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并蒂芳
早在春节期间,李丹若和郑明、李明就商定“五一”假期伙同几位高中同学去黄山旅游,可是到了放假前夕,李丹若却以姐姐定亲为由变了卦。
李明和郑明分别对她表示不满。
——“定亲用不着伴娘吧?!”
——“定亲忙不着女方家人吧?!”
李丹若回给他们同样的答复,“可能要新事新办,双方家人一起坐席。”
郑明没再说什么,李明却不肯善罢甘休,“就算这样,你到不到场也无所谓,你父母去就行了!”
“不是你家的事,你当然无所谓了!反正我不去了,别等我!”
……
李丹若退出黄山旅游,实则另外安排了行程。
自张钦若离开春城,李丹若几乎天天与他通电话或发短信。在得知王佳倩还在跟张钦若赌气、拒绝与他在假期里见面后,李丹若决定以写生为由去青岚林场找他。
四月二十八日晚,李丹若在与张钦若通话时说出打算。
“好啊,不过需要当天打来回。”
“当天打来回?那我还有时间写生吗?!”
“你也知道,我们这里全是男的,没地处住。”
“不是也有女村民在你们那里打工吗?我可以住到她们家里去。——反正我要去待好几天,你看着办!”
张钦若思量了一下,回道:“我问问一位姓刘的大嫂,看能不能让你去她家,和她女儿住一块儿。”
“就这么说定了呵!明天晚上给我回信儿!五月二日一早,我就从家里出发!——哎,到时候说我是你家亲戚就行。”
“你不是不认吗?!”
“呃……相比同学朋友之类,称亲戚比较担是非。——不过不要介绍得太详细!”
“如果有人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呢?!”
“你要么装没听见,要么就说我是你表妹。”
“表妹?!”张钦若哑然失笑。
“笑啥呀笑,要不就说表姐!”
***
张钦若明知道公共汽车九点多钟才到,却在一早就骑自行车前往站点等候。
等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终于将公共汽车盼来。这趟车乘客寥寥无几,公共汽车尚在远处时,李丹若就认出了张钦若的身影。
下来车,李丹若将张钦若从脚到头打量一遍,说道:“牙齿更白了!”
“可能这里的水质好——”
“什么呀!”李丹若翻个白眼儿,“是你的脸变黑了,衬的!”
“还以为夸我呢,原来是这个意思!”张钦若接过李丹若手中的包挂到车把上,然后指指她背上的大包,“我帮你背。”
“不用,骑车不方便。——感觉有一年没见了,是吧?!”
张钦若心里回答“是”,嘴上却道:“经常通电话、发短信,跟天天见面没什么两样。”
“是吗?!——就算不欢迎我,我也要待够五天!”
“哪里不欢迎了?”
“心里!”
“越来越不讲理了。——渴了吧?给你买瓶水去。”
“不渴。——赶紧走吧,我迫不及待想看看你的英雄用武之地!”
***
当天,张钦若带领李丹若参观林场科研基地。
从苗圃出来,李丹若拍拍张钦若的肩膀以领导者的口吻说道:“年轻人,甩开膀子好好干吧!”
张钦若郑重其事地配合:“定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李丹若以调皮的语调又说道:“张钦若,我看好你哦!”
张钦若饶有兴致地模仿,“谢谢你看得起哦!”
李丹若随即换上嗲嗲的台湾腔,“钦若哥哥,你在人家眼里是最棒的啦。”
“想把我带沟里去!”张钦若情不自禁地伸手捏一下她的鼻子。
“学一句我听听呗!”
“你不怕瘆得慌,我还怕呢!——今日就逛到这里,明天我领你上山转转。”
***
次日早晨,两人带着画夹、相机还有食物和水,出了科研所大门。
走出不到二里地,李丹若便被一片盛开的山樱林吸引住。
“我要跟这些美丽的树合个影!”李丹若摘下脖子上的相机交给张钦若,跑到一株山樱树下。
李丹若以不同的姿势与多株樱树合影后,又要求张钦若给她和花枝拍近照。
花面交相映,粲然生光,直晃得摄影师心如鹿撞。
照相照够了,李丹若还是不舍离去,索性在此安营扎寨写生。
摆好画具,李丹若招呼躺在草地上看书的张钦若,“坐起来,我先给你画张像。”
张钦若坐起身配合,但是过了不到五分钟就罢工。“别画了,我要查些资料,等着用。”
“哦,那就明天来给你画。”
“不用了!”张钦若断然拒绝——李丹若的注视让他魂不守舍,“以前你画的那一幅就很好!”
“那一幅是比着照片画的,看着你本人——”
“我很喜欢那一幅!你还是多画画自然景色吧。”张钦若说罢背对着李丹若躺下了。
李丹若有些不满,“张钦若,主随客便才是好东道主!”
“李丹若,客随主便才是好客人!”
“油嘴滑舌,张钦若你学坏了!”
“近丹者赤,在所难免!”
李丹若无言以对,朝张钦若亮个跆拳道手势,另寻作画对象。
***
最后一天,张钦若带李丹若去参观附近的一所小学。
学校坐落在山脚下。左边是村庄,鸡犬相闻;右边是果园,花正开得热闹。后面山坡上,一片合欢树纤纤铺翠;前面田野中,禾苗勃勃返青。
师生放假未归,看门人也不在,无法进入校园。不过,透过漆成粉绿色的铁大门,可以看到前排教室和花圃。教室外墙才粉刷过,为乳黄;圃中花苗多样,竞相葱茏。
往回走时,李丹若忽然说道:“张钦若,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
“当初我应该选择师范。那样的话,我就有机会来跟你做邻居——在这美丽的学校教书。”
张钦若呵呵一笑,“真这么喜欢这里吗?”
“嗯,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等你挣了钱买上车,想什么时候来玩就什么时候来。”
“那不一样,我想在这里常住。”
张钦若不以为然地笑笑,“来玩个三五天,会觉得很不错,真要在这里常住,可能就厌倦了。”
“怎么会厌倦,我可是在农村长大的!”
“呃,对,差点儿忘了。”
“乡间生活让我感到无比亲切,仿佛又回到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