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就了我

“喂、喂、喂……”

胡一统又朝着“大哥大”喊了几声,抱怨了几句万川郡什么新品发布会、高科技,欺骗他云云,随即将大哥大放回肚子下面。

这时,赵磊才注意到胡一统的衣服,和他们不同,他们都是粗布麻衣。

而胡一统衣服,分为上、下两部分,只是胡一统肚子太大,加上上衣过长,离远看,和他们并没什么区别。

但细看之下,衣服用料也和他们不一样,虽然颜色相近,但胡一统的衣服,做工讲究,用料精细,就是不知触感如何。

赵磊没有去碰,反而想起之前话题,“村长叔叔,我爹和你刚刚打的那个赌,我们在这上面更进一步如何?”

“哈,你个瘦猴,怎么地?看不惯,我白拿你家五成钱?行,你且说来听听,怎么打赌进一步?”

“就是后天,我不是去参加集安中学保送考试吗?我们以成绩打赌,要是我成功通过集安中学的测试,你就把你刚刚那个大黑疙瘩,送给我!”

“嘿,瘦猴小子,你说的是这?”说话间,胡一统又重新拿出大哥大,晃了晃,“先不说,后天保送集安考试是不是真的,你这……看东西的眼光,比你爹强!”

“这东西叫移动电话,比你家今天卖给我的果子,再翻千番,大概才能买来一个。”

“而且这个移动电话,好处是无论你走多远只有在有电、有信号站的地方,就能和拿着另一个移动电话的人,通话,谈你们想谈的事,就像我刚刚和老张那样讲话似的。”

赵父一听,要卖果子千倍的钱,才能买到胡一统手里的“移动电话”,瞬间就慌了,“石头啊,你要那玩意干啥,只能通话,还要通话的一方,也有这大铁疙瘩,咱们家拿来也没用啊!更别说电了,咱们大山、小山两个山村,除了两个村长,也就小山村,王三水和王二牛、还有李先生家通了电。”

而且那玩意还不免费通电,还收费哩,咱家赞一点钱,那是给你娶翠云的……你可不能要这大疙瘩啊!总之,赵父的话,就一个意思,要那玩意没用,还浪费钱。

“胡一统家有电?”赵磊还真不知道,以前的赵磊,就是个小透明,每天勤勤恳恳上学,要么去果园浇浇树,除虫,要么去地里除杂草,拿水桶灌溉庄稼。

生活简单又明确,无非就是信息落后了些。

上午东边的学堂,下午南边自家地,晚上回路中央的家。

三点一线的生活,过得没有任何存在感。

“石头啊,咱家丢点果子,不算啥,可…..拿了村长的移动电话算啥?”赵父瞅着赵磊思绪缥缈,还以为赵磊少年心性,看到好东西就想拥有。

所幸,反其道而行,意思是我们是种地的,拿了村长的东西,不太好云云……

一旁的胡一统,反而不乐意了,“什么叫你们丢点果子,拿我的移动电话?”

“今天,我就站在这里,把话撂下,别说你石头,真的有学习进步,后天……,你不是说后天,你去集安中学参加保送考试吗?嘿,你还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旦被先生推荐参加保送考试,你就自动丧失,下月2号的初考,一旦你后天考试失败,你只能去参考集安武道中学。”

“集安武道中学,那是什么地方,那是给镇上输送劳力的地方,现在镇上吃苦受累的活,都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在干,懂吗?”

“你这小娃,从小在村里长大,后天出去,到镇上好好打听、打听,集安中学和集安武道中学的差距。”

“扯远了,就我手里这移动电话,你石头想要,好,我答应了,只要你被集安中学录取,我双手奉上,如果没有录取,你家果园的果子,十年内,结出的果子都归我,你们一颗都不能拿。”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胡一统气喘吁吁。

“而且,你老赵也不许劝你儿子,更不许反悔。后天,我会去集安中学,亲眼见你,录取?!”胡一统看到赵父想要开口,先他一步,抢过话头。

但下一刻,他就蹲在地下,双手扇着脸庞,五月的天,实在是太热了,他又不能离开这里,不然他这次雇佣的工人,肯定会偷拿一些果子。

“好,那我们说定了,村长叔叔。”赵磊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这个村长,石头活了十五年就见过寥寥数次,每次见面,都是一种全新暴富的感觉。

以前的石头,没觉着有问题,现在的赵磊,从他话语中的盛气凌人,就发现一个问题,他很膨胀啊!!

