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万界穿梭录
“大伴,内庭还有多少钱?”
这日崇祯批完奏折忽然问道。
如今国内还算平定,辽东孙承宗和袁崇焕带着关宁铁骑后金没有大碍,毛文龙在HLD也让皇太极首尾受敌,并且毛文龙从私盐以及和郑芝龙争来的获利也按数给辽东送去了。
甘陕两地随着卢升象的镇压以及商会大肆招人修路也安定下来,李自成依旧在驿站干着活。
东南洪承畴回到老家也在徐徐图谋,江浙一带实属坑壑一气且根深蒂固洪承畴也是焦头烂额,好在崇祯不急,江南一带的粮食随着商会修路的进程源源不断的向西北运去。
如今让崇祯有些拿捏不定的是东南郑家,半月前圣旨就往东南去了,算算时间郑芝龙也就这几天到了。
朝廷上现在也并没有什么大事,徐光启现在带着人将红薯土豆也是照顾得细致入微。
孙元也带着人研究大炮如火如荼,一切都在往着好的方面发展,一切就待明年了,勾了一会马上要秋后问斩的名字,崇祯不由就想到了内庭还有多少钱。
“皇上内庭加上毛将军近日送来的一共有二千八百万两!”数字早已在刻在王承恩心中,崇祯一问自然就答了出来。
听到数字崇祯不由咋舌却又瞬间恍然,这可是老朱家存了两百多年的积蓄,而且是当皇帝的人存了两百多年,也不过二千八百万,
“皇宫里现在有多少人?”穿越这么久崇祯就前几日偷偷出去过一次,并且还是骑马,这皇宫都让他感觉到无边,因此不禁有些疑惑皇宫了有多少人。
“回皇上现在宫里有十二监八局四司共计三万八千人。”王承恩退了一步道。
“这么多?”崇祯皱眉轻声道。
钱多人也多,最后崇祯细细询问这些部门都是干什么的,在得知竟然有一个部门负责做厕纸时不得不感叹奢侈。
而后更是了解到这些部门并非都是太监时松了一口气,像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这些都是宦官当主事,大多数都是匠户派人来服役的不用发工资。
听王承恩讲完后崇祯不禁两眼发光,正愁钱花不出去呢,这些匠户都是每家出一人来服役,那么这些世代相传的手艺人家里人肯定也是精通的,那么让他们出来做事也是不错的呀,恰好像什么火柴、肥皂、炉子、玻璃香水、自行车、缝纫机、纺织机、都是一本万利啊。
并且这群人还是工业的基础把钱花在他们身上不冤,国家层面有毕自肃主持的商会。
那么自己来做民营无可厚非啊,况且还是独家弄断。
可是交给谁去做呢?
“大伴你去把宫内的小太监找二十个过来,要脑子灵活一点的。”崇祯想了想还是用太监吧,教导起来方便一点,并且要打要杀也不需要由头敢贪直接就砍了。
不一会王承恩就领着二十个小太监过来,崇祯看了看后说道:“你们都改姓为沈,就以你们此刻站立的顺序为准,从一到二十。”
二十个人的名字顷刻间就被定了,从沈一到沈二十。
“大伴,从内庭支银子去把三大营的军饷发足。”
“传口谕让曹文龙曹变蛟叔侄二人明日来见我。”
崇祯也不啰嗦,从那天夜里生出挖个密道方便出宫,而得知地下最少有二十米夯土加糯米的工事后果断放弃了,同时也明白了皇宫的保卫只要禁军和三大营在就无忧。
于是果断把三大营的军饷给发足了,同时调任曹文诏来掌管三大营,这两人都是有勇无谋之人,可都是一心忠于大明之人。
历史上二人皆是战死,曹文龙战死于剿灭叛军,曹变蛟战死于大明与清军“最后一战。”
三大营交给他们崇祯放心。
翌日,御书房。
“拜见陛下。”曹文龙叔侄二人同时跪下。
“两位爱卿免礼。”崇祯笑得十分和蔼。
“谢陛下。”二人站起崇祯细细打量二人,叔侄二人是眼观鼻鼻观心不做言语。
叔侄二人外表都比较粗框,身形都比较粗壮一看就像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
“二位将军对天地道将法怎么看待的呢?”崇祯很想看看史书上对曹文龙的评价“智略”是否属实。
崇祯话落曹变蛟直接懵逼,他少年就跟着曹文龙不识几个字下意识的就看向叔叔曹文龙,谁知曹文龙此刻也是满头大汗,心中更是暗叹:这个皇帝不好对付,上来就是孙子兵法。
“臣以为天是天时风水雷电都可左右战争局势,地则是地力,如地形如是否利骑兵害步兵,道便是军心,将是帅,法是公正严明。”曹文龙偶然听人说过一番但只记得只言片语此刻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辽东此刻犯我大明应当如何。”崇祯不置可否反而抛出辽东。
“干他丫的!”
谁知崇祯话刚落两叔侄异口同声道,说完两叔侄还很有默契一般看了对方一眼,颇有知己的味道,随后才反应过来皇帝还在呢,于是急忙低头。
崇祯在心里大喊一声:“卧槽。”
不由感叹,真是一对活宝!
