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君亦绥也

六王:平王时墨风,陛下的亲叔叔;周王时墨语,陛下的叔叔;宁王时玄舟,陛下的兄长;韩王何子健,朝中大臣;赵王时玄眛,陛下的皇弟。

三公主:仁孝大长公主,先帝的亲妹妹;敬国长公主,二公主殿下;昌和大长公主,陛下的姑姑。

好家伙,一家人都要造反。

音国皇族时氏,本为前朝贵族天歌时氏,因为族中有部分人主张篡位,有部分人主张效忠导致天歌时氏分家,后来主张叛乱的族人幸得郢山景氏等家族支持,终于坐上皇位。

如今,这局面,何其讽刺。

同时,这里面还有东海侯。

这里面真的是新仇旧恨都有啊。

六王三公主之乱就是趁着陛下身体孱弱的时候爆发的,陛下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让时玄庭和时玄吟代理朝政,让时过和景家等将门前去平定战乱。

景迁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时过也是能文能武的长公主。

他本以为时过不过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闺阁女子,没想到杀敌人的利落果断跟时玄庭有过之无不及。

血花四溅,脸上都印满红色的颜料,清浅的衣裙上也被这污浊所沾染。

一剑在手,似乎天下都可以收入囊中。

放得下笔拿得起剑,不愧为巾帼风华。

清冷的天空,浅淡而冷清的蓝与白的分割线之间,一抹红日缓缓升起,覆盖一层碎金碾成的纱衣。照在时过回眸的瞬间,光芒落在脸颊上,风一吹,天空的红日也没了惊艳。

只不过,虽然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土地,但是他们这是调虎离山之计,目标是京城。

平王心机深,停留在京城之中,随时准备让皇宫中的密探在陛下的酒食之中下毒。

果不其然,陛下喝下去带毒的茶水,不幸毙命。

其实,陛下是故意喝下去的,但这是国师凤竹后来告诉景迁的。

时过一时间跟疯了似的,连忙带兵回京城。

关于发生了什么,景迁也只是听闻。

时过她杀了六王中的平王、周王和韩王,用鞭子打残了敬国长公主。

敬国长公主心存怨念,趁时过不注意给周怀易用刑,但时过当时不知道这件事。

她扶持了陛下的嫡长子时月为帝,委托时玄吟照料,然后又飞奔回战场。

历经三个月后,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乱总算平定下来。

时过因为护驾有功,册封为辅国大长公主。

景迁封楚王,时玄吟封秦王,时玄庭封燕王。

一时间,四人权倾朝野。

景迁却也发现一件怪事。

时玄庭从来不跟时过出现在一个场合,哪怕是先帝崩逝、新皇登基这种重大场合。

通常都是有时玄庭无时过,有时过无时玄庭。

景迁也悄悄问起过时玄庭为什么,时玄庭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跟皇姊闹翻了。

后来时玄吟告诉了景迁为什么,时玄庭和时过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闹翻了,时玄庭立下了毒誓:此生不见皇姊,若见之,即刻杀之。

如此恶毒的誓言,怕是时玄庭内心也很后悔。

如果说时玄庭真的心存怨恨,他应该时时刻刻想尽办法见到时过,但是他还是避免与时过不出现在一个场合,同时,时过也有意避免见到时玄庭。

虽然景迁感觉时玄吟的话半真半假,但时玄庭和时过绝对发生了什么矛盾

毕竟,尽管是因为母妃早逝,寄养在太皇太后膝下的时玄吟都是喊时过阿姊,但作为时过胞弟的时玄庭却喊时过皇姊,未免有些生分。

只不过,景迁来不及忧虑这些。

因为,周怀易死了。

二公主时夕最讨厌九公主时过的作派,由于时过打残了她的腿,她泄怒于周怀易身上。

时夕也不敢告御状,毕竟那时候,时过怀疑谁都是有陛下旨意。

她知道周怀易是太皇太后从母族中给时过选的贴身侍卫,跟时过多年忠心耿耿,时过也把周怀易当作自己的家人看待。

时夕掐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派刺客让周怀易深陷囹圄,然后在带回她的公主府上,令人好生“伺候”。

满身血迹的周怀易被时夕让人用鞭子来回抽打,身体上满是抽打后留下的痕迹,一道一道,钻心割骨。活生生地让人挑断手筋脚筋,割掉了舌头、耳朵,而且阉了。

周怀易已经是废人一个,却还是让内心扭曲的二公主让人用刑三天三夜,不许周怀易死亡,只是用来折磨,满足自己的内心的不满。

最后,活生生剥掉了皮,挖了眼,头上钉满十八颗钢钉疼死。

时夕作死,还把头颅和皮反送给了时过。

她只是好奇:时过看见了之后,会作何感想?

听闻时过躲在宫中捂着被子哭了一晚上,眼圈都哭肿了,第二天还在哭。

时过巴不得杀了那个贱人给周怀易偿命,却也动不了时夕。

时夕虽然失宠了,但任何指责她是叛乱者之一的言语,都是猜测。

三公主,只不过怀疑她劝说了两位大长公主参与给自己背黑锅而已。

她是嫡长公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时过从此没给时夕任何正眼看,包括对她的兄弟齐王。

景迁也知道这件事,但奈何动不了嫡长公主。

如今后宫,没有人比她的公主身份更为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