又过了一会儿,胡一统看着工人们把其他几家的果子,都搬到了他。前几年,买的几艘小船上,倨傲的看了一眼赵磊父子,挥了挥手,示意离开。

片刻后,赵父看着胡一统的小船,载着工人,载着果子,向集安镇方向驶去,“石头,你糊涂啊!这,果子也就二十几块,那移动啥子,可,可…..金贵多了,万一你赢了,村长能……唉!”。

“石头他爹,这都快晌午了,你们咋还搁这站着干啥?不回去吃饭了。”赵母从家的方向走来,双眼疑惑,她早就翻完地块了,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来这父子,回家吃饭,所幸出门寻去。

看到赵母走来,赵父上前,在她耳边,小声嘀咕了半晌。

赵母看了看赵磊,“嗐,这有啥呢?不就是先生推荐考试,考不上就失去初考资格嘛?!咱娃自从前几天开窍后,这左邻右舍的,谁不羡慕我?”

“你瞅瞅,其他家的儿郎,能和我儿相比,他们也配!!”赵父目瞪口呆,他刚刚说的不是“村长移动电话那事吗?你怎么还只听前一半?”

“走,一起回家吃饭,别傻站着了!”赵母一声令下,赵磊父子,齐齐向家走去。

……

“石头、石头,起来没?该出发了!!”后天一早,鸡还没叫,赵磊家的木栏外,便响起阵阵呼喊。

“起来了,二狗,你等等…..”不一会儿,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的赵磊,走了出来,“早啊,二狗,吃过了没有?”

“我有昨天剩下的馒头,给你一个。”

说话间,赵磊拿出一个温热的馒头递给二狗,这是赵磊他娘,一早起来热过得馒头之一。其余馒头,都被赵磊吃了。

“嗯,真香!”二狗狠狠地咬了一口,“走吧,石头,我们还要去找先生一起乘船过河。”

赵磊点了点头和二狗向前走去,不一会儿,他们就走到了先生家,还没等二狗喊叫,门便开了,只见王铁树一身正装,有些类似胡一统的衣着,但用料和样式,又感不同。

这时,二狗开口:“先生,您今天穿的这身衣服,咋这么好看哩。”

王铁树笑了笑,“你说,这衣服啊,是我当年在镇上当教育专员时,他们给配的衣服,一共有两身,前些年,我还穿着那身去过几次镇里呢?只不过,现在那身衣服啊!都洗的发白了,不好意思在穿,这不就把这身压箱底的衣服,拿了出来。”

二狗:可先生穿起来,还是帅气!

王铁树:“你小子……赶紧把你嘴角的馒头屑擦掉,咱们去小山村找李满堂,估计这会儿,他都早已在河对岸等的不耐烦了?”

赵磊和二狗一同点了点头。

……

片刻后,赵磊一行三人来到南河边,看着河边停放着的小破船,赵磊半天没有移开目光。

他看着眼前长约3米,宽一米左右的小船,斑驳杂乱的痕迹,似乎在向他们诉说,我还行,还能再用三年,你们就赶紧上来吧!

王铁树同样也是紧紧盯着小破船,目之所及,皆是过往,看着它,不自觉的就回想起,十五年前,他在考察大山村后,毅然决然的乘着还算中年的小破船,来到这里,无怨无悔。

“好了,上船吧!”王铁树闭目,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赵磊和二狗闻言,跳上船去,看着二狗熟练的拿起划水桨,缓缓划动,赵磊心想,这…..胡一统的船,和村里的船,差距也太大了吧!

