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魔二生

石立盘坐在一块大青石上缓缓醒来,将流转在经脉之中的能量收归至丹田中后,轻吐出一口浊气。心中不由地感慨修炼之艰难。

这已经是他今天运转的第四圈功法,感受着体内经脉传来的疼痛感,他知道这已经是自己一天能够运转的极限了。

若是强行继续,恐怕经脉就会再次断裂开来,那种生不如死的滋味,他可不想尝试第二次。

时至今日,距离石立上山已经有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时间让石立对于修炼一事也多少有了了解。

修炼一途分为上中下三个境界。

下境界分为练气期,筑基期,结丹期。

中境界分为元婴期,出窍期,天象期。

至于上境界则只剩下渡劫飞升一程了。到了这个境界只要度过雷劫飞升上界,便能够与日月同寿,天地同辉。

而若想踏足修炼界则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的东西“灵窍”。

灵窍又分为三个层次,三六九等。三灵窍为最次,也称为伪灵窍,九灵窍为最强,是为天灵窍。

修炼速度是与灵窍的强弱息息相关的,九灵窍修炼一天,就需要三灵窍修炼六天才能达到相同的程度。

而石立的资质便是最次的三灵窍。

修炼之初是为练气期,也就是石立目前的修为。

练气期分为一至十二层。其中一至三层是为初期,也就是纯阳宫中大多数弟子的修为。

四至六层是为中期,纯阳宫中有如此修为的弟子可谓是凤毛麟角,到了这一层次便能够轻松御使法器青叶舟,丝毫不用担心法力的缘故。上山时见到的龙师兄便是练气期五层。

七至九层是为后期,到了这一层次在宫中是为长老,据石立所知,纯阳宫中长老也仅有不到十人而已。这一境界攻击手段多为符箓,归山时青云真人所御之白鹤便是符箓的一种。

至于十层至十二层是为练气期巅峰,石立师父青云真人便是此修为,到了这个修为就能够修习中等法术,成为宫中祖师。

而练气一层至练气六层只能使用门中道术,以黄纸绘符,但威力着实低下。

练气之后是为筑基。筑基可谓是修炼之途第一大关。

纯阳宫中从始至终都未能出现一位筑基期修士。可想而知这道大关究竟有多难突破。

当然若是能够成功筑基,不仅能够凌空飞行,更是能够辟谷,自此再也不需要食物来果腹,虽然筑基之前也能够以辟谷丹来达到这个效果,但辟谷丹在纯阳宫中都是极为少见,全部都掌握在门中长老与祖师手中。

最重要的还是寿元,能够增加到足足两百年之久。

虽不似长生,但也让石立现在羡慕的紧。

至于筑基之后,石立倒是没有去过多了解。还是觉得不能好高骛远。

只是知道从筑基开始便不似练气期一般,分为十二个小境界。而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石立收归万千思绪,自大青石上缓缓起身,捏了捏略感酸痛的双腿。

待到所有的不适感消失后,轻车熟路的朝着一条小路而去。

小路两旁栽满了竹子,这也可以说是青云峰的一大特色。

不知情者甚至私下称青云真人为青竹道长。

一段时间后,一座简陋的茅屋映入眼帘。

这也是石立每日的必修课,绘符!

一张破旧的木桌,几沓黄纸、一支朱砂笔以及半盘朱砂安静的呆在屋中。

将一本符咒大全自盒子中拿出,摆在桌上翻到第一页后,石立拿起一旁的朱砂笔,轻蘸朱砂,按照书上的模样,认真绘制起来。

绘符当真是一件耗费精气神的东西,未过多久,石立额头便布满了细汗。

不过看着放在一旁的几张地火符,石立心中却是充满了喜悦。

虽说并未试过此符究竟如何,但制符的过程已经让石立心中有所期待。

平日里在过程中,大多数均是在中途有所停顿。而今日却是极为顺畅,一气呵成。

从未有过如此感觉的石立,心中不禁多出了一丝笃定。

随后又将所有的东西收拾整齐后,石立倒也没有就此离去,反而是拿起了另一本名为纯阳本纪的书来。

接着上一次观看的末尾继续翻阅。

这本书处见时与那符咒大全放在一起,其中的内容无关其他,纯属纯阳真人记录自己毕生的所见所闻,以及诸多收鬼经历。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鬼怪妖魔。

一番查看下来,令石立对于世间鬼怪多了几分了解。而一些特殊形态之物也有了一个制胜之法。

令石立所不解的是,如此重要之物为何独留在这破损的茅屋的之中。此书中的纯阳真人是否就是如今的掌门。

为此石立还专门找到青云真人求解。

“书中的纯阳真人乃是纯阳宫创派之祖,从那之后每一任掌门都延用了这个称号,一直传到如今。而那茅屋则是祖师最后隐居之所,将书放在那里是乃是祖师临终之言。故而一直无人敢将其取走。”

这是青云真人的原话。

不过石立却不以为然。如此之书应放于藏经阁内,放在此地岂不埋没。

毕竟这青云峰如今只有自己一名弟子,其他弟子根本不能上山。

再加上此地隐蔽,平时难以寻找。若非自己闲来无事玩青山时发现此地,还真是要错过一件重要的事情。

恐怕从始至终也只有门中祖师以及数位长老才有幸观看过吧。

不过自己终究只是一位普通弟子,人微言轻,只是心里想想就好了。

“好!”

突然间石立惊叹一声,似乎完全沉浸在书中的故事一样。

只见书中是这样描绘的。

南山有妖,称之为魇。因能入梦,又称梦魇。头挂三角,独目无嘴,身如虚幻,空生四臂。

旁边还画有一幅梦魇之图。仅仅是看了一眼,便能够感觉其独目似是化成了一口漩涡,摄人心魄。

某年岁甲子意欲归隐时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