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拯救者
最终,董一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找到了。
就在乌龙事件之后的第二天,公司里来了一个毛遂自荐的职业经理人。这人名叫王峰,跟张鹏同年人,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在来这里之前只有过一次工作经历。他曾经是企鹅视频,动漫制作组的负责人。之所以会赋闲在家,其实根子还在董一这。
当初《浪客剑心》刚制作完前十集的时候,赵景儿带着片子去过一次企鹅动画,结果被当时负责审片的兄弟给嘲讽了一把。后来《浪客剑心》大火,直接使得华基动画起死回生更进一步。企鹅视频的总负责人有好巧不巧的得知了之前《浪客剑心》来找过的事情。
这么一路问下来,那个审片的兄弟肯定是辞退没商量。王峰也吃了挂落,不过倒也没被辞退。只不过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走了。个中原因他也没具体说,只是说工作氛围不太习惯。不过董一也不在意这个了,毕竟打工这种事儿,谁还不是干的不称心如意就跳槽?
倒是赵景儿疑神疑鬼的,总是怀疑王峰是企鹅视频派来的间谍。这事儿董一压根就不相信,就企鹅视频家大业大的,跟黎明文化这种他们眼里的小作坊犯不着玩这种手段。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以后黎明文化成为一个巨无霸的公司,企鹅视频还是该怎么过怎么过。
人家底子厚,只要不作死,基本上没什么都撼动他们的根基的。甭说企鹅了,四大哪一个没这底气?人家四大之间才是真正的竞争,黎明文化现在这规模,顶多也就是一捡漏的。也不看看四大占了多少的市场份额,光是动画这一块,百分之九十的用户、资源都在人家手里握着呢。
人家也不至于派一个年轻有为的得力干将过来搅和你。
董一跟王峰两人聊了很久,收获也非常多。只能说王峰不愧是专业学管理,对黎明文化的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不但如此,得益于他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他对动画这一块还很有经验。再加上他的年龄也不大,能够更加便利的融入到黎明文化当中去。
当天董一就跟王峰两人达成了共识,签了合同。董一给王峰开的工资也直接比肩了赵景儿和张鹏两人,税后年薪一百万!(国内的顶尖经理人大概税后年薪在500万左右。这里设置一百万,是因为王峰不是顶尖经理人,黎明文化也不是顶尖公司。)
敲定了王峰的合同之后,董一也就不在国内耽误时间了,当天晚上就买了红眼航班,熬了一个通宵赶回了旧金山。
到了旧金山之后,董一直接扎进了工业光魔,毕竟走了这么多天,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片子的质量。虽说有张鹏看着,但是这大几千万的投入呢,自己不看一眼,怎么可能放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董一在美利坚为了《大圣归来》呕心沥血的时候,在国内,黎明文化也没有闲着。
转瞬间,元宵节结束,所有的员工都回到了公司里。现在公司里也就制作一组和制作二组有任务。三组的人则天天跟关仁开会,其他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当初为了做《大圣归来》招来的人,这会儿都闲了下来。整个公司都无所事事的闲人,倒不是他们想闲着,而是不知道该干嘛。
王峰走马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这一批人。不过董一给他下了死命令,一个都不能开除。王峰要做的其实也简单,就是给这些人找些事情做。他也的确有能力,首先他将这些人分成了四组,每一组选了一个组长。
然后他又自己跑出去一多个星期,拿来了不少外包的单子。所谓外包的单子,其实就是有些公司为了赶进度,会把一部作品的某些部分花钱交给别人做。
王峰分的这四组,每一组都有外包的单子。有的在做场景、有的在做动画广告、有的在做音乐。这么一来,这些人不但工作有了方向,还给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益。而且最重要的事儿,这些人不会因为长期不做活导致水平下降,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解决了这群人的问题之后,王峰又找到了编剧部门,跟他们开了一个会。黎明文化的编剧部门可以说是整个公司最清闲的,因为董一总是大包大揽。这段时间编剧部门除了对已经有的剧本修修补补,其他的事儿啥也不干,闲的喝茶。
