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子唐三藏
东胜神洲,孔雀王朝,汜水城。
城中,中心大街,一个身穿破衣,披头散发的男人对街上的每一个,每一个经过他身边的行人悲切的嘶喊着:“我的亲人们,我的邻居故友们。
该死的邪恶降下灾祸,瘟疫杀人,世界就快被洪水淹没。
整座汜水城,以及孔雀王朝,乃至整个人间世界。至少六成的人要进入死亡。
想躲避灾难的人,必须心怀虔诚的信仰,遵守圣父昊天帝慈悲的神对我们的诫命。带着我们的母亲和孩子,一起登上末世之舟。
我们在灾后有永生,永生就是再也不会有疾病和死亡。圣父昊天帝慈悲的神,派他这条有罪该死的狗来传给大家福音……”
街上人来人往,经过这里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很奇怪的看着他,但并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
疯男人并没有想让人帮的念头,不管他们理或不理他,他依然在极力的劝说。他想他们好,他想他们躲避掉灾难。
“嘿,老头,吃碗茶吧。嘴巴都干了。”一个年轻人走到疯男人的面前,递过去一碗粗茶茶汤。
“多谢多谢!兄台,到天帝神庙,虔诚地祈祷吧,然后带着老父老母一起躲避洪水和瘟疫,遵守……”
中心大街,临街的一家客栈。
“啪”
老翁一子落下,棋盘内顿现杀机。
“为何,送给他?”
老翁收回手,看着镇元子问道。
镇元子并未理会老翁目光,只是悠然看着棋盘,手指摩挲着下巴寻找破局之法。
“嘘!”
镇元子立起手指。
“先生可听到,刚刚那个失疯之人所言,我们这里马上就有很多人死去,他们要死于灾变。”
“疯言疯语罢了,你镇元子大仙难道还信了疯子的话?啊,哈哈哈。”
镇元子从棋盒里面抓了一把棋子放在手上,继续观察起盘中局势。
“疯子?疯言疯语?先生啊,他是疯的,世人是清醒的?还是世人是疯的,独他清醒?说的清楚吗。”
“所以,这就是你帮他的理由?”
听到这里,镇元子将棋子扔回了棋盒,抿了一口桌上的茶。
“我只是看这个世界,不爽利。”
刚刚街上很多行人,对这个疯了的人,除了报以目光,无有一人给他几个馒头让他吃饱肚子,也没有有一人愿意给他一件衣服,遮遮凉风。
偏偏这个人还是天庭之主昊天帝的虔诚信徒。即使已经神志混乱,却还是在这里传教,希望大家归入“圣父”的怀抱。
人间,天帝的神庙无数,信徒无数。或许刚刚经过的人里就有同为天帝信徒的人。
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多么讽刺的一幅画面,多么冷漠麻木的一群人。
昊天帝组建天庭,取代帝辛人王牧守人间子民,结果就成了这?
仙神,也是人。
镇元子从一介凡俗,苦修无数岁月历经百世千劫才至今日。虽然成了仙了,但是他的根在人间。
人王在位之时,百姓们是很有爱心的,人和人之间是温暖的,人们是能活下去的,
现在呢?
这个疯人只是个例吗?世人的漠不关心怎么说?
所以,镇元子确实不爽利。
所以,他不介意帮他一把。他想看看,这里的人们是否还有救,有没有可能打破顽冥。
说到底,他碍于一些东西不得下场,不能像疯男人一样去呼唤,去劝说人们。但是,他也不想壁上观去看戏。
听到这里,老翁面容一肃,问道:“你要做什么?”
“哈哈哈。我要做什么?我只是希望人为人,仙为仙。如此而已!”
万寿山五庄观。
唐三藏看着睡熟的小猴儿,内心满是温柔。小猴儿还小,就是个孩子。师父师父,除师之外,也还是父不是吗。
他这辈子既已皈依佛门,不可能再去结婚生子。小猴儿,就是他的儿子,况且小猴儿还这么可爱。
灵蕴既已到手,那么五庄观也没有继续逗留的必要了。
想让小猴儿归来,道阻且长,路上重重关卡。况且,大雷音寺和昊天帝,必然会出手阻截。
想到这里唐三藏长长的叹了口气。伸手拿过来一张蒲团放在了地下。打算今晚就在这里守着小猴儿打坐一晚。
四更天。
微风吹拂花草,蛐蛐振翅鸣声,万籁俱静。只有窗影上还有点点烛火在摇动。人们都陷入深沉的梦乡。就连唐三藏也用手撑着头,慢慢的睡着了。
观中不知何时,出现一道小小的黑影,他突破法阵,轻手轻脚地来到了小猴儿房间的窗下。
黑影用手指蘸了点口水,捅破了糊窗纸,眯起一只眼睛向里面看去。
小猴儿睡得正甜,因得到了一部分灵蕴,身体外泛着一层薄薄的荧光。
看到这里,黑影无声的的笑了起来,像是得到了一颗糖果。
就在此时,唐三藏似有所感,蓦地睁开双眼,眼光射向黑影。
“嘭!”
唐三藏拍地而起,双腿一蹬急掠向窗边,同时大喝一声:“何方妖孽!”
黑影见此,一掌拍出,身形飞退。并不想与唐三藏交手。
唐三藏躲开一掌后,追了出去,但是并没能拦下对方。
“此人居然敢独闯五庄观,麻烦了!”唐三藏暗暗思量。
虽然镇元子不在观中,可要知道这是哪里,这是五庄观!观中立着的可不是哪路神仙的塑像,而是天地二字!足以说明镇元子的地位和实力在哪个位置了。
但即使这样,黑影还是闯了进来。可见即使与镇元子对线,他也是有信心的。
而且,黑影来到这里是为了他们一行人。
唐三藏心下一叹。
看来,得抓紧修养好伤势,恢复修为。不然很难保证自身和小猴儿他们的安全。
这时天蓬和沙悟净也赶了过来,但是两人听到声音的追过来的时候,也只看到了黑影远去的一幕。
“不等了,天蓬去叫醒小猴儿,趁着夜色,我们走!”
说罢,唐三藏一行人急匆匆的又出发了。
一路无言。
“咯咯咯!”
东边泛起一片红霞,山鸡声声啼叫,散退了黑夜的影踪。
夜尽,天明。
唐三藏等人脚程很快,已赶路百十里。
为了掩人耳目躲避天上的目光,同时也是为了躲开黑影的跟踪,他们没有腾云,而是专门挑选人迹罕至又荒草丛生的的小路走。
“哈哈哈哈!”
忽然,唐三藏头顶传来一阵大笑之声,转瞬即见一云飘落。
“几位小友,途经万寿山,可曾到我五庄观歇息歇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