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华娱
知难行易,任何事都不会例外。
虽然已经在《少包》剧组观摩偷师了好几个月,虽然这段时间他也抽空自学了一些导演的基本入门教材,但是真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导演从来就没有那么好当的,门外汉一上手直接执导电影票房大卖横扫影展这种神迹,也就只存在于龙傲天小说里。
至少在“明星挂名、工具人导演实际执行”的套壳模式流行之前,导演还是个技术门槛非常高的工种,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的。
强如国师老谋子,当年也愣是考不进导演系,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摄影系混了个入圈的资格。
可见门槛之高。
但好在王晶花其实早已经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提前给杨东准备了“外挂”——一名支线天赋点了导演技能的摄影师。
偶像是老谋子,目标是干翻陈诗人,实际上依旧只是个摄影师。
但他的理论功底和执导操作能力已经初具雏形,给杨东充当执行导演拍个MV绰绰有余。
杨东一边虚心求教一边实操拍摄,疯狂汲取着相关的知识。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发现导演这活其实更像是一个规划设计师,设计妆容、设计平面的构图、构建三维空间里的互动顺序,然后将它们组合成自己想要的动态语言……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却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每次看到自己亲手规划出来的影像在监视器里回放出来,那种成就感是言语无法表述的。
经过了前两天的磕磕绊绊,后面的拍摄进度就逐渐进入了加速阶段。
而后,拍摄工作迎来了最难搞的一部分——吻戏。
两世为人的杨东并不是什么懵懂孩子,李晓冉也早已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了,但面对镜头拍这种尺度的戏都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连着试了几次,嘴都还没碰上就已经NG了。
要么僵硬到动作变形,要么干脆笑场,好不容易气氛对了,眼看就要挨上了,结果李晓冉忽然紧急刹车,“等一下。”
气得摄影师差点骂人,搞什么啊!
“不好意思,等一下,我去嚼两口大蒜。”李晓冉一脸歉意道。
杨东:???
什么玩意儿?
“一个业内前辈教的。”李晓冉吐了吐舌头,“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尴尬,等一会儿,两分钟就好。”
杨东哭笑不得,以前倒是听说过有这个说法,为了避免在吻戏时对方出现尴尬,女艺人经常会嚼大蒜吃韭菜来做预防,最离谱的甚至会吃鲱鱼罐头……
一想到等会儿要亲一颗大蒜头,杨东就感觉头皮发麻……
两分钟后,李晓冉去而复返,拍摄重启。
“《童话》第X场第七条,开始!”
李晓冉一秒进入哭哭啼啼的病娇模式,“你看什么看啊?”
杨东有些躲闪地看着她,想看又不敢看。
然后,李晓冉直接抱住他的脖子就啃了上去。
软软弹弹,仿佛像是新剥开的果冻。
然后一股西瓜霜的麝香味直接冲了过来……
???
说好的大蒜味呢?怎么是西瓜霜?!
良久之后唇分……
“CUT!”
摄影师硬着头皮喊停,“这个时候脸上都糊血了,应该表现出惊讶,你俩这对视腻歪的时间太长了!”
“不好意思。”杨东拿起纸巾擦了擦嘴,“再来一条吧,下次不会了。”
拍了三条后,这场吻戏总算是过掉了,杨东悄悄松了口气。
这次他是真明白了,为什么女星会在吻戏前吃大蒜韭菜……
得亏及时结束,否则他十有八九要丢人。
但是这场戏过后,他却明显感觉到自己和李晓冉之间产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以前两人可以嘻嘻哈哈侃大山聊天,但现在单独相处的时候总会感觉有点尴尬。
偶尔目光相撞时,李晓冉眸底那一闪而过的异色,也总会让他有点胆战心惊。
这是演戏,这是演戏,不能陷进去!
杨东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他也知道,李晓冉一样在努力压制心里野蛮生长的躁动。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而已。
杨东知道,自己这块筹码还是挺厚重的。
十天后,当摄影师都发现了两人之间的诡异猫腻时,MV及时杀青了。
杨东和李晓冉都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再互相对视时,两人都笑了。
“很难忘的一段回忆,希望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李晓冉主动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杨东握手回礼。
吃了一顿简单的“杀青宴”,杨东带着李晓冉出门玩了一圈,也给买了一点价廉物美的礼物。
晚上九点送她回酒店时,李晓冉忽然眨着眼笑问了一句:“明天我就回去了,上去再聊一会儿?”
杨东几乎是掐着大腿摁住了心里的澎湃,淡然摇了摇头:“早点休息吧,晚安。”
他没打算当道德君子走情圣路线,但也没打算当曹贼。
穿越重生的经历,让他一定程度上相信了“轮回报应”的存在,还是积点德吧!
单身姑娘这么多,何必非要当曹贼。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晓冉眼底亮晶晶的。
一分失落,九分欣慰。
回公寓洗了个冷水澡,强行压制住了体内的澎湃躁动,杨东倒头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早已让他不堪重负。
一觉睡到次日中午,他才慢吞吞起身开始洗漱吃饭。
拍摄是完成了,但还有后期的剪辑工作在等着他。
心里已经有成品方案,剪辑的每一刀都必须亲自把控。
星工场亲自组了团队过来接手剪辑工作,挂名监制的刘焕也跑过来凑热闹看戏。
三天后当他看到基本成形的MV,忍不住啧啧称赞,“这MV一丢出去,那些小姑娘的眼泪怕是都要被你给骗完了。”
杨东呵呵一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杨先生,你这张专辑从歌曲到MV,质量都不得了啊。”同行而来的星工场音乐总监唐维,一脸叹服道:“内地乐坛太需要你这样的天才了。”
顿了一下,他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可惜了,你的经纪约已经有了归属,否则我们一定将你打造成全国、甚至是全亚洲最红的男歌手!”
这种连鱼饵都不挂的直钩子,杨东根本都懒得看一眼,就你星工场那点运作能力,辐射整个中国市场都有难度,还全亚洲呢?
“谢谢唐老师的认可,虽然没有缘分做一家人,但还是可以合作的嘛。”
“对,说得对。”唐维哈哈一笑,心里颇为遗憾。
虽然只是试探性的勾引,但他对杨东的看好是不掺一点假的。
公司内部早就已经拿着专辑样本做过一次分析讨论了,几乎全都很看好这张横空出世的专辑。
包括他在内,不少人甚至断言这张专辑至少双白金打底!
当然了,这里用的是香江唱片的白金标准——一白金等于五万张。
即便用的是最低规格标准,这依旧是一个相当大胆的预期。
要知道,此时的内地市场还是盗版的天下,没有名气的歌手一般只配作为大杂烩专辑里的添头,单独拿出来根本卖不动!
星工场的这个预估判断,也并不是只停留在嘴炮上,而是直接付诸为行动——《童话》第一批渠道出货数量为:CD和磁带各五万份,另外还有相对小众的三千张MD光盘。
首批备货总量就已经超过了十万,这可是实打实的砸钱投票!
“杨先生,关于专辑发售日期,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唐维又问了一句。
思考了一下后,杨东反问:“定在12月12日,可以吗?”
唐维推了把眼镜,“时间上没问题,但……这个日子是有什么特别讲究吗?”
杨东摇头笑笑,这是他前世的生日。
12月1日,北方的气温已经有了奔着零度去的苗头,无数人都开始往自己身上包裹秋衣秋裤。
这一天,央广旗下的《音乐之声》节目里,第一次响起了《童话》的旋律。
一场席卷全国的冬季风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