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你的人生之工具

第二十四章

黄领队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的6点左右了。由于时间有点儿晚了,而且大家在第二层里面仔细的考察了两天,比较疲劳了,也需要休息一下,建议大家回营地修整一晚上明天再下来!

黄领队让保障陈用单根的光带,把第三层入口圈起来,这样大家再下来的时候就不用费劲寻找。顺着光带就可行了!

因为村里面直接扯了电线过来,所以大家不用考虑电源的问题,比原来的考古探险探洞要方便了太多。

众人一路说说笑笑,便回到了营地,吃过晚饭,也就早早休息了。只有考古黄教授一直在努力控制内心的激动,把希望放在了第三层上,看看能不能找到有价值的文物,或者说能够找到有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好了,翻来覆去的折腾到天亮。

众人醒来,已经是上午了。众人经过几天的超强的考察工作,每天都出几身大汗,头皮都觉得有些痒了。由于没有在山洞中发现有地下河的迹象,而且储备的生活用水也不多,没有办法提供洗澡洗头的用水,于是纷纷借了李芷楠的免水洗的洗头液来洗头!

“李小姐早点儿来加入多好。”楚教授一边揉着头上的洗发水一边说道:“你这个东西,可是解决了大问题了,我这油性发质一天不洗就痒的难受,上次在东山十几天差一点儿痒死我。”说罢,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交口称赞李芷楠心细想的周到!

众人一边说笑着,一边收拾好装备,便沿着路标向第三层的入口进发。

顺着斜坡上的台阶下去,迎面就是一堵石笋墙,上面更密集的分布着攻击孔,从石墙的左侧绕过去,大约有十几阶台阶,就下到第三层洞穴!

第三层如同第二层一样,在下来的通道前后参差周围分布着十几堵防御石墙,大小、形式和第二层的差不多。石墙后面的孔洞仍然是漏斗状的,分布规律也大同小异。

“这样看来,倒不像是山贼流寇的藏身地。”黄教授说道,“开凿的孔洞大小和规范一看就知道,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进行开凿的,而且开孔的这个位置,上面可以攻击敌人胸部头面部的要害部位,下面可以攻击腿部,让敌人失去行动的自由,再行消灭,这样做,肯定是敌人很难防范的,不是一般的土匪流寇能够做到的!”

于是大伙儿便以考古黄教授为主,协开始对第三层洞穴的考察。

但是可惜的是在第三层仍然没有明显的发现。除了一些明显被清理过,变的更平整的地面,或者被改造成石登的钟乳石之外,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太大的考古价值的东西。

“你看,黄教授这是什么?”随着方青岩的喊声考古黄教授和附近几个人陆续围了过来“是在这个兴军灶下面发现的”。

“我看看”黄教授说着从方青岩手里接了过来。

这像是一个生锈的弓箭或者弩箭的箭头,箭杆已经不见了,不知道是烧掉了还是在岁月中风化腐蚀了。

黄教授仔细的观察着这个箭头。这个箭头虽然锈迹斑斑,但是还可以分辨出,是三棱的形状,箭头通体比较长,箭头也比较大,所以箭头上面的三条血槽分外的深。这种箭头穿刺力强,可以射穿身上所穿的铠甲。但是,箭头上面没有发现明显的倒刺。

“这好像和平常使用的扁平菱形的弓箭头不太一样!”楚教授说道。

“是的”。黄教授应答道,“这好像是26国时期的箭头。那时候战乱频发,特别在26过初期各国之间争夺土地城池,消灭敌国,所以战争非常的多,几乎年年都在打仗。而且大多都是小型的歼灭战,狙击战。这种箭头儿如果碰上一般的铠甲,就直接穿过铠甲刺穿人体,对人杀伤力很大,在冷兵器时代,这种弓箭的威力还是比较大的。

26国是在历史上一个战乱的时代,也就是说,在现在这个国土上曾经有26个国家并存,连年不断的发动战争,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有时候倒不一定非是为了侵占国土,也可能是为了粮食,有时可能会了矿藏,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立刻就兵戎相见。

26国存在了大约六七十年,也就是说,最长的王朝也就存在六七十年,历史上记载最短的王朝也就存在了八年,那是一个历史上至暗的时刻,战争的阴云时刻笼罩在老百姓的头上,到处烽火四起尸横遍野,老百姓也跟着被战火遭殃,四处逃窜,有很多人当时都跑到了深山里面,用来躲避战乱。”考古黄教授继续说道,“现在看来有可能是当时的小股部队,同战场上被打散,或者说被战败以后逃跑,躲藏到这个地方,就这个地方做了一个藏身之地。”

“那我们再仔细的找一找,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楚教授说道。

因为有了这个发现,众人便打开了身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像是扫地雷似的,一寸一寸地对这一层进行观察。

饶是众人一点一点的扫雷似的,把整个洞穴扫了一遍,却再没有任何的发现。

在几个地方也发现了同第二层一样已经干透了的,应该是当时做桌椅板凳或床铺之类的生活用品的长短大小不一的木板和横木,此外就没有什么东西发现了!

