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你的人生之工具
第十九章
说话的功夫,村里的电工就把电线拉倒了洞口,黄领队说道:“小陈、小梁,你们两个帮老乡拉一下线,尽量往洞里面多布一点”。
保障陈和保障梁两个人一看,原来这是一条高压线,是不能够直接用的,幸亏是每次出来都带了转换器,于是便把高压线转到转换器上,把转换器又接到一个户外使用的大插排上。电工走的时候,李芷楠又送了他一条烟!电工应承了随时打电话,随时过来!
其他人就在在外面从车上开始搬运装备,放到预先选好的用来建营地的一块儿平地上。那边保障陈、梁两个人就开始在营地四周铺设灯带,所谓的灯带就是一条宽宽的塑料带,里面有安装好排的一颗一颗的激光照明灯泡,可以照到附近方圆三四米的地方,然后每隔十米远,会有一个大功率的激光灯泡,可以照射方圆10几米的地方。还布置了几个自带电源充电式的大射灯,可以照射到100米左右,还能看清,另外每人还有一个带头灯的头盔,以防落石保护脑袋,以及一个手持式的充电式射灯,可以照射5米还能看的很清楚,用来弥补头灯的不足。
营地布置完毕。看看天色还亮着,生物学家魏教授,就在山洞附近查看生长植物的种类,不时拿出小本儿来记录,采个标本,并用随身携带的相机不停的拍照。
地质学家楚教授和他同事韩教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地质锤和小手电,观察山洞入口部分的岩石种类,不时的敲下小片岩石进行观察。
其余的人就整理自己的装备,保障陈他们,就教方青岩和李芷楠辨认各种装备以及使用方法!
“方兄弟你们是第一次下山洞”。保障陈说道。
“对,我们是第一次下洞。”李芷楠回答道,保障梁正在教她装备的使用方法。
“我先帮你把装备穿戴一下,穿好防护服,这样明天下到洞里的时候就能自己穿戴了!咱们开始。”保障陈对方青岩说道。
“我原来还真没有穿过这么专业的防护服,一直以为是原来登山的时候穿一些登山的衣服”。方青岩说道。
保障陈笑笑说道:“那不一样的,来我来帮你”。
“那你们干脆穿上防护服,把灯带往里面在布置下”。黄领队见他们正在试穿防护服就说道:“小方也帮帮忙”。几个人应了一声。
因为他们的任务只是往山洞里面深处,铺设光带并没有深入探查考察的要求,所以也相对简单,只是穿了衣服鞋子和安全帽,以及手套。
暂时没有发现到地下河探险的准备,所以并没有穿连体衣,只简单介绍了一下,即便有地下河的勘探任务,也不会让李芷楠和方青岩去的。连探洞的经验都没有,更不用说地下河了!那冲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穿的是上下分体的防护服,这种防护服也是专门从国外进口的。防雨防刺还透气保暖,即便身体运动量很大,容易出了汗,也可以迅速的把热气排解出来,不至于形成形成大量汗液,之前,里面贴身穿上速干衣避免把内衣粘在身上。
这套防护服除了防水之外,还有防切割、防穿刺的功能,即便在山洞里面有锋利的石头棱角,或者山石土里埋藏的尖刺再或者碎石之类的,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都可以避免,即便是滑倒了,坐到山石的棱角上也不会划破衣服,更不会伤及皮肉!
靴子更是透气保暖防滑的,鞋底镶嵌轻便又坚硬且有韧性的合金板,即便踩到的刀子上,或者说是什么铁器上也不会割伤脚底。鞋底的防滑设计即使踩到冰上都不会滑,难得的是鞋面和靴筒都具有保暖防穿刺的功能,更难得的是在靴子与裤子的接缝处,防护服的裤子和靴筒有一个向下和向上的折叠层,可以互相折叠的粘合在一起,这样即便是水位没过鞋口儿谁也不会,倒灌到靴子里面。
头盔下面带的都有在那反光条,头灯是聚光设计打出去非常亮,照到五六米的地方仍然能看清事物。像强光手电一样,而且头盔是高密度的纤维碳制作的带到头上非常轻。据说还能防小的落石以及防弹!
手套儿也是防切割防穿刺的,而且手套很薄,很柔软,不知道什么材质制成的,同方青岩以前见过的防切割的钢丝手套不一样。方青岩很奇怪,这么薄的手套儿,而且这么柔软能放切割,防穿刺吗?
保障陈笑道:“说这是太空人所用的手套,他们在太空舱外修理细小设备的时候带的就是这种,你说放不防切割,那后果就很严重。”
方青岩伸了下舌头,这么高级的装备,得多贵啊!幸亏我们没有自己去准备,否则的话,连去哪找都不知道”。
保障陈帮他穿好衣服,又把衣服胸前,腰上。袖口,裤口粘条紧了紧的。然后说,基本上就好了。那边李芷楠也罢防护服穿好了,在原地蹦达呢!
