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惧欢
小路背着书箱,一早赶到了学堂。
学堂的学生有十二个,小路是第十三个。都是镇子上的富家子弟,平常人家的孩子能念书的又有几个呢?很多大人觉得念书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还不如让孩子长大了去杂货铺做个学徒,亦或是去酒馆做个跑堂,赚点钱补贴家用,早早的娶妻生子。
初到学堂小路有点局措,站在门外看着里面的孩子再打闹,嬉戏。这时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喊了一声:“夫子来了。”顿时整个学堂鸦雀无声,小路都看呆了。
只见夫子拿着几本书,慢条斯理,步履有序的走到前面的讲桌前。然后撩起衣衫,坐了下来,随后夫子道:“张小路,你过来。”
小路赶紧往屋里走去,由于慌张踢到门槛差点摔倒,引得一众孩童哄堂大笑。
夫子用镇纸拍了一下桌子,喝道:“安静。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小路把书箱放到门口,低头走到夫子身前站好。夫子递了一本书,给张小路,随后道;“你去余化龙后面,听课。“
那孩子小路认得,是镇上余记酒楼掌柜的儿子。
小路在余化龙后面坐了下来,夫子说“今天继续学习《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学堂朗朗的读书声传的很远很远。
苍澜宗下面附属书院,都是上午学文下午讲道。然后挑选出资质优异的孩子送往宗门。由于小路第一天来学堂,所以今天下午夫子就又来讲玲珑书院的历史典故。
夫子姓王,名政,字守信,文城人。自幼在苍阑宗修道。有百余年,由于资质有限,估计难破大限,就被宗门派来在玲珑学堂传道授业。夫子看上去五十多岁,瘦瘦的,头发系的松松垮垮。精神很好。终日一身褐色道服,一双黑面白底的布鞋,干干净净看上去很清爽。
午休过后,众学子回到学堂,夫子朗声道:“今天,张小路第一天上课,我就再讲讲,我们苍阑宗的历史,和玲珑学堂的典故。大家都认真听。”
“有谁知道广场上的雕像是谁?”夫子问道。
地下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夫子点了点头说道:“余化龙,你来回答。”余化龙大声道:“是阳明祖师爷,是他创建了苍阑圣宗,祖师爷功参造化,法力通玄,七岁开始修炼,能读百本书,能写千字文,”
夫子赞许道:“很好。那么谁来告诉为师,为啥只有我们玲珑镇有祖师爷的真身法相。”
底下的孩子纷纷举手,夫子环顾一周道:“林必熊,你来回答。”
这个孩子张小路也知道,是镇上镇长家孩子,平日里威风八面,小路还被他揍过,就是因为自己嘲笑他名字“林狗熊”。
林必熊看了一眼小路然后道:“这时因为,阳明祖师是三十六岁的时候,被仇家追杀,隐居在我们玲珑镇,建立了玲珑学堂。在此体悟世间百态,以证无上道心,四十岁的时候,玲珑山悟道,体悟无上道心。苍阑山上大战魔教众人,令魔教铩羽而归。创立了苍阑圣宗。”说完如同骄傲的公鸡一样又看了一眼张小路。
先生笑了笑道:“好,你且坐下。那我再问。我们苍阑宗的立派宗旨是什么?为何我们是这片星空下最强宗门之一呢?好余化龙你再来作答。”
余化龙赶紧站起来,拱手四周,字正腔圆的说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知行合一致良知!”
听到这里,张小路愣住了,这几句话和自己脑海中的心法开始那几句一样,,,
先生这时站了起来,呐呐道:“是啊,虽然祖师爷创建了苍阑圣宗,可是现在门内却丢失了最重要的《阳明不动决》心法,使我们苍阑宗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年前,祖师爷撕破虚空再也么有回来。现如今苍阑七脉,貌合神离。早已不复昔日荣耀,,,”这时先生眼角微湿,然后神情一震朗声道:“尔等必须谨记祖师爷教导,务必为善去恶。知行合一。造福众生。”
“你们读书吧!”
说完背手去往院子里,仰望苍穹呐呐念道:“不动心,自成圣。祖师爷,你是如何坐到不动心的呢?”
天空一行飞雁南行,估计这也是今年最后一群南行的飞雁吧!
檐下腊梅枝欲开,微惧来日花飞雪。
亭头已无南来客,北雁南飞泪已干。
忽然夫子手一挥,一道寒光闪过,雪花一样的冰片自手中射出,从院里的腊梅树上切下一枝梅花,,,花枝落到地上,夫子弯腰捡起,轻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风吹过,相思人儿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