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梦断

舒家迎来了一个女婴,在她出生的那年寒冬,大雪纷飞,加之临近新年,家人们都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舅爷爷为她取名双宜,寓意着事事顺心,好事成双。

尽管舒双宜是女孩,却深受父母宠爱。尽管家庭条件一般,经济并不宽裕,物质也不丰富,但父母仍竭尽所能给予她最好的,希望她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能为家族争光。正是这样的期望,父母对她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希望她在学习上成绩优异,事事出类拔萃,超越他人。

或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过于美好,她从小就肩负着一种难以言表的使命感。或许用“使命感”来形容有些沉重,但她确实感受到了压力。她也不负众望,聪明好学,领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极强,行动敏捷,决策果断,在学习和文艺才能上都表现突出。

她的才华注定她将拥有非凡的人生。她还是一个富有思想的女孩。自幼喜欢阅读,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她并不这么认为,她觉得阅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在这个年龄,她并没有机会去远行,于是她通过阅读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母亲过于世俗,眼中只有金钱,视女儿为自己的投资,期望将来能有所回报。母亲虚荣,喜欢攀比,希望女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为她赢得荣耀。父亲则缺乏主见,事事听从妻子,以妻子为尊。

舒双宜长大后,心中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但母亲毕竟是长辈,她无法与之争辩或讲道理,只能将这些情绪埋在心底。只有在书海的世界里,她才能找到宁静。幸运的是,她的优秀为母亲赢得了面子,因此母亲对她还算满意。

中考那年,她发挥失常,成绩不尽如人意,虽然勉强进入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但需要支付昂贵的学费,这对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舒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母亲更看重的是面子,因此心中不悦,经常责备女儿。

舒双宜内心自责,但事已至此,她无力改变。父母为了她能上最好的高中,四处借钱——他们希望女儿在高中能稳定发挥,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荣耀终将属于舒家。

有人说,女孩子的优秀只体现在小学和初中,舒双宜原本不相信,但进入高中后,她的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她开始怀疑自己。她不知道是自己的智商下降,还是学习方法不当,总是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成绩逐渐下滑,只能保持在班级中游。无论她如何努力,成绩始终不见提升。她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变得敏感多疑,越来越自卑。

她常常怀念初中时光,那时,她只需轻松学习,便能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她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眼中的天才。她的歌声美妙,每次学校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的字迹优美,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她的作文写得出色,学校的专栏经常刊登她的文章。曾经的她是多么风光,许多女同学羡慕她,许多男同学暗恋她。进入高中后,她才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意识到自己一直是一只井底之蛙,视野狭窄。

除了书籍能为她的心灵带来慰藉,音乐也是她忠诚的伴侣,始终伴随着她。她酷爱听歌,尤其是朴树的作品,每当朴树的旋律响起,她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舒畅。《那些花儿》、《白桦林》、《且听风吟》、《NEY BOY》……几乎每一首朴树的歌曲,她都能哼唱,她唱给自己听,因为她缺乏自信,没有勇气再次站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歌喉。

从初中到高中,尽管只有一年的时间,她的性格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一个活泼自信的女孩,转变成了一个沉默低调的女孩。在初中时,她无需刻意去结交朋友,她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群朋友——尽管他们的动机并不单纯。然而到了高中,她想要找到一个知心朋友都变得异常困难。友情变得如此奢侈,她不敢轻易地去结交新朋友。

高一下学期,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她的排名滑落到了后10名,她渴望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痛快地哭泣一场。那天下午,她悄悄地离开了校园,走出了城区,来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堤坝。这个堤坝位于城市的北面,堤坝下游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多年前,夏季洪水泛滥,会淹没城市,因此政府修建了这条堤坝。

这是一个幽静的地方,河道的坡面上种植着许多树木和花草,虫鸣鸟叫不绝于耳,却更显得宁静。河面上有零星的船只,忙碌地穿梭着。她静静地走在堤坝上,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心中涌动着无数的思绪……