还没等赵磊细想,二狗很快划到对岸。

在岸边,有两道身影,一高一低,静静的站在那里。

“老王头,你来的正好,我叫的三轮,待会儿就到,我们等会儿就成。”李满堂向着王铁树高声说道。

“啊!老李头,你还叫三轮,那多破费,反正也没有多远,我们几个走着就可以去!”王铁树下船,径直走向李满堂。

赵磊和二狗跳下船后,紧跟在王铁树后面,一言不发。

赵磊悄悄抬头,暗中打量起小山村,与大山村相比,小山村更像是一个城中村,家家都建的二、三层小洋房,路边的电线杆也比大山村多几根。

一眼望去,耕地极少,大多都是房子,且还都是砖瓦房,和大山村土砖房,差距太大,还有少数几户人家在用电,灯火通明,异常显眼。

甚至在稍远地方,还能看见几个工厂,这大清早,就开始工作。白灰色的浓雾,冉冉升起,慢慢飘向天空,像极了雾霾制造。

还没等赵磊在细细观察,突然从远处,传来阵阵,突突突地声音。

只见,远远地,一个庞然大物,行驶过来。

王铁树目瞪口呆,“老李头,你这满嘴跑火车的家伙!!还说什么三轮车,这不是拖拉机吗?”

李满堂目中闪过一丝奸滑,嘴上却说:“是吗?我还一直以为,这是三轮车,你要是不信,我也没办法,我反正没有见过三轮车。一直以为它就是。”

“你、你、你没见过三轮车,听名字也明白,三轮车是三个轮子,拖拉机是老乡们用来拉货物,拉猪牛羊、瓜果蔬菜等等,它有六个轮子!!怎么能叫三轮车?”

“是吗?我不知道,你看镇上跑着的汽车,四个轮子,怎么不叫四轮车啊!!”李满堂看着老学究王铁树气急败坏的样子,假意解释道。

“先生,你别生气了,我们赶紧坐着这个大家伙,去镇上吧?!要不然,待会儿就迟到了!!”

赵磊看了看,眼前的拖拉机,又看了看,准备继续和李满堂争执的王铁树,赵磊赶忙拉回话头,不然天知道会不会延误时间。

“你这老李头,直接说,拖拉机会死啊,搞得我还以为,你会租一辆城里的三轮车来,送我们过去。”王铁树嘟囔了几句,向着拖拉机后车兜走去。

“那玩意,租一天是我十天的吃食,我现在找的是,村里早上准备进城买东西的老乡,这能一样吗?!”

话说完,那开拖拉机的老乡应了一句,“是啊,娃子不吃奶,我去镇上问问,看给吃点啥?!”

“正好顺路,送先生们一程。”

“那啥,你两小子就不要坐前面的那个侧坐了,你们和我去后面的车兜子里。”李满堂说完,提起赵磊和二狗的后衣领,向着后车斗走去。

“好了,老王,齐活了,麻烦你送我们去集安中学。”李满堂看见王翠红坐上侧坐以后,拍了拍老乡肩膀。

突突突突突突……

一路向南,坐在后车斗的赵磊,眼睛却没有闲着,看着和大山村里外不一样的小山村,感慨颇多,大山村主要靠种地为生,多余吃食,交给村长,由他负责处理。

而小山村,路过的人家门口都有摩托车,显然大多家庭开始去镇上谋生,不在以单一的种地为生,或许再有一、两年,全村都通电、然后采买电器,又或者多添购点其他大件,这些赵磊就无从得知了。

总的来说,大山村是家家贫,一家富,小山村是一小半富,一小半有余粮,剩下那一小半和大山村无异。

……

约莫十多分钟后,众人来到镇子中心地带。

许是早上六、七点,街上的人并不多,大多是行色匆匆的中年人,睡不着出来闲逛的老年人,还有八、九岁、十五六岁的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谈论着昨天玩的忘记写的作业,今天早晨发生的趣事,向着充满朝气的校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