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展录
乌丹没有拒绝明源杰的好意,他拿上书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乌丹很早就知道这本书很贵,明源杰要自行出一份力,也把几年的积蓄都交给了家里买书。乌丹自然也知道让自己先看书,寄托了明源杰多大的信任,乌丹对明源杰也有同样的信任,两人之间也无需多言谢意。
乌丹看了一眼书桌上的《修元集注》,并不急于现在就用它开始修炼。“魂生于思,而定于思”书里的这句话也提醒着乌丹。书里加注的内元轨迹固然精妙和浩瀚,但如果自己思考沉淀下来的本元不稳,一味追随前人的感悟而行,对于自身而言就恰似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反而会被带入一个照着葫芦画不出瓢甚至是走火入魔的状况。
所以乌丹需要回想自己的意念过程,巩固自身的内元,让它成为接纳新方法的根。他丹田的内元开始扩散成中空的圆球,缓慢的旋转着。丹田的内元球体已经成型,乌丹开始让内元加速流转。他已经成功的突破了一重天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按照主流的修元方式,都对应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思索字。
最早一批的修元者,并没有思索字的概念,只是通过在脑海中闪现特定意念,来激发特定的内元路径。即便已经贯通突破的内元路径,修元者有时也会遇到无法闪现特定意念,导致无法激发内元的尴尬情况。
历史记录可查证的第一位三重天境界的修元者施阳,开创了思索字的概念,后续的修元者发现这很有用,把脑海里意念的变化和特定的文字相互关联,使用思索字让意念闪现的方式,既高效、又准确,逐渐成为普遍的方式。历经两千年,现在所有的修元者都会使用思索字来对应特定意念,以此激发对应的内元路径。
思索字都是修元者根据意愿自选,比如恒国知名的五重天境界修元者常致诚四重天圆满阶段选择的思索字是“耸”,取自他家乡附近的耸山。而俊国知名的五重天境界修元者詹姆士.费希尔,他四重天圆满阶段选择的思索字是“Amber”,也就是恒国文字“琥珀”的含义,则取自他第一个孙女的名字。
在明公会确定乌丹突破内元聚目后,他得到资助去参加修炼课程,才知道思索字的概念。他想了一段时间,在导师的提示下,对照着恒文字典,他选择了“坎”作为对应内元聚目的思索字,因为这个字很贴切、又很有气势,他也顺便学会了这个字。他还按照同样的方法,提前选择好了“锁”作为内元聚口的思索字,可惜等了好几年,“锁”这个思索字才真正用上。
而根据修元者修炼、感悟程度的不同,每个思索字还有数量不等的变体,它们对应着同一类内元路径,它们在内元流转到的最终部位是相同的,像内元聚目,最终部位都是眼睛,但不同的变体,在内元流往最终部位的中间路径上就会有所不同。
修元者在突破后,通过练习巩固,让思索字在脑海的不同位置闪现,就相当于形成思索字的不同变体,来区分激发不同的内元路径。多加练习之后,就可做到随思而发,做到每次都能按想法激发内元了。
乌丹现在内心一片宁静,内元处于随时可以激发的状态,他开始想第一个思索字的第一个变体。“坎”,这个字在脑海前上部偏右的位置一闪而过。
文字在脑海闪过的同时,一条连接右眼和丹田的内元路径,凭空出现在身体里,丹田往外挤压,元气往路径上立即冲出,瞬时到达了乌丹的右眼,不断在右眼周围流转,这时右眼比左眼看到了清晰得多的周围景象。
稍稍停顿了一下,乌丹收敛了意念,丹田也往内收敛,眼部的元气就瞬间流回了丹田。右眼和左眼看到的景象恢复成常人目力的清晰程度。
“坎”,这个字在脑海前上部偏左的位置闪过,这次乌丹想的是第二个变体,内元路径也有所不同。元气这次到达了左眼,并不断流转。这次变成左眼看到的景象比右眼更清晰。乌丹随后又收敛了意念。
“坎”,这次乌丹想的是第三个变体。元气这次同时到达了双眼,同时在双眼不断流转,以乌丹现在的目力,此时可以看清三十米外报纸的小字。
乌丹已经修炼出内元聚目的七种方式,“坎”的七个变体和它们分别对应,它们会分别在他脑海里的七个不同位置闪现。丹田的内元一旦聚集成中空圆球,乌丹只要在脑海里的对应位置闪现思索字,对应的内元路径就会立即贯通,万试万灵,从未出现过不能瞬间激发的情况。
和三种最基本的内元聚目方式相比,其他四种方式都只是元气的中间路径不同,方便贯通身体内的脉络,对增强内元和强健体格还是很有必要的。平时乌丹修炼巩固内元聚目时,半数的时间都是用“坎”的第三个变体。今天情况比较特别,乌丹把“坎”的七个变体都一起修炼了几次。
乌丹开始逐个修炼巩固一重天的八个阶段,他的脑海里不断闪过每个思索字的不同变体,修炼着八个阶段的不同内元路径,让自身的本元更为巩固。等他全部修炼完,一个钟头已经过去了。