耳边仿佛回荡着朴树的声音——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不知为何,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她抽泣着哭了起来……她向来是个坚强的女孩,最讨厌像林黛玉那样哭哭啼啼,如果所有问题都能用眼泪解决,这个世界早就和平了。

她轻声唱起了一首歌。

朴树的歌曲,歌词似乎与她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

那些花儿再美丽,终将凋谢,终将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中,或许未来还有更美好、更绚丽的花朵在等待着。

那些花儿,就像青春的时光,就像亲密无间的朋友,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我们再不舍,也只能坚定地走自己脚下的路。

那些花儿,似乎给了她力量。

她坐在堤岸上,望着缓缓东流的河水,望着河中的船只,望着西边天际的落日余晖,直到夜幕降临,圆月升起,清冷的月光如水般洒在水中,也洒在她的身上。

秋天的夜晚,微带凉意,她并不觉得冷,因为她的内心更加冰冷。

她想起了那些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生活就像东流的河水,奔腾向前,永不回头。逝去的时光如同流水,人生无尽。仰望浩瀚的宇宙,人又是多么的渺小啊!

原来,一切皆是过眼云烟,一切终将消逝。人生又何必执着于那些胜负,那些虚名?成绩好也罢,差也罢,只要学到了知识,能够运用到未来的生活,不就足够了吗?

她思绪纷飞,甚至飘到了银河系之外。她并不感到害怕,在这个无人的角落里,她一直待着。周围传来各种呜咽的声音。

她以为不会有人来找她,夜幕中突然出现一个人影,吓了她一跳。

有人喊出了她的名字。

她感到很惊讶,仔细一看,在月光下,那张脸竟然是她的同桌安然。

“终于找到你了,我找你找了一下午。你竟然跑到这里来了。”安然的声音中带着难以辨识的情绪,是高兴还是埋怨。

她没想到安然会来找她。

安然一直是她的同桌,两人和平相处了一段时间。安然性格活泼,总是喜欢找各种话题聊天,比如明星八卦、校园恋情、奇闻异事等等。她有时对安然的唠叨感到厌烦,偶尔也会表露出来。但安然似乎毫无察觉,依旧我行我素。

她从不认为安然会是她的朋友。自从上了高中,她就没有朋友了。

“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她感到非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安然竟然找她找了一整个下午,毕竟下午还有课。重点高中的学生们总是埋头于书本和习题,谁会愿意浪费半天时间呢?

安然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回答说:“天色已晚,外面不安全,我们还是回去吧。如果宿舍管理员查房发现我们不在,那可就麻烦了。走吧,我们回去!”

她已经离开学校一整个下午,加上一整夜,原本困扰她的问题现在似乎也变得清晰了。她想,难道她会因为一时的郁结而选择轻生吗?那点小小的烦恼还不至于让她做出这样的决定。

她偷偷离开学校的事情只有安然知道,因为安然不仅是她的同桌,还总是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从那以后,她和安然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她不再那么在意成绩了,一切顺其自然。也正是因为她心态的转变,意外地发现成绩竟然逐渐提升了。她不再烦恼,父母也为此感到高兴,真是皆大欢喜。

尽管高中生活枯燥乏味,但也充满了不同的人生体验。沉重的学业负担、悦耳的流行音乐、无尽的外界诱惑、高远的理想,以及一个知心的朋友,这一切都让她的高中时代变得值得回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桃花盛开,柳枝随风摇曳。安然和双宜躺在学校的操场上背诵英语单词。

安然说,她将来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的医生。舒双宜说,她想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安然认为这不是理想,而是每个人共同的愿望。舒双宜说,她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作家。

