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也高歌

匕首通体透明,上刻“鱼肠”二字,锋芒外露,摄人心魂。

翁衔烛见此,吃惊后退,一个闪身,已是八尺之外。

宋雅一击未中,面色如常,左手一扬,匕首离手而出,凭空消失。

翁衔烛警惕四周,果不其然,匕首从左侧凝聚成型,向喉咙激射而来。

翁衔烛避无可避,扬手用一枚金戒指挡住匕首,可令人惊讶的是,金戒指并未抵挡一秒,便断为两截。

“和尚,赶紧的,本大爷要死了。”

翁衔烛堪堪躲过匕首锋芒,脖子传来一丝凉意,伸手一摸,粘粘乎乎,定睛一看,已然见红。

见匕首锋利如斯,翁衔烛有些头皮发麻,于是大喊起来。

宋雅心中暗呼可惜,双手挥舞,匕首消失不见,又蓦然出现在翁衔烛头顶之上。

眼看翁衔烛并未察觉,宋雅心中一喜,可下一刻,便让她笑不出来了。

一只皱巴巴的大手抓住匕首,任如何挣脱,似乎都逃脱不了。

“这鱼肠剑虽然有遁空之能,只需阴阳之力便可轻易将其困住。”

山隐和尚从内室走出,以大阴阳手困住鱼肠剑,半眯着眼睛偏头说道。

“了不起了不起!”

翁衔烛看着头顶悬剑,一阵后怕,对山隐和尚赞叹不已。

宋雅见鱼肠剑被困,脸色极为难看。

“和尚,我劝你别管闲事!”

山隐和尚笑着摇头,左手凭空一挥。

翁衔烛看的真切,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山隐和尚一挥斩断。

“啊!”

宋雅大叫一声,抱着脑袋,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有癫狂之色。

“这是?”

翁衔烛不明所以,看向山隐和尚。

“鱼肠剑,殿下想必也曾听说过,她这是自作自受。”

山隐和尚看了一眼满脸痛苦之色的宋雅,冷哼一声。

“还是先让她清醒过来再说吧,还有许多事情并未弄清楚。”

翁衔烛自然知道天下第一凶器“鱼肠剑”,只是还需要问一些东西。

山隐和尚闻此,二话不说,阴阳手一变,鱼肠剑脱困而出,眨眼间没入宋雅手心消失不见。

宋雅面色渐渐恢复正常,可眼睛恶狠狠的看着山隐和尚。

“小丫头,鱼肠剑虽然削铁如泥位列密榜神兵第三,可凭你物辩入门的修为,别伤不了人还遭反噬。”山隐和尚眼睛半眯,冷笑说道。

“不用你管。”宋雅心里也极为郁闷,自从神秘人将鱼肠剑赠予她之后,每次行刺从未失手过,哪怕面对天会境的练气士都有一战之力,可如今眼前其貌不扬的老和尚竟如此轻易夺取鱼肠剑,心中极为不服。

山隐和尚嘿嘿一笑。

“好了好了,杀人就杀人,把我金戒指劈断了,这得赔。”翁衔烛摆了摆手打断二人的针锋相对,捧着断成两段的金戒指,脸上满是心疼。

宋雅丝毫不在乎翁衔烛所说,扬起脖子说道:“要杀就杀,别那么多废话。”

“哟?你弄坏了我的东西,还如此理直气壮?”翁衔烛见宋雅如此模样,有些气急败坏,接着又说道:“你死了谁赔我的戒指。”

宋雅冷笑一声,并未作答。

“说吧,谁指使你的。”翁衔烛将戒指握在手中,缓缓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把玩着一只玉碗问道。

“你觉得我会告诉你吗。”宋雅嘴角带着讥笑,不卑不亢道。

翁衔烛眉头一皱,“和尚,我还想看看那鱼肠剑。”

山隐和尚点了点头,双手一搓,变成黑白两色。

宋雅见此脸色大变,她深知鱼肠剑需置于心湖以神魂滋养,每次出剑必须沾血而回,否则要受神魂撕裂之痛,刚才和尚就是凭着黑白两色手掌将鱼肠剑牢牢困住,让她痛不欲生,那种裂魂之痛她可不愿在受一次。

山隐和尚一脸淡然,缓缓伸出双手,直点宋雅额头,宋雅满脸惊慌意欲躲闪,可定身术之下,无法动分毫。

“说吧,小丫头,那裂魂之苦,你刚才可是感受过了。”山隐和尚枯瘦的手指按在宋雅额头,有些威胁道。

“你们休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东西。”宋雅原本惊慌的神色不知为何变得极为坚定,冷声说道。

山隐和尚转头看了翁衔烛一眼。

“看我干啥,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翁衔烛继续把玩这手中玉碗。

山隐和尚闻言,不再耽搁,双指用力,宋雅心湖顿时掀起惊涛骇浪,只见她脸上满是痛苦之色,一柄小剑从她眉头顺着山隐和尚手指缓缓拔出。

“啊!”

