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本必神
词是诗的一种别体,虽源自隋唐,却在宋朝到达了巅峰!
虽然唐堂心中早有了主意,却仍默默品味了一番。
毕竟这个世界和地球着不小的差异,嫦娥奔月这个传说就在这里消失了。
如果自己写出有关嫦娥的诗句,那不就闹出大乌龙了!
虽说没有嫦娥奔月,这里却有一些其它的传说,对于神灵有着同样的畏惧!
十几分钟之后,唐堂终于开口,前两句便惊了众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
纪教授倒吸一口气,这就是唐堂仅仅十几分钟写出来的作品?
没有理会别人的反应,唐堂以一种自以为合适的语速继续读这首词。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包间整整沉默了一分钟,才响起热烈的掌声。
没错!唐堂把苏轼大名鼎鼎的《水调歌头》抛了出来!
“这首词叫做《水调歌头》。”唐堂为众人介绍。
“《水调歌头》?好!这首词堪称经典!没想到是在这种场合下完成的,也算是一段佳话了!”李老哈哈大笑,“不过这不算是写月吧?”
“不是?这不就是月吗?明月几时有?”唐堂听到李老的话,较忙解释。
“这首词更加侧重的是人生感悟吧!你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些经历?”纪教授也回味了过来,“月亮本身就带有极重的浪漫色彩,你这首词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好句子!”
众人不再纠结此次考察的主题是否是月,唐堂已经把内容深化了太多!
你要说这首词是李老这种大家所作,人们肯定奉为经典!
偏偏这确实一个高三的孩子在饭桌上所作,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是你自己所作吗?”李老严肃地问道。
即使是刚才的楹联比赛,李老我不曾怀疑过唐堂,毕竟滨海这么多的人,出现一两个天才还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这首词的水平却远远超出了中学生的范畴,没有一番别样的经历是绝对写不出的!
李老甚至怀疑唐堂的身后有一个水平比自己高很多的老师!可是放眼华国,也没有这种人啊!
在李老纠结的同时,唐堂也有些慌了!
只顾着挑选精品,却忘记了自己还是高中学生!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时候正是人生的低谷,因为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被贬,才会有了这样的人生感悟。
可是自己一个学生,要怎么圆过去这个漏洞呢!
这种借物抒情的词可是需要一定的人生经历的!
如果他们要自己解释每句词的含义,自己该怎么办?
如果是前世,唐堂可以对《水调歌头》写一个大几千字的赏析,可是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在苏轼的位置上啊!
哎!作了一个大死!
怕什么来什么!
“唐堂,你能给我讲解一下最后一句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的是什么?”纪教授一开口便是如此犀利的问题!
婵娟?卧槽?这不是嫦娥吗?
自己怎么把她疏漏了?
自己只记住了姮娥,却忘了婵娟指的也是嫦娥!
“婵娟指的就是一种美好的寄望!”唐堂只能从别的方向分析。
“唐堂!你能不能再念一遍?纪凡,把你们携带的纸笔墨给我!我要记下这篇经典!”李老兴致大发。
幸好他们来酒店的时候,携带了一些楹联大赛的工具。
纪教授从身后把比赛的奖品递了过来,李老多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唐堂为了照顾李老,放缓了速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唐堂每念一句,李老便会重复一遍!
没隔多长时间,李老便收起了笔墨,看着桌子上的字,非常满意!
“这可能是我这几年见过最为经典的词了!实在忍不住写了几笔,等下离开的时候,唐堂别忘了带走!送给你了!”李老坐回了座位。
什么?给我了?
楹联大赛的冠军也仅仅是李老早年的墨宝,自己却意外地收获了一副?
“这与其说是写月,不如说是写秋夕(中秋),而且是秋夕诗词中的精品,不对,应该称为秋夕词中的绝唱!”李老坐在位置评论,大家都认真地听着,却没有想到李老对这首词的评价如此之高!
“这首词不仅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还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说到这,李老不禁又多看了唐堂一眼,“虽然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虽然有些跑题,但让我们见识到这样的作品,哈哈!真的不错!唐堂!”纪教授也开口夸起来唐堂。
纪教授的话刚落,李老语气一沉,“我再问你一句!这首词真的是你自己写的吗?”
不是我!是苏轼写的!可是你们并不认识苏轼啊!所以应该可以算是我写的吧?
“是我写的!我曾经多次做过一个相同的梦,一个中年人乘船对月吟唱,然后感叹人生境遇,我才有了这样的灵感!”唐堂解释道。
“梦?”众人狐疑,这和梦能扯上关系吗?
虽说理由有点牵强,可是却只能咬死不能改口!
“既是梦,也算是你的一番机遇,能品出这样的人生感悟!”李老好像接受了唐堂的说辞。
这是不是就算糊弄过去了?唐堂终于松了一口气!
“你现在高三吧?有没有考虑过在哪里读大学?”
听到李老问自己情况,唐堂有些意外,不过还是选择如实回答。
“我已经和父母商量过了,高考过后将会报考滨海大学!”
“好!滨海大学确实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