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亲戚办的龙宫商学院
“走吧。”
范让边说边高兴地走到门外,屋外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范让疑惑地问:“小安,刚刚我在屋内,明明看到外面已经黑了,为什么现在又是阳光明媚的呢?”
小安轻柔地说:“这是智能控制的,节约能源。”
范让追着问:“是不是就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了?”
小安说:“这里的白天,都是人造的。智能控制只影响到你所及的范围。其他人不受影响。照样有白天黑夜的。”
范让说:“也对,制造这么大一个仿地球环境,也太耗费能源了。”
范让感觉小安就在他左侧,故意突然向左一靠。
小安气急了,大声说:“范让,你搞什么鬼?”
范让忙道歉说:“对不起,刚刚没站稳。”
范让接着说:“小安,我知道你是个真人,为什么要做透明人呢?”
小安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范让说:“我说了你可不许生气啊。”
小安说:“好,我不生气。你说。”
范让小声地说:“刚才,我不小心,闻到了你的体香,幽兰沁脾,让人心醉!”
小安急了,说:“范让,你是个大坏蛋,我不理你了,我走了。”
范让忙说:“小安,你说好不生气的。”
好一阵,没见小安回应。
范让这下慌了,大声叫:“小安,小安,你在哪里?”
还是没有回应。
真走了?
范让懊恼不已。
小安说不定年龄比他还小呢。小女孩子脸皮薄,她把我当流氓了。
抹下戒指把她召回来?
算了吧,她还生着气呢。
于是,范让信步前行。
到了起居所外面,范让回过头来,看他住过的小别墅。
他这才发现,小别墅设计别致、精巧。
一棵大树侧出的枝桠,刚好完全盖住屋顶。
大树的树叶,有的是深绿色,有的是浅黄色。
两种颜色混杂在一起,交相辉映。浅黄色的叶子就像撒在绿色地毯中的金元宝。
这种选择,一定出自老祖宗范蠡的手笔。
别墅的外墙,也是这种黄绿杂驳的色调,与树叶色调浑然一体。
这种树在外面的世界没见过。
范让心想,叫它财神树,应该没人反对吧。
“扑哧!”小安的声音传来,“只有你这种贪财鬼,才叫这么俗的名字。”
范让惊喜道:“小安,你没走啊。你不生我气了。”
小安说:“才没功夫生你气呢。”
范让忙问:“小安,你说,这树不叫财神树,那叫什么名字?”
小安说:“这叫金叶榆,原来生长在北方。院长把它们移栽到这里,加以改造,比在它原来生长的地方更好看了。”
“不过,你叫它财神树,虽然俗,但很贴切。”小安说。
范让忙说:“对了嘛,小安还是认同我的吧。”
“呸,不知羞。”
范让讪讪地转过脸去。
他发现,周围有很多金叶榆,每棵金叶榆下都有一栋小别墅。
这些别墅大小不一,造型不同,但都掩映在金叶榆树叶中。
如果在空中俯拍,根本就发现不了,这黄绿交织的旷野中,会有这么多别墅。
范让回头问:“小安,学院总共有多少栋这样的别墅?”
小安回答说:“这些类型的房子叫精筑,都是供学员们住的,一共只有三十六栋。”
范让好奇地问:“就三十六栋,只有三十六个学员吗?”
小安说:“还不多?你知道,挑选你们这些学员有多难吗?”
范让不解,问道:“很难吗?像我这种人,社会上多的是。”
小安说:“有条件的,不是每个人都符合这些条件的。”
范让忙问:“你的意思是,我还是事先被你们挑选过的?”
小安说:“那当然。”
“那你详细的给我讲解一下。免得我迷里迷糊的。”
“好。”
“第一个条件,学员必须是范姓、朱姓和文姓的后人。”
“为什么?”
“那得从老祖宗范蠡院长开始说起。走,到前面亭子时坐下,我跟你细说。”
范让来到一个古香古色的茶亭,在一张石头圆桌旁坐下,对着对面的空座说:“小安,你坐吧。”
“好的。”小安回应说。
突然,范让面前出现了一杯茶颜悦色。
范让大喜道:“茶颜悦色!怎么来的?茶颜悦色不是不做外卖的吗?难不成茶颜悦色开店,开到学院里来了?”
“没有,我去买一杯茶颜悦色还是不难的。”小安淡淡地回应道。
范让激动地说:“小安,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喝茶颜悦色的?”
小安说:“刚才不说了吗?挑选学员,花了我们不少时间。你很多秘密,我们都是知道的。”
范让难堪地说:“你们是不是做得过了点?”
小安笑道:“好啦,我给你保密就是。”
“你十五岁的时候,还经常睡觉掉下床的事,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范让双手撑脸,生气地说:“我不跟你玩了,太伤人了。”
小安哈哈大笑道:“别当真,我可没偷看你睡觉。是不小心听你妈妈唠叨时听到的。”
“那,我妈见过你?”
“怎么会呢?”
