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令
师父将玉玦嵌入进去,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发出若有似无的黄绿色的幽光。
我看呆了,师父也有些激动:“果然如此,果然如此,难道此真为天意?也罢也罢”。
我问这是怎么回事。
师父将玉交给我:“一定要保管好,不可现世,落入有心人之手必将一场浩劫。”
我听出事情的严重性,将玉重新佩戴好:“师父,我会拿生命做保证。”
师父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别说这种不祥的话,有生命在才能保管好。”
师父坐下叹了口气:“这块玉的名字叫安息令,得之可以号令天下的幻者。外面一直有传言,安息若出,神煞皆伏,图穷壁现,得之可复。但是现代可能作用已经很弱了,但是它上面隐藏的另外一个秘密才是凶险至极。”
“师父,安息令?我怎么没听过,还有什么凶险的秘密?不过这几句话我倒是在新闻里见过。”
我一连抛出了一堆问题。
“青图,我本不想告诉你这些,让你涉这江湖之险。知道的越多越危险,但又不能让你置身真相之外。”
“师父,您讲,我不怕。”我急切的问。
“《史记》记载,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安息王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这些人以表演幻术见长,汉武帝大悦,赏赐平朝时获得的玉壁一块,但归途经大月氏被强盗所截,玉壁带回时已破损严重。三百年后,公元217年,安息国王阿尔达班五世与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爆发尼西比斯之战,最后惨胜,元气大伤,国力不济,终于在公元224年,被阿尔达希尔推翻,建立起萨珊王朝。相传阿尔达班五世的一位儿子,带着数万人及珍宝向东逃跑,不知去向。”
“那后来呢?我愈发好奇地问”
“沧海桑田,那时的大月氏早已不复存在,安息王子想求助的大汉帝国,也摇摇欲坠到了西汉时期,这些人只好在西域停下,征服了一些小国,为了防止珍宝遗失,为了给以后复国留下希望,安息王子命人将之埋藏。并将原本要作为信物的玉壁残壁雕琢成了这块安息令。后不久国灭,这些人从此不知去向,史书也无可稽考,有的只是一代代留下的传说。”
师父接着说:“据说这些人涌入中原,因擅长幻术,逐步在这里扎根,有着极其严密的组织,笼络建立了一支相当规模的中下层民间组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组织被本土化后,不断渗透膨胀,快速成长,演化衍生,也有了很多分支,幻术,杂耍,武馆,街头算命,就连一些江湖帮派也有这个组织的身影。我了解到虽然安息令千年未现,但传承下来的誓约依然将之奉为神物,当然之所以能一直传承,也许与它的宝藏有关。”
听到这些我不自觉的拉了拉领口,用手在胸口摸了摸。然后继续问师父:“那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安息若出,神煞皆伏,因为无论什么门派,只要是同宗同源都有一条相同的门规,奉安息令为神物,都认为自己是正宗。图穷壁现,得之可复,应该说的是复国宝藏图,但时隔千年,没人知道这张图的去向。”
“师父,那您这里的这一半玉是从何而来?”
“安息令在唐朝玄宗年间惊现长安,据传当时幻术在长安盛行,那里集结了不少三教九流,后玄宗逃离长安,西域流派也想趁此时分一杯羹,安息令突然惊现才化解了当时的混乱。此后几百年安息令再次神秘消失,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追寻它的踪迹,中间传说几次现世的消息,但都是空穴来风。说来机缘巧合,六零年时,我街头救起一个奄奄一息的乞丐,他为了表示感恩,把这块玉给了我,我本不图回报,但曾在图上看到过此物,因为私心就收藏了。”师父说着显得有些懊悔。
“师父,那我该怎么做?”
“随缘吧,这么多年我也想明白了,但愿一直埋藏在地下,要么上交国家,保护起来,毕竟是历史遗产,它不应该成为某一个人的。”
当时只觉得这就是一个被传下来的故事,这么久了谁还知道安息令的存在,只要自己藏好,会有什么风险呢?后来我才知道是自己想简单了,千百年来这些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追寻,哪怕风吹草动都会被刨地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