修炼告一段落,乌丹收敛内元,恢复成丹田内元均匀分布的状态,稳了一下心神,这时才翻开《修元集注》,把手再次按在书页上。
乌丹把书页里内元聚目的轨迹细细的体会完,他把新的方式归类在自行感悟的之后,预想了思索字新的变体在脑海中的位置,再次开始修炼。修炼很顺利,重复了几次,乌丹已经可以做到内元聚目所有新的方式随意而发。
按照志愿者的日程安排,乌丹明天可以轮休,他索性开始修炼其他阶段的新方式。
乌丹把一重天八个阶段的所有新方式全部修炼完,已经是第二天五点了,三个半小时以后就要出发去上班,内元环体的轨迹只能留到以后再细看了,乌丹匆匆洗了个澡,就和衣睡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一早醒来,乌丹想到今晚的同学聚会,既有些紧张,又带着兴奋。他身为孤儿,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总感觉到一些隔阂,尤其在同学们谈论到家里事情的时候,感觉尤为强烈,只有和明源杰在一起的时候会有例外。
乌丹突破内元聚口的时候,是看到了校园的花圃里飞着一些漂亮的蝴蝶,她们的翅膀色彩艳丽、姿态灵动美妙,他觉得同班的江芳月和那些蝴蝶一样漂亮,想表达和她一起去捕捉蝴蝶的意愿时,又觉得把江芳月比喻成要去捕捉的蝴蝶不太妥当,站在她的面前,千言万语似乎都堵在嘴边,忽然就突破了。江芳月看着在自己面前半响没说话的乌丹,担心他已经走火入魔,江芳月当时很害怕,急得哇哇大哭,呆立着也不敢乱动,最后还是被几个女同学一起扶走的。
之后,乌丹几乎不敢主动和江芳月说话,但是因缘际会,江芳月和明源杰一样,都和乌丹走过了同一个学校的生涯。乌丹总是能看到她动人的样貌,感受着她那迷人的魅力,对她也越来越心动。虽然在学校期间,乌丹和江芳月真正的交集也不多,但在乌丹心中,她一直有着不一般的位置。
毕业之后,平时见不到江芳月,乌丹对她的想念反而变得更深,他想去追求江芳月,但又担心被拒绝后,自己会心灰意冷、人生也会变得灰暗起来。毕业后的每次同学聚会,他都没有参加,唯恐自己看到江芳月会一时失控,莽撞的表达爱意,做出一些自己后悔的举动,他在等待着自己做好被拒绝的准备后,才敢和江芳月相遇,表露自己真实的感情。这几年通过明源杰充当耳目,乌丹知道江芳月还没有男友,他现在感觉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也下定了决心,会找机会向她告白,希望能如愿以偿两个人走在一起,那无疑会成为自己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今天上班前,乌丹看着明源杰画给江芳月的画像,画像很有创意,既谐趣、又精致,江芳月肯定会喜欢。乌丹看着画像,又想了一会,觉得这次还是不要拿给江芳月,以后可以专程拿过去,还有一次见面的机会,也说不定是一个告白的好机会。
一大早,意念医生就悄悄到了施宗泰的别墅。自从几年前施宗泰搬出父母家的庄园自己住在这里,他的各种活动安排就自在了很多。
在冥想室里,意念医生和施宗泰都带上了意念头盔,两人尽量屏蔽了对外界的感知,开始通过本地互联交互着意念。意念医生平静的激发着自己的意念,把意念的影像传给施宗泰后,又仔细观察着施宗泰由此激发回传的意念影像。
意念医生对施宗泰认真检查了接近一个钟头,通过头盔告诉施宗泰检查已经完成,他脑海里意念的主导基线没有变化,也没有由外界植入的意念痕迹。
两人摘下头盔,施宗泰对这位意念医生很信任,她的能力也很强,通过检查,他可以确认自己这次没有中法术。施宗泰看到意念医生还在沉默,他意识到意念医生还有一些话要说,就平静的等着她开口。
意念医生开始说道“施先生,你对倪雅君女士的爱恋之情已经太深,刚才检查的反应,这种爱恋已经超过了求婚的临界值,如果你还没有实质的行动,这种状况会持续钝化你的感觉和激情。”她的神色颇为严肃,检查中的发现让她很担心客户的爱恋会否让他的情绪突然失衡。
施宗泰知道意念医生的建议很到位,但这不是能立即办成的事情。倪雅君一直都很顺从自己,但对订婚她就很抗拒,自己试过两次后,她的激烈反应让此事不好再提,最近也看不出她会答应的迹象。现在不是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失效,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倪雅君必须答应自己的求婚,所以已经耗了好几年了。
施宗泰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就求婚,雅君还是不会答应。等等有时也值得,有什么减轻钝化的办法吗?”
