,小声说:“你怎么了?看破红尘了?大彻大悟了?”
“切,我想好了,反正大不了就开除我,爱谁谁。老娘放飞自我了。不过今天是有什么事情吗,门口怎么铺着红地毯,让我有种走上颁奖台的感觉。”我一边开电脑,一边大言不惭却由衷地说道。
“你可拉倒吧,瞧给你牛的。你敢不敢跟主编去说这话。”大鹏就是个爱拆台的。
我回头瞪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刚打开电脑,就听到主编喊我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小黄,你来一下。”
同事们都是一副担心又看好戏的表情。
我站起来的时候听到大鹏小声说,“红地毯你以为是给你铺的啊,边上那个公司晚上有个秀,好像来不少明星。”
81
高考查分数那天,我爸比我可激动多了,盯着电话一动不动,一到时间立马就拨进去。他拿着手机着急把我喊过来,“快,可以查分数了。”激动的,像是超级乐透开奖了。
一开始出来的是一本线,当我听到自己的分数超过了一本线的时候,不是不震惊的,好像也有点意料之中。心里高兴的同时也放下心来,总算没有辜负这些年的努力,总算没有辜负那些期待的眼神。
查完高考分数,这边挂了电话,那边又响起来。
“找你的。“我看见爸爸妈妈脸上还带着开心的笑容,那一刻,我才忽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是个男生哦。“我尴尬地接过电话,心里纳闷这会谁打来电话。
“是我。”杨幸福熟悉的声音从彼端传来,“刚刚老刘跟我打电话了,说你考得不错。”
“嗯,还行。”我应了一声,声音里也不自觉得带了笑意,“你呢?六百多少。”
“你猜。”我眼前似乎浮现出他臭屁的样子。
“难不成700吗。”
“那倒也没有那么厉害。”我几乎可以看见他不可一世的表情了。
“到底多少啊?”我接着问。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670。不要太崇拜我啊。”
“你好厉害哦。”我用夸张的语气吹捧他。
“哎,一般一般,世界第三。”他倒是一点不谦虚。
我在这边笑。
他接着说,“你这几天在家做什么呢,什么时候出来聚聚呗。”
“这几天当然是时刻担心成绩了。”我接着说,“王凯他们考得怎么样?咱们班过线多少?”
“好像四五十个吧。反正一本线上的就有二十多。”
“那你还知道谁?”
“你们陈燕好像第二,也就比我少那么一丢丢。”
“我从来不担心我们家大燕子好不好。”我颇为自豪。
“那你不关心韩旭吗?”
“哎呀,去你的,前尘往事了好吗?”我看了眼屋门,不由得压低声音。
“我怎么听见还珠格格的声音!”他倒是耳朵很尖。
我抬头看了一眼电视,嗯嗯啊啊了两句,“电视开着呢,我就……喂!你又不是老刘,再说,看电视怎么了,这都什么年代了!高考都结束了好吧。”
挂了电话,我欢欢喜喜找出陈燕家的电话号码给她拨过去。
“阿姨你好,我找一下陈燕。”忽然有礼貌的我自己都不习惯。
“琳琳,听说你考上重点了!太好了,咱们班这次成绩都不错,老刘开心的要命,说组织大家去青马岛玩。”陈燕一上来就噼里啪啦了一阵子。
“对了,文静这几天回来了,我们见了一面,给你打电话你没接。”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又接着说道。
挂了电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好像还没有缓过神来。我怎么就考上重点了呢。简直就像是踩了狗屎运。
我当然懒得分析我为什么考这么好,因为原因很明显,我的文综简直像是登上了直升机一样,比一轮模拟整整多了三十分!
当然,也侧面说明了我的一轮模拟有多么不尽人意。
而我终于放心的是,不枉我高考结束后卖的那些书,要是没考上再回去读一年,连书都没有了。
82
填志愿那天,我和陈燕很早就去了学校,还在学校外面的小摊上买了铁板烧。味道好到令人咂舌。
杨幸福在门口等着我们,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就一直在校园里闲逛。还遇到了小周迅,小周迅见到杨幸福那叫一个开心。
高考完了之后,教室的座位早就乱作一团。我随便捡了个位子,一边啃铁板烧,一边打量教室,真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以前坐在教室里,放眼望去,全是书。大家为了方便拿书,都是用书立竖着放,如今桌子上干净的连纸片都没有。
大家都很开心,尤其是老刘,以前他总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考试成绩出来我们变成最好的一届了。包括理科班在内,我们班的重点率都是最高的,再次荣誉加身,老刘当然很开心。
多好,我们都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师长的期望和父母的期待。
多好,我们都在最应该努力的时光里做了该做的事情。
我忽然好想,站在窗边,看一看那时候的自己,那时的同学老师们,那时候的一心一意,那时候的坚定和相信。
83
大学志愿基本都是乱填的,没有考虑多少爱好和职业,只是凭着想象填了想去的学校和专业。
后来,我和杨幸福去了一个城市。陈燕去了政法大学,杨婷不知道跟我的缘分有多么强大,我们最终考取了同一所大学,成为校友。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也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不少烦恼和乐趣。
后来我辗转听说宋雨发挥不好,去了一个师范院校。但是在我心里,宋雨一直都是一个爱念书,能坐得住的书呆子。多年后当我得知她已经是一个哲学博士时,我根本不惊讶,我知道这就是她。杜姗姗考回老家的事业编制,而孙天亮,据说出国了,好像是印度?
