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称帝的方式是不是不太对

“近日京城周边那些受灾村落的赈灾事宜处理的如何了?”顾弘安扶着额头坐在御书房里,眼睛里还有些血丝。

大雪连绵数日,便是京城里也多了不少冻死的人。

“回陛下,赈灾钱粮皆已发放到各个村落乡亭,还有棉衣棉被,炭火暖鞋,都发下去了。”右相李卫昌挺着个不小的肚子恭敬的回答道。

张华就站在他的边上,也没说话。

左相董尘虽已两鬓斑白,身子骨瞧着却是硬朗,他微微欠身:“回陛下,京畿府昨日统计的冻死之人比前几日已然是少了许多,赈灾确实是颇有成效。不过城防军今日来报,昨天就在京城边上的四明县,发生了流民冲击县衙的事……”

“流民冲击县衙?”顾弘安的眉头皱的更深,“为何?”

“粮食短缺。”董尘回答道。

寒冬腊月,无粮可收,去年收成不好,家家户户的屯粮也逐渐捉襟见肘。

这样可怎么过个好年?

“蜀州和江南那边的粮食还未到吗?”

江南和蜀州的天气不像京城这般严寒,也算温暖如春,又是粮食大州,京城国库存粮若是放在往日勉勉强强也能安顿这众多流民。

可现在年关将至,恐怕京城也难以承担如此大量的流民。

“回陛下,蜀州知州来过信了,就在这几日,粮食就会到了。”李卫昌接话道。

“那便好。”顾弘安颔首,“等到粮食一到,立马开仓放粮。”

“是。”

“那这暴乱的流民……”

流民暴乱并非小事,顾弘安揉了揉眉心:“张爱卿,你怎么看?”

顾弘安叫,张华也就不敢再游神,连忙上前一步:“臣的意见是——必须镇压。”

“陛下赈灾是为天下百姓着想,而那些没有得到粮食的流民暴乱,是对朝廷的挑衅,更是不忠于陛下。若是朝廷对他们听之任之,恐怕此类事件,永无绝迹之日。”

“陛下的宅心仁厚不能成为他们嚣张放纵的借口。”

李卫昌和董尘同时看向了张华。

他这话话糙理不糙,流民暴乱,若是不加以镇压,只怕日后再遇天灾,会有人效仿行事。

“那此事便由你负责,即刻带兵三千,前往四明县镇压流民。”

“是。”

“好了,朕也乏了,李爱卿,董爱卿,你们都先下去吧,张爱卿你留一下。”

“是。”

张华默默地低下了头。

走出御书房,李卫昌就忍不住跟董尘窃窃私语:“董老觉得,陛下留张大人是为了什么事?”

董尘瞥了眼这个自己的老对手,不屑地冷哼了一声:“还能做什么?八皇子的封王大典将近,王妃定的又是他张华的女儿,自然是为了八皇子的婚事了。”

对于董尘的态度,李卫昌嫌弃的很,但在朝为官嘛,总是要圆滑一些。他也没恼:“陛下倒是宠爱八皇子,张大人也是圣眷正浓啊,大女儿嫁了大皇子,小女儿嫁了八皇子……”

“怎么?你羡慕?你女儿不也做了皇后。”

李卫昌假笑:“那也是先帝隆恩。”

“虚伪的东西。”董尘不满地甩袖而去,根本就懒得搭理李卫昌——两个女儿,一个是他亲自求的先帝,抢了人荣安侯女儿的位置。另一个,要死要活地偏要嫁到张府做妾,害的张华正妻郁郁而终,就算李巧现在坐着大夫人的位置,张华不还是和他这个老丈人不亲近。

做爹的能把女儿利用成这样,天下也就他李卫昌一个人了。

书房里,顾弘安却不是找张华谈儿女婚事的。

“今年京城就已经深受雪灾之害,恐怕蒙金更甚,北疆可有异动?”

说起北边的蒙金国,张华和他们可是死对头,他手下的景林军这么多年填在北疆的尸体都成山了,然而蒙金虽小,却像一枚钉子,死死地扎在北疆之土,年年威胁着他大靖百姓的安危。几乎每年隆冬,蒙金无粮可用,就会冲进北疆的一些村落劫掠。

他们是茹毛饮血的蛮夷,下手毫不留情,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回陛下,和往年一样,偶有蒙金兵士劫掠村庄,臣已经让景林大军加强巡逻了。”

顾弘安合上手里的奏折,从另一堆里翻出了一封密信:“你看看这个。”

张华上前接过密信,粗略一撇,眼睛就亮了起来:“蒙金内乱?”

“蒙金王哈查尔近年来身体一落千丈,恐怕就在这几年了,本来应由大王子迪尔斯继位,不过最近他的三王子赤查借着母家切科特部落的势力异军突起,准备和他的哥哥争一争。”

“迪尔斯是亲近大靖一派,而赤查不一样,他嗜杀好战。”

张华意会:“陛下是想暗中支持迪尔斯王子?”

“不算支持,但至少赤查决不能上位。”顾弘安沉下眸子,目露杀意,“此次除夕大宴,迪尔斯和赤查都会作为蒙金使者来到京城。”

“两位王子都来?”

“哈查尔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寒冬对他这样的老东西可不是好时候,这次把两个儿子都派过来,或许是害怕他们在草原会威胁他的王位,倒不如把这烫手山芋扔来我大靖。”

张华眼神微暗,他弯下腰:“臣明白了,定不负陛下所托。”

顾弘安满意的点了点头:“朕就知道你最懂朕。”

张华也跟着露出了一点浅笑:“陛下,怎么说当年臣也给你做了七八年的伴读。”

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顾弘安的眉眼也柔和了下来:“最近你小女儿如何?可还适应京城的生活?”

“冉冉一切安好,就是还不太适应京城这数九寒天,整日窝在家里不愿出门。”说起女儿,张华也颇有些无奈,“她居临安多年,那儿没京城那么冷。”

“第一年来总是不适应的,往后住久了就好了。”

“是。”张华突然想起那天进女儿院子瞧见的碎瓦片,“说起冉冉,臣倒是有一事要同陛下讨要个说法。”

“哦?何事?”

“八皇子殿下前几日来了臣府上,翻的后墙,踩碎了一溜儿的瓦片,导致那整个后墙都得重新盖瓦,陛下总该赔臣的。”

顾弘安微怔:“三石那小子?”

“正是。”

得,回头看他不揍那个小兔崽子,出宫翻墙不说,还踩碎了张府的瓦片,让人张华发现了捅到自己这儿来了。

他堂堂一国之君,被臣子追着赔瓦片钱,真是成何体统!

“都说父债子偿,陛下总不会跟臣赖了吧。”张华知道顾弘安心思,看着回去就要收拾顾明磊的样子,实际上顾弘安就喜欢顾明磊这调皮劲。

身为君王,难得有享受父子之情的时候,所以顾明磊犯错,顾弘安都乐意帮他擦屁股。

“知道了,一会儿朕就让人抬了新的瓦片送去你府可好?”

“如此臣就谢过陛下隆恩了。”张华笑得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