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经年与归期
初夏。
时间很快就又迎来了新的季节,天气也渐渐变得炎热了起来。
与此同时,北国也传来消息(北国三皇子三天后就会到达晋国皇城)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
韶年院。
洛笙正在院中的石桌上看书,他识的字不多,不过这些日子林菱也请了一个先生来教洛笙,洛笙很聪明,进步也很大,这也很出乎林菱的意料。
洛笙看得很入迷,直到看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才微微皱眉停了下来。
“笙儿这是怎么了。”洛笙被身后吓了一跳,转过身去才发现是林知秋。
“见过爹爹。”洛笙站起来行礼。
林知秋不喜欢洛笙对他行礼,因为他觉得这很见外,他笑着走近摸了摸洛笙的头。“笙儿不必这么见外。”
林知秋早就来了,只是见洛笙看书看得入迷,这才没有出声打扰。
洛笙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虽然过了那么久,但是他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笙儿记住了。”
林知秋走到一旁坐下拿起洛笙的书本看了看问道:“是有不认识的字吗?”
洛笙点点头随后指向不认识的字。“就是这个字。”
林知秋看了看说道:“这个字念𫐓。”
洛笙眼睛瞬间就亮了,笑得很开心。“谢谢爹爹!”
林知秋看洛笙那么开心也笑了。
“那笙儿可否读给爹爹听听。”林知秋把书递给洛笙。
洛笙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林知秋会让他读给他听,随后他就接过书琅琅读了起来。
“《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等洛笙读完林知秋毫不吝啬的鼓起了掌。“好!笙儿果然和先生说的那般聪明。”
洛笙看见林知秋笑得那么开心,他突然才明白原来自己也是期待被认可的,要不然这些天他为什么会这样努力,他不过是想向他们证明罢了,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谢谢爹爹夸奖!”洛笙感谢道。
“笙儿也不必太拼命,尽力就好了,你要知道这些东西在爹爹这里都不及你。”林知秋指了指他。
经过这几月的相处,林知秋多多少少也了解洛笙了,别看洛笙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他的心是最敏感的,也许是以前的经历让洛笙变得有些自卑和自我否认,虽然洛笙隐藏得很好,但其实早就被林知秋看出来了,这让林知秋很是心疼。
“我明白了,谢谢爹爹。”洛笙很感谢林知秋跟他说这些。
林知秋把洛笙搂过来抱紧他严肃说道:“笙儿要记住!你就是你,无可替代的!”
林知秋不善言辞,但也在与洛笙的相处中慢慢的暖化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