高中毕业后,我们开始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好像那些以前的日子瞬间就成了前尘往事。
没有了同样的生活,没有了同样的经历,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彼此的关怀越来越少。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老同学并没有像传说中的距离产生美。相反,我们因为距离,渐渐减少了联系,渐渐地不再联系。
84
每次毕业的时候,我们都会祝愿彼此一帆风顺前程似锦,好像根本没有仔细去想过。只是觉得这样的祝愿一定是好的,多希望可以一帆风顺,多盼望可以前程似锦。我们来不及为离别感伤,就踏上新的征程。年轻的世界里伤怀容易被盼望和相信所替代。
我们还不知道,这一别,就算是永远了。这一别,就是跟此时的青春永不再见。
刚上大学的新奇迅速被电视剧代替。宿舍自带电视的调频居然有星空卫视和湖南台,我们陷入韩剧漩涡的同时也不忘参与到选秀的狂潮里。一到周五晚上十点,宿舍楼清一水的湖南台,哪怕上自习回去晚了的同学也可以跟着声音,不错过任何的节奏。
眼前的生活太过热闹,我也渐渐忘了很多以前。虽然跟杨幸福同一个城市,可是我们不常见面。BJ太大了,大到我们好像已经遗忘了彼此。
开学很久以后我收到他的短信,他说,一起上课的一个女生,长得很漂亮,脸上有雀斑,头发跟你差不多长度。
可是,那时候他不知道,我的头发已经剪短。
85
日子是这样一天天过去的,转眼到了冬天。
第一次碰到杨幸福是在中关村大街,原本都没有注意到他。那时候我刚剪了短发,自以为看着端庄成熟,大概也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杨幸福喊我的时候,我正在跟室友聊天笑得前仰后合。接过杨幸福手里的饮料,我还处在震惊中,没有缓过神。
这个城市这么大,怎么就能在这里遇见他?
杨幸福笑笑,“我还想着什么时候去你学校找你,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了。”
这话说的……
他倒是继续感慨,“这才半年没见,变化不小啊。”
我一手拎着饮料,一手拿着草莓冰淇淋,看着眼前还是那么熟悉的杨幸福,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上大学都快半年了,我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从前,只是在看到他的一瞬间,才忽然意识到,原来也只是过去了半年。他旁边跟着一个扎马尾的女生,看着有点像王娜。
看了一眼我手里的冰淇淋,杨幸福笑,“这么些年了,你的口味还是没变啊。”
我看了一眼他旁边的女孩,也忍不住阴阳怪气,“你还不是一样。”
没想到他一下子黑了脸,“这是我表妹。”
……
后来跟室友回学校的路上,她还问我,“你是不是跟刚刚那个人有仇?”
……
“怎么把头发剪短了?”
晚上回了学校收到杨幸福的短信。
我问:“怎么了?不好看吗?”
他回:“好看。只是不一样了。”
是,我们都不一样了吧,从前多么幼稚,如今或许有点成熟了?至少当时是这样觉得。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很成熟的,好像懂得很多,以为理论知识真的可以指导现实生活。
大学放假早,我很早就回了老家。回去没多久就接到了陈燕的电话,她说班里定了过了年聚会,有时间的话一起去,我当然答应。
来了好多同学,老刘也来了。不过才半年,我们好像已经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高三的紧张已经被大城市的多面代替,我们跟老刘好像还是师生,但又多了有些自在。
杨幸福也在,他看着变了,又好像没变。
我一直相信,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无法找到一个跟我们完全相同的人,相互理解已是足够奢侈。
我们很少见到奇迹,却还是相信奇迹。
我忽然觉得庆幸,好像这些年来,我从不曾侧身看过,可是一旦想要寻找,他就在原地,始终不曾远离。
有些人好像无论过了多少年再见都还是当初一样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