正当大伙儿在失望的时候,忽然听到魏教授喊道,“快来看,这个地方好像能下去”。方青岩距离魏教授她们最近,率先走了过去。只见地面上有一个不规则圆形的洞,下面黑黝黝的也什么也看不清,灯光照射上去,既没有发现有自然地坡道,也没有像上两层一样人工堆砌的台阶。这时候众人陆续都围了过来。

黄领队用射灯照着说道,“看样子有十来米深,洞底是什么也看不清楚”。

保障陈取出两只冷光棒一折变亮了,然后顺着洞口仍下去。荧光棒落道洞底,发现有一节类似木梯子一样的东西,横在下面。

黄领队通过荧光棒落地的时间计算,到洞底大约要10到12米的距离。

“这也可能是通到下一层的通道的。”黄领队说道。

“会不会只是个地洞之类的,被当做仓库是用的,这里没有修建向下的台阶”。韩教授说道。

“我觉得有可能,刚才发现下面有类似梯子形状的东西,可能是用来上下的工具,也可能只是用来做仓库用的地窖。”楚教授接着说道。

黄教授用手中的强光射灯向下照着,“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具体是什么还得下去看看才知道,怎么样能下去吗?”最后一句是对保障陈说的。

“下去也可以,只是现在没有带软梯过来”保障陈回答道。

黄教授又用强光射灯向其他的几个面照了照。射灯光照进去就消失在黑暗里头了。

看到黄教授还在犹豫着黄领队指着手表说,“黄大专家,你看都晚上十点多了,还不休息,搜寻了这么长时间,晚饭也没有吃。你的体力跟得住,别人的体力也不一定行啊,先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带上软梯再来。”

保障陈和黄领队照样用灯带把洞口围住,和众人一起回营地。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保障陈和保障梁两个人已经准备好了软梯。还带了三台步话机,这次两个人一起跟队出发,在营地的醒目位置,给送饭的老乡留下提示,把送的饭放到营地就好!

顺着昨天做的标记,很快来到洞口,昨天扔下去的冷光棒已经不亮了,保障陈又扔下去几只,用强光射灯仔细的观察地面,没有看到明显积水的地方,在上面固定好软梯,然后慢慢的将软梯放了下去,直到底部。

“我先下去看看,有什么情况在告诉你们”保障梁说着,把一部步话机固定到肩上,把射灯斜背到身上,顺着软梯慢慢的爬了下去。另外两部步话机分别固定到保障陈和黄领队的肩上。

“这下面很干燥没有什么积水,但是有水流的声音,我四处去看看。”保障梁通过步话机说道。

“那好,你注意安全,有危险立刻回来”黄领队按住步话机的通话键说道。

众人在上面看到保障梁的射灯逐渐消失在黑暗当中。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上面种人感觉跟十几个小时似的,保障梁又回到洞底软梯附近“大家都下来吧,很安全,是个通道”。

众人齐齐的舒了口气,陆续顺着软梯下去。

“这里三面走上20多米就是石壁了,只有我面对的这一面。”保障梁用手指着对众人说:“是一个通道,通道很长,前面是一个地下圆形的大厅之类的,还可以往前走,我走到大厅就回来了,大厅那面有小股的水流,像小型的地下河,没看到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众人四处走动观察,真如保障梁所说一样,有三面走上20多米就是石壁,也没有发现其他的通道。

黄教授和楚、韩两人一直蹲到,上面看到类似梯子的东西旁边仔细观察,这还真是半截的木梯子,保留完整的大约有三节左右,用树皮或藤条捆绑木条制成的,请魏教授研究木质,应该是山上附近的树木制作的。可能因为年深日久的风化岁月的侵蚀,大部分散落在周边已经腐朽不堪了。因为这里空气干燥,而且空气的流动性差,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还保持原来的样子,但是木头已经腐朽不堪了。考古黄不让大家乱动,害怕移动上去进行触摸,害怕木头会随时碎成渣滓!

考古黄小心翼翼的多角度的拍摄了照片。然后说到,“咱们往里看看吧”。

众人已经发现他们所处的位置类似于一个通道的顶端,除了他们身前的这边有一条通道之外,其余三面都是略呈圆形的石壁,四周石壁干燥,一点儿也不潮湿,也不见有水滴从石壁下面渗出。通道宽度大约有六七米的左右的样子,十分的不规整,但是很光滑,倒象是水流冲刷形成的,但是墙壁里面和下面也没有没有明显的渗水流出。

“这里很久之前应该是地下河的水道,不知道什么原因,河水断流了,留下这条通道,刚才我们下来的那个竖洞,应该也是地下河水冲刷腐蚀造成的”搞地质的楚教授说道。

“是的,这里应该是地下河的水道,不然不可能这么光滑”地质韩教授抚摸着石壁附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