范让如释重负,把茶颜悦色推到对面,说:“只有一杯,你喝吧。”
茶颜悦色又被推回来,小安说:“我有,你看不见而已。”
范让很感兴趣地问:“你的也是茶颜悦色吧?”
“不告诉你。”小安回道。
“现在我跟你说,为什么只选范、朱、文三姓后人吧?”
“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出生在楚国一个贫穷的地方。小时家贫,但人极聪慧。”
“长大后,正值列强争霸。范蠡很想为楚国出力,建一番功业。但楚国只有贵族才有机会入朝为官。”
“没办法,范蠡二十五岁那年,他便和同乡文种一起到越国谋取机会。”
“在越国头二十年,经历了越国被吴王夫差打得稀里哗啦的惨败。”
“范蠡建议越王勾践假意投降吴国,暗地里卧薪尝胆,再图崛起。”
“范蠡为了迷惑对手,不但将自己心爱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自己还在吴国为奴三年。”
“能屈能伸,大丈夫也!”范让感叹道。
“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越国再度兵强马壮,终于灭掉吴国,逼杀吴王夫差,一洗前耻。没几年,越国称霸,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功成名就的范蠡被越王拜为上将军,文种为国相。”
“范蠡此时激流勇退,带着西施和全部家眷下属,悄然消失。这年他六十八岁。”
范让说:“范蠡说越王嘴尖脖子长,这种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他还劝文种也离开越国。有这个说法吗?”
小安叹了口气说:“有这回事。文种也信了范蠡的话,辞了相位,隐居到了乡下。”
“但越王忌惮文种的智慧,说文种你教了我七种战术讨伐吴国,我只用了其中三种就赢了吴王。剩下四种没用了,你帮我去教会先王吧。居然赐剑文种自杀,诛杀文氏全族。”
“文氏一族,只有一个小女孩从小寄养在范蠡家,侥幸逃命。”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杀伐果断,他这把良弓自己藏起来了。文种因一丝犹豫,终被一锅烹。”
“看来,关键时候的决断,决定生死。”范让对他这位老祖宗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安说:“别急着佩服,范蠡老爷子让人惊服的事,远不止这一件呢。”
“范蠡带着家人与从属乘船出海,几经周折,来到齐国。”
“他化名鸱夷子皮,带领家人从人开荒耕种,滩涂晒盐。”
“没几年,他就置产数千万。他到底有多少钱,没人清楚。”
“不过,他很快惊动了齐国国王。齐王说此人厉害,又能赚钱又能管好钱,治国也会是一把好手。我要拜他为相。”
“范蠡心想,治家能赚到千万金银,当官又能封卿拜相,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巅峰。盛名之下,必生灾祸啊。”
“范蠡再次做出让世人惊讶的决定。他归还相印,散尽家产,分给从人和乡亲。自己带着金银重宝和家小,悄然离开了齐国。”
范让插嘴说:“范蠡这时怕有七十多岁了吧?”
小安说:“差不多。”
“他去了哪里?”
“他去了当时的陶地,就是现在的荷泽。改姓朱,当地人尊称他为陶朱公。”
“在陶地,范蠡以经商为主。他主张薄利多销,有什一的利润就可以了。很快,他又拥有了巨额的财富。”
“到底有多少呢?从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
“是不是他救儿子那事?”范让问。
“是的。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国抓住了,关起来了。他让大儿子带着钱,去找人帮忙搭救。”
“据记载,陶朱公当时给了大儿子一千镒金。大儿子为了稳妥起见,自己又偷偷带了几百镒金。”
“当时一镒金相当于二十四两,半斤八两,按八两转换成半斤。这得多少黄金啊?”
范让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说:“一千镒相当于现在一千五百斤黄金。乖乖。”
小安说:“范蠡就用麻袋把黄金装好,丢在牛车上,让儿子去送礼。真把黄金当大白菜了。”
范让听着,景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眼里全是那金光闪闪的黄金了。
好久,范让才说:“小安,我看到你坐的地方,都变成金光闪闪了。”
“瞎说!”小安啐了他一句。
范让说:“所以,范蠡院长的商学院只招范姓、朱姓和文姓的后裔了。”
小安说:“是的。文种唯一的后人,那个小女孩,后来嫁给了他的小儿子了。”
“商学院建成后,第一个学员就是范履冰,他后来成为唐朝的宰相。”
“说范履冰陌生,范仲淹,知道吧?范履冰就是范仲淹的先祖。后来,范仲淹也成为了龙宫商学院的学员。”
“其他的我就不说了。有机会,你会看到历届学员名册。”
范让问:“文姓的有吗?”
小安说:“有啊,文天祥。”
范让问:“一开始,就叫商学院吗?”
“肯定不是,最初叫梅山学宫,后来又改了几次名。”
范让突然问道:“小安,你姓文吧?”
小安猝不及防,顺嘴说:“你怎么知道?”
很快又矢口否认说:“不是。”
范让会心一笑。
“你真坏死了。”小安轻声嘟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