崇祯还不知道这一句“干他丫的”跟随了他几十年。
随后崇祯又问了几个问题,从中看出曹文龙有领兵能力,曹变蛟只能做先锋,但是三大营此刻面对的是整军训练,曹文龙有用曹变蛟去了也无事可做。
“曹将军,朕把三大营交给你,朕要看到成祖时期的三大营,朕要无可匹敌的五军营,利刃般的三千营,让骑兵闻风丧胆的神机营。”
“鉴于此,朕这里有一本训练要素,你务必按照此书将士兵训练得令行禁止,三大营只要强军不要老弱,该裁撤的一律裁撤。”
“三大营一切支出由内庭出,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朕,朕就一个要求,给朕训练处一支能打仗的强军来!”
崇祯盯着曹文龙一字一句道。
“臣肝脑涂地。”曹文龙说完接过了崇祯手上的训练要素后退到了一旁。
“曹变蛟。”崇祯看到曹变蛟就觉得有趣不由想把他留下来。
“小将在。”曹变蛟反应慢了半拍,于是有些手忙脚乱,情急之下又跪了下去,不定脑子里想什么呢。
曹文龙在一旁看得直拍额头。
“你就留在朕身边做禁军统领吧!”看到曹变蛟的反应崇祯都有些质疑自己的决定了。
“谢皇上。”曹变蛟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到说做个统领,待反应过来时不由瞪大了眼,看着崇祯双目发红。
“我?禁军统领?”曹变蛟指着自己鼻子一脸不可置信。
看得崇祯很是无语,挥手让叔侄二人离开了,可不到半个时辰曹变蛟穿着一身铠甲又回来了,不回来不行啊,他现在是禁军统领了得回来复命。
“门外守着!”崇祯没好气,曹变蛟也不在意,美滋滋的去门外站着了。
接连一个月都没有什么大事,期间崇祯闲暇的时间都用来教导那二十个小太监了。
本来是只交数学的没想到都挺聪明加减乘除一个月就学得差不多了。
崇祯都是用的阿拉伯数字,因此简单不少,于是起了恻隐之心的他又把简化的拼音和标点符号也教了,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达到了崇祯心里预期。
能写,能读,能算。
在此期间孙承宗几次要求主动出兵都被崇祯拒绝了。
而孙元那边崇祯对大炮提出意见后孙元也及时改良,如今无论是炮管的使用寿命还是准确的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与之前可谓天壤之别,同时还在研发出燧发枪的改良版,崇祯给出了炸药的配方还不小心说出了: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就是大伊万的口水话,因此而被孙元死缠烂打不得不详细说了什么是大伊万,什么是白糖,却不想半月前孙元急匆匆来御书房带崇祯去看了一个大炮仗。
毛文龙那边经营私盐更是有了第一盐帮的势头,毛文龙已经几次上书请示是否继续了,崇祯没有丝毫犹豫恢复道:有多大做多大。
商会也是热火朝天,两个月时间多地开工,遇山开路遇水建桥,三百万人同时开工,如今已建好一千多里,恐怕临近年关就可通行了。
甘陕因为难民被商会吸收也彻底安宁下来。
郑芝龙来了京城后崇祯就给了他一句话:水师建起来,打下一个地方升一次爵位。
郑芝龙就屁颠屁颠的回了福建,带着剩余几个结拜兄弟开始征战了,至始至终崇祯都没说过军费的问题,郑家这些年做海盗吃下了天文数字的银子完全自给自足。
郑家只是他平定沿海的棋子而已,等北方问题解决了就是南方沿海,以及安南。
在此期间崇祯几次巡视三大营,曹文龙的训练强度完全按照他给的手册执行,依照现代练兵从齐步走开始,做到了真正的令行禁止。
也就在五日前崇祯在三大营实行了军改,将原来的军衔简化了,更改为现代军衔制,变更为排、连、团、师、旅、军、士兵等级也是依照兵、士、尉、校、将、帅每个等级都有上中下三个,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简单明了易指挥。
最为重要是等级多易赏赐,从小兵到将军十五个台阶,立功十五次方能当将军,这也方便以后赏赐,同时官兵们也更有动力,做排长管十个人,连长一百人依次类推,给人的错觉就是升一级权利大了十倍。
那个不像礼部尚书的礼部尚书工部侍郎徐光启带着学生把从崇祯这里套走的温室大棚技术用在了土豆和红薯之上,还有一个月也是要收获了,明年番薯通过茎叶繁殖后河南山东江西AH都会种上到时大明的百姓肚子算是保住了。
到此终于让崇祯不再时刻提心吊胆了,可以放开手脚带着大明向前跑了。
而崇祯自认目前取得的最大成就到而已男人那方面能力逆天,自从张皇后传授给他后就越觉得逆天,原本以为是双修之法,可不曾想竟然是采阴补阳的奇术。
让崇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奇术还是强化灵魂的。
奇术就是通过强化灵魂从而达到对身体更精准的控制来实现。
要问崇祯最怕什么?
那自然是灵魂消散了!
只要灵魂存在,有系统和铉棺他理论上就可以不死不灭,
两个月下来几个妃子已经吃不消了,崇祯害怕伤了她们身体便压制住了心中的迫切。
国家强盛显得更加急迫了,但他需要军功震慑天下,需要国家强盛从而无忧无虑深耕后宫,去尝试那奇术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他也好奇。
是否达到传说中的修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