保障梁过来说道,“体力活咱们三个去吧,让李小姐休息一下”一边说一边和保障陈迅速的穿防护服!
李芷楠在那边说道“叫我小李就行”。
保障陈说道:“因为咱们只是铺设光带线,比较简单。你跟着我在一起,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着我,打下手。我怎么走你怎么走,我走到哪你走到哪儿,因为山洞里面比较黑暗,情况不明,所以不要到处乱,避免发生危险”。
保障陈指导他和方青岩每人扛起一卷100米的照明光带。以基地为中心,先向洞穴深处的方向纵向铺设,那边保障梁自己带着两卷200米的照明光带横向铺设,因为照明光带是橡胶塑料制品。没有多重,100米也就是四五斤左右,携带还是比较轻松方便的!
在来的路上的时候专家们就已经协商好了,因为现在正值雨季,在南方山里面有本来就是容易形成集雨云,随时都有可能下雨,对于经常爬山的朋友会有同感!黄领队上次探洞的时候,就发现发现进洞距离不太远,在靠近右边石壁的地方有一片空地,虽然不是很大,但足够作为临时用地的了,于是大伙儿一致同意,便把临时营建到这里!
在保障陈和保障梁组建营地的时候,已经用光带把营地围了一个光圈,顺便沿着光圈撒了一些驱虫药粉和蛇药。这样一来即便在黑暗的山洞里也方便寻找营地的所在,二来当然也可以避免山洞里面或者,附近的蛇虫鼠蚁之类的骚扰袭击,在南方潮湿地带有特别多的各种虫子、毒蛇,不然睡着觉发现有毒蛇虫子爬到睡袋里得多恐惧!
携带照明光带很快就铺完了,方青岩他们用完携带的照明光带,也没有找到洞穴的底部。倒是保障梁的照明光带基本铺到了洞穴的左边墙壁,这就可以简单的计算出,他们所在的位置的洞穴宽度加上基地到右边墙壁的距离,应该在250或260米左右。保障梁又向洞口的方向拉了一条颜色偏绿一点儿的照明光带,直到有光可以照到的地方为止!这是防止万一在夜里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向洞外撤退的保证!
因为有电源线的关系,不用考虑到电池使用情况,所以所有铺好的照明光带一直处于照明的状态!用于营建基地这块地方,大约有近10多米见方的块平整地面,看上去好像有人工清理过的痕迹。大伙也没有多想,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现代,或者古代曾经有人在山洞里面生活过,把地上的一些石笋或者碎石之类的,进行过简单的清理,而且从清理的痕迹来讲,不会是大型的设备造成的。
这时候天色渐晚,太阳的光亮已经照射不到山洞里面,保障陈便打开围绕在营地周围的六盏2米多高的高架射灯,营地一下子亮了起来。保障陈和保障梁他们按照圆形分布一共支了10个帐篷,其中9个小一点的,每人一个,大一点的用来储存各种装备物质和补给粮食!按照圆形分布,这样大伙之间也互相有个照应。
众人陆续都回到自己的帐篷整理行装,便把自己的装备,考察工具等都搬了进去。李芷楠的帐篷左边是方青岩,右边是魏教授。两个女的在一起用,要是需要互相帮忙的话,也方便一些。
各位专家都对自己所带的工具进行清点排序,方便明天考察的时候使用,保障陈他们两个也对各项物品进行排序储存,常用的或者计划要使用的放到方便拿放的地方。方青岩和李芷楠自己没什么工具要整理的,各人又怕他们帮忙反而乱了顺序,越帮越忙。所以,他们就在各个帐篷口溜来溜去,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韩教授和楚教授因为是搞地质的,都有可能对岩石进行采样,然后回去进行研究调查。所以呢他那个设备里面,几乎全是全刚合金所做的,整理的的时候叮叮当当的很是清脆好听。十几种工具,凿子锤子的,还有像小铲子一样的,方青岩看了看天也叫不上名字来。
好奇的说:“教授,您背着这些不重吗?用不用我帮你?”
地质韩回头看了一下是方青岩说道“不用,这么些年早就习惯了,而且这些家伙是离了人,我还不太方便呢。”说着便低头继续整理。
李芷楠看到生物魏教授把在山洞外面采的一些植物叶片,夹到专用的本子里。然后编上号码,然后然后打开携带的一个方形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好本硬板皮的本子,想来这可能是专门放标本的箱子!
直到各人都忙完,一起在中间空地上,支好的简易折叠桌子和简易折叠凳子围坐着闲聊天!
“你们弄得还是很先进吗,这下子进出洞里就方便多了”
这突如奇来的一嗓子把大伙吓了一跳,齐齐的站了起来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