成为自由作家才是舒双宜真正的梦想。她其实明白自己并非才华横溢,只是热爱文学和写作。不,不应该称之为“写作”,而应该说是“写东西”。她不可能成为蔡文姬、卓文君或李清照,她就是她自己。她可以写她想表达的内容,编织故事,传递情感,塑造人物。即使没有读者,即使永远不会成功,她也无怨无悔。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安然并没有嘲笑双宜,相反,她支持双宜。人生短暂,有多少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呢?大多数人都是被生活所迫,被现实击垮,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真正能够做自己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三月,天气刚刚回暖,青草地上春意盎然。温暖的阳光照在她们身上,微风中夹带着桃花的香气。尽管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却也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多年后回忆起来,那时的焦虑和迷茫,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

安然透露,她喜欢一个男生。是隔壁班的男生,每天中午他都会经过门口的小卖部去买水。安然和他相遇过很多次,却从未交谈过,每次只是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各自转过头去。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大家都很羞涩,不敢轻易闯入对方的世界。喜欢这个词,也不轻易说出口。

安然每天中午都会去小卖部,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她只是想和那个男生相遇。有一天,突然下起了雨。安然没带伞,她站在门口,望着越来越大的雨,不知所措。

“嗨,我的伞给你用吧!”男生走到廊檐下,主动向她搭话。

安然的眼神显得惊慌失措,她的心跳加速。她不确定那个男生是否对她有意,但她认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情感——她能感觉到。

安然拒绝接受他的伞,男生也不好意思硬塞给她。男生把伞放在她的脚边,然后冲进了雨中。

“嗨……”安然想说些什么。

男生转身,朝她微笑。雨水哗哗地落在他的头顶,顺着头发滴落在脸上,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笑着说:“快走吧,要上课了。”说完,又转身向前奔跑。

男生冲进雨中后,其他人也不再等待雨停,纷纷跑进了雨里。

安然回忆起那个男生,他那灿烂的笑容和勇敢地冲进雨中的身影,她将永远铭记于心。她曾想保留那把伞作为纪念,但最终却不知去向。她甚至不知道那个男生的名字,因为自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他,不清楚他是转学了,还是遭遇了什么不幸。然而,安然坚信,如此善良、乐于助人的男生,他定会在别处过着幸福的生活。

年轻时的喜欢,是如此纯粹,它可能源于对方的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一个动作,甚至……没有金钱的诱惑,没有地位的诱惑,没有名誉的诱惑,喜欢的只是那个人本身,简单而真挚。

双宜了解安然的初恋故事,不禁暗自叹息。她自己也曾默默喜欢过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坐在她和安然的后面,上课时专注听讲,课后作业完成得既迅速又准确。许多同学都爱向他求助,他总是热心地解答。双宜也想向他提问,但每次与他的目光相遇,她便说不出话来。

双宜明白自己与他之间不会有故事,因为他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孩。那个女孩皮肤白皙,双眼皮,大眼睛,喜欢扎起高高的马尾辫;她身材苗条,不高不矮,走路时活泼跳跃,辫子随之摇摆。据说,同年级中许多男生都对她心生爱慕。这个女孩自视甚高,从不与男生多言。双宜不确定这是否算作三角恋,她喜欢那个男孩,而男孩却喜欢那个女孩。

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这种朦胧的喜欢很常见,不一定非要表达出来。双宜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份感情,即便是她的好友安然也毫不知情。

高考结束后,那些青春岁月也随之结束,那些曾经每天相见、嬉笑打闹的同学们各奔东西。有些人或许还能再见,而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会再相遇。想到这些,双宜感到无限的感慨和惋惜……青春一去不复返……

最后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向大家致以祝福,所有人都低着头,双宜感到眼中含泪……她想起了朴树的那首歌《那些花儿》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安然紧紧抱着双宜,泣不成声。

整个高中时代,安然和双宜是最好的朋友,即便如此,她们未来也不能经常见面了,她们将前往不同的城市继续自己的学业生涯。

刚踏入大学的双宜,摆脱了高中时代的拘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大学里,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她只需学好专业课程,获得学分,顺利毕业。她终于可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不必再顾及父母的感受。