关仁最近又忙着超级英雄的事儿,除了两个编剧跟着他一起弄之外,剩下的人都没事儿做。王峰就把他们全都叫了过来,给他们下大了死任务:每一个季度至少要拿出一个四十集以上的动画剧集剧本或者一部动画电影剧本出来。
死命令一下来,整个编剧团队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不少人经过编剧部门讨论的办公室的时候,经常被里面的争吵声给吓到。
紧接着,王峰直接在黎明文化的官方网站上上线了董一一直想在视频网站上线的商城功能。并且投入不少钱进行了宣传。玩具厂销售渠道的事情少说解决了一大半。而且这个商城功能可以在视频网站上线之后,直接挪到新的网站上去。
弄完了网络销售的事情,王峰又在燕京、沪市、肥市各开了一家实体店。燕京市大本营,沪市是国际化大都市、肥市是因为离玩具厂近。不过现在这三家都刚刚开始装修,要等到能够投入使用,最少得三个月之后。
他这一番操作之后,黎明文化变得顺当多了。不过这还没完,等这些事情完了之后。王峰又打了一份公司架构给董一,在董一通过了之后对公司的高层进行了重组。
首先董一是黎明文化法人兼总裁,这没的说。其次赵景儿和张鹏全都为副总,各负责一部分制作的工作,再次就是王峰自己,任执行总裁,负责的是整个公司的运营。最后在王峰下面,还分为了数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负责人和负责的事情。
简单的来说,王峰把制作和公司运营给分开了。制作的事情就由董一赵景儿、张鹏说了算。行政工作、宣传、公关、人事、生产、销售等等全都由王峰负责管理。当然了,在总的发展方向上,还是董一说了算,除此之外财务部门也直接对董一负责。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整个黎明文化焕然一新,人还是那些人,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但是大家的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
就跟老话说的一样,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董一这人不是一个好的火车头,他顶多是好的发动机,但是怎么开这火车,得找一个好司机,显然王峰就是一个好司机。
公司在架构上合理之后,营收上也好看了不少。说起来惭愧,黎明文化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算过营收,董一也就知道赚钱了,不然禁不住他这么花,具体赚多少花多少他一概不知。
王峰则不然,从公司创立到目前为止,黎明文化看着是干了不少的事儿,实际上总共也就九个月的时间。(从公司创建那一个月算起,到王峰统计财报为止。)
根据王峰的统计,在之前的九个月里,黎明文化的总收入达到十位数,十亿多一些。其中《浪客剑心》国内播放权加海外版权将近两亿(不是一次性买断,按季度给钱的。)、广告分成三亿多一些。《神龙斗士》两部加一起,播放权总收入四点五亿,广告分成一亿多(《神龙斗士》的网络播放量跟不上《浪客剑心》,主要是电视台播放量大一些。)
挣得虽然多,但是花的也不少。九个月光发工资,黎明文化就发出了三千多万。《浪客剑心》的目前的成本一共大概是三千多万,《神龙斗士》的成本也差不多是三千多万。这小一亿就没了。
《大神归来》的投资,直接划了一个亿下来,虽然现在还没用完吧,但是按照董一的性子,是肯定会给用完的。
公司的租金,一把手给了两年。一开始租了一千二百平方,但是现在不够用了。赵景儿又租了两层,加起来两千多平方,每月的租金八十多万。一年租金一千多万,两年加一起给了两千万。
日常开销包括水电费啊、物业费啊之类一个月得二三十万(主要是大型设备耗电)。这几个月少说也得七八十万。
也就是说,这九个月一共花出去了两亿多,这跟十亿一比是没多少。但关键是,不管是《神龙斗士》还是《浪客剑心》,他们这些版权费啊广告费啊,拿到手的一共才三亿多一些。不管是一次性买断的还是一百集一百集买的,都没有直接把钱全打来。《浪客剑心》加一起五亿多的收入,到账的也就一亿多,《神龙斗士》更是只拿回了海外版权的费用,一共是一亿八千万。
就跟电影票房似的,等你拿到票房分成的时候,你第二部电影都可能已经拍好了。这都是业内常态。这话可能夸张了一些,但是道理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赵景儿对董一大手大脚胡搞瞎搞不满意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