意念医生也只是提出建议,客户也有自己的难处,既然施宗泰已经知道由此导致的后果了,她就介绍了几种提升感觉和激情的方法,让施宗泰自己去尝试一下,对钝化的影响会有所减缓。
送别意念医生,施宗泰脑海里浮现着倪雅君那美丽的容颜,心道“雅君,你是我的,你很快就会成为我的妻子的。”
乌丹有点紧张,他喝了一整杯红茶,稍微定了一下神。今天是在公司内部为一家集成电路巨头的新工厂,提交解决方案第一版正稿进行讨论的时候。现在离提交正式方案给客户的时间,已经不到三个月。看起来两个多月似乎时间很充裕,但整体方案体系复杂、涉猎广泛,需要不断完善的内容极为庞大,乌丹在这个方案上的工作也进入了冲刺阶段。
正稿已经在三天前完成,乌丹和同事在一起还全面检查了一遍。这个版本是按照乌丹的决定,在最初的第十一号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后做出的,整个方案全面而细致,但他也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因为这个方案有些冒险,一是型号和功能模块的选择,倾向于提供先进制作工艺,能耗已经接近新工厂所在地供电能力的上限,让以后二期项目的供电能力可能遇到问题。二是选择的三家水处理设备供应商中,有一家的废水污水重复利用和排放指标还未能达到新的环保要求,这家供应商的新设备要到这个月底才能完成测试,现在把它列在方案里,必然会受到诸多的质问。乌丹认真考虑了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但内心还是有着隐隐的不安。
这个也是乌丹做过的整体规模最大的方案,何况里面还涉及了同样规模的二期项目的大量内容,他现在感觉到莫名的紧张,流转了几次内元,收敛了一下紧张的情绪,才拿着笔记本电脑到会议室准备。乌丹完成讲解准备后,就开始想象着新工厂的模样,慢慢的,他的思绪开始顺着时间外延,客户的这家新工厂投产后,产品开始向全球各地供应,后续经过扩充、改造和升级,新工厂的产能不断扩大,雇员数量不断增多,更多的家庭移居到新工厂所在的那座小城市昆岭,城市也随之扩张变得更为繁荣,整个工厂和城市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乌丹此时深吸了几口气,定了定神,情绪开始变得平静,同事们正在陆续进入会议室,再过几分钟就要开始讲解方案了。因为今天只是讲解第一版的正稿,来的人不多,主要都是解决方案部的同事,还有几位项目服务、技术支持、策略市场、客户营销部的同事。
乌丹讲解方案时,表达明确清晰,叙述得也很生动,虽然只用了两个小时,但同事们对方案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开始进行讨论,争论的焦点如乌丹所料,集中在那两个主要问题上。
第一个问题虽有争论,但综合起来考虑,这家客户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对设备先进性带有偏好,乌丹对其他几个配置也做了比较和解释,大部分同事还是认同了以保证设备先进性的配置策略。
第二个问题的争论就激烈多了,多个同事都表达了不同意,尤其是策略和市场部项目分析组经理廖旭泽想着这样做方案,是雇员工作伦理的缺失,已经违背了公司的行为规范。
前面几位同事表达意见后,廖旭泽平缓了一下情绪,想把话说的委婉一些“阿丹,我们做的方案总是要基于确定性的吧,即便是这家水处理技术公司明天就能供应满足要求的设备,我们今天就把它列入供应商名录,面对这种不确定性问题,我们是不是以后也要习惯对所有的供应商都给予这样的时间差。”
乌丹原来对这个问题还没考虑到这个层面,他微微一愣,思考了片刻才回应“你们说的很对,在供应商的设备没有满足要求前,就列入名录确实不妥……”乌丹继续说着,语气带着明显的愧疚。“现在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把这家公司转入关注集,那样才妥当,这是我制定方案时的错误,各位的指正很及时。”
在场的解决方案部总监高远洋没有介入,他也觉得这是一个严重的疏忽,廖旭泽指出问题的方式也很适当。虽然乌丹在讲解时已经说过,在本月底这家公司的新设备还没达到要求时,会把它剔除出名录,但还是有不妥的地方。
乌丹已经承认这个问题的失当,会议继续进行,随后还有人对其他几个问题也表达了一些意见,在乌丹仔细解释后,大部分也没有成为争议。确认了正稿修改的要求后,会议就结束了,定极设备的工作节奏很快,参会人员各自迅速离开了会议室。
乌丹和二组的同事回到办公室,大家都有些气馁,毕竟提出来的指责无可厚非,乌丹尤其自责,安排后续工作时,语气有些有气无力。
乌丹在办公室里发了一小会呆,回想起来,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自己过于关注完成目标,而没有时刻遵循合理的规范。从一开始,就把焦点过度聚集在提交一个竞争力强大的方案上。出于减少后期变动的工作量的考虑,而在供应商选定准则方面出现失当,只是把这个根源会导致的问题暴露出来而已。
乌丹觉得很惭愧,这是他出任经理之后犯的最严重的错误,他又一次警醒了自己,今后不要再犯这类错误,但内心还是充满愧疚和失落的感觉。此刻他突然想到江芳月,心里似乎感觉到了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