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小径上,一个穿着牛仔裤、白T恤、背着背包、长发飘逸的女孩缓缓走过。她的背包里放着一张CD机,耳机里传来朴树的《那些花儿》那淡淡的忧伤旋律……这个女孩正是双宜。

她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有时沉思,有时只是静静地仰望天空,看着雁群飞过……她感受过校园的风,淋过校园的雨,欣赏过校园的夕阳,遥望过校园的月光……她珍惜着学生时代的最后四年时光,不愿将来留下遗憾。

当身边的室友开始成双成对时,她依旧独来独往。她不会为了恋爱而恋爱,除非遇到那个真心相待的人,否则,她宁愿独自一人。

安然经常与双宜保持联系,分享她那充满活力的生活。她结交了新朋友,与室友关系和睦,甚至还谈起了恋爱……双宜对安然谈恋爱并不感到意外,但得知安然的男友是一位已经步入社会的男士时,她感到不安。双宜总觉得那个男人心怀不轨。她曾试图劝阻安然,但安然已经深陷其中,不愿听从。正如双宜所担忧的,安然最终遭遇了一个玩弄感情的渣男。这个男人已有家室,却为了寻求刺激而接近女大学生……

当安然得知真相后,她无法接受,甚至想要轻生,幸好被人及时救下。

双宜急忙赶到医院。

安然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流泪。她刚刚结束了腹中的妊娠……

双宜紧紧抱着安然,陪着她一同哭泣……

“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双宜不断地安慰安然,她希望将所有的信念都传递给安然。

安然呆滞地流泪,沉默不语。双宜担心安然会做出极端行为,于是时时刻刻陪伴在她身边。

安然的经历让双宜警醒,她意识到女孩子必须自爱,无论多么喜欢一个男人,都不能轻易地交出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安然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她表示会好好生活,她仍然是个好女孩,相信还会遇到真爱。双宜感觉安然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她的直觉是正确的,从那以后,双宜再也没有见到安然。安然总是找借口拒绝见面。

双宜知道,这朵花也渐渐离她远去了。

四年大学生涯匆匆而过,双宜迈入了社会。她的首份工作担任人事岗位,然而仅一个月便遭公司以各种理由解雇。原因十分明确,公司倾向于保留一位学历更高的女性研究生。

社会的残酷远超她的想象,她被看似忠厚老实的同事出卖,被好色的上司骚扰,还要与一帮人勾心斗角。微薄的薪水在支付房租、水电费、电话费后所剩无几。双宜不想向父母求助,而父母并不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真实困境,还以为双宜一工作就能赚钱养家。

母亲经常让双宜买衣服,双宜难以拒绝,只能默默承受。母亲穿着双宜买的衣服,向人炫耀,夸赞自己的女儿能干。双宜回家后,邻居们也夸她有本事,孝顺。母亲变本加厉,又让双宜请客,宴请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要求生日礼物——金手镯,双宜因此负债累累。

父亲察觉到女儿的困境,私下询问她是否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父亲心疼女儿,悄悄地将自己积攒的私房钱转给双宜。

新年期间,窗外大雪纷飞,鞭炮声此起彼伏,双宜躺在床上翻阅着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这是安然送给她的。曾经,双宜表示过她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后来安然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本张爱玲的书,送给了她。

双宜思念着再也无法联系的安然,泪水如雨般落下。那些花儿,那些青春,那些朋友,都已渐行渐远……

她想起与安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她们曾一起在课堂上偷吃零食,一起在图书馆熬夜复习,一起在操场上挥洒汗水。那时的她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现在,安然已经失去了联系,双宜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再见到她。她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安然能够过得幸福,希望她们之间的友谊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窗外的鞭炮声渐渐远去,双宜擦干眼泪,将《倾城之恋》放在枕边,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青春和欢笑的时代,与安然一起,追逐着属于她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