宋雅双眼泛红,在定神术下浑身发抖,额头有豆大汗珠滴落。

待得鱼肠剑完全拔出,宋雅双眼一黑,不省人事。

“和尚,你下手咋那么重。”翁衔烛看到宋雅这个模样,连忙起身埋怨道。

“嘿嘿,不碍事,小丫头修为不够,神魂虽说勉强能驱使鱼肠剑,但是以心湖为介,不仅有损神魂,心湖也跟着受到了影响。”山隐和尚嘿嘿一下,望着手中困住左突右冲的鱼肠剑,接着又解释道:“此时丫头不堪裂魂之痛晕了而已,一会就可醒过来。”

“这当真是鱼肠剑,差点要了我的小命。”翁衔烛松了一口气,摸了摸颈上伤疤,有些后怕望着在山隐和尚手中跳跃不止的匕首。

“那揽星阁号称‘人间天库‘,这罗天会密榜神兵第三你不知?”山隐和尚有些满脸疑惑,翁衔烛浸淫揽星阁多年,竟认不出鱼肠剑。

“传言鱼肠剑为舞阳神匠吴坎采九幽寒铁所铸,长八寸,轻若无物,可藏于鱼腹之中,故取名鱼肠。”翁衔烛回忆书中所载,继而继续说道:“可是眼前匕首,虽有鱼肠铭镂,与书中所说相差未免也太大了吧。”

“所言不错,不过鱼肠剑早于数十年前被人熔炼成三把,而眼前这柄,应是天地人三把鱼肠剑中的地剑。”山隐和尚点头说出鱼肠剑来历。

“世上真有人能将神兵重铸?还有如此威力?”翁衔烛满脸惊讶。

“此事并不难,如今诸国纷争不断,而工于铸造手艺的大师并不少。”山隐和尚对此见怪不怪,解释道。

翁衔烛思索片刻,转头问道:“那你知鱼肠剑来历,想来定能知道宋雅背后主使人的身份了?”

“想知道此次行刺背后主使人并不难,不过我有一些问题还想不通。”山隐和尚嘿嘿一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翁衔烛丝毫不意外山隐和尚定有所条件,相处数月,他早已明白山隐和尚可从来不吃亏,毫不犹豫开口,“你问就行。”

“第一,你怎么料定宋雅便是刺客。”山隐和尚说出了心中第一个疑惑。

今日席上,翁衔烛传音山隐和尚,请他好好看住宋雅,晚上在寝宫等候。

“这你不问我也会说的,我今日宴上见共年芳中多以胡旋舞为主,而宋雅琵琶却是江南指法,传言宋雅出身蒙池,那就极为不符了。再者来到熙京,想让我死的人多不胜数,我便是试探一番只为保命而已。”

见翁衔烛丝毫不隐瞒,山隐和尚有些不知所错,继续问道:“你故意气走洛丫头,到底是为何?”

翁衔烛闻言一怔,大呼,“这你都看的出来?”

“嘿嘿,小子,你今日分明故意气走洛丫头,明眼人都看的明白,只不过林丫头和我那道门分身看不出来而已。”山隐和尚淡淡道。

“这都瞒不了你。”

翁衔烛叹息一声,“虽然老孙头与她做了约定,不过到了熙京,看着情况似乎有些复杂,如今你这位大高手在身边,便可暂时不与大熙朝堂纠缠了。”

山隐和善了然,开口,“那第三个问题便也有答案了,至于鱼肠剑重铸之人,想来你必不陌生,正是孙程。”

“什么?那老头还有这手艺?他派刺客杀我干啥。”翁衔烛满脸不可置信。

“不过在我来看,孙程虽是铸剑人,可持剑人到底是谁,想必天下能从孙程手中换得一把鱼肠剑的人,并不会多。”山隐和尚知道翁衔烛心中所想,便提醒到。

翁衔烛闻此一言,心中早已知道是谁,可并未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