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和以孝道,祖制为切入点,展开言论。
希望能够影响到秦雷武帝,虽然
他也知道这种情况微乎其微。
秦雷武帝是一代圣主,岂能被他
人所左右?但,他还不得不上书。
因为削藩,损害是他的切身利
益。
削藩!
在众人看来,很是意外。
谁也没有想到,秦雷武帝竟然将
此事当做春闱策论之题,这是昭告
天下,削藩之事不可更改。
手段激烈,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这也符合秦雷武帝的性格,唯我
独尊。
但是,仔细想想,又不感到意
外。藩王之祸,由来已久。
始皇帝开国之初,为了安抚奖赏
功臣,也为了防备百家宗门。将有功之
臣封为藩王,统领兵甲,扼守四
方。
始皇帝当年为此,还做了一首
《大风歌》。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在当时这个方法是好的,正是有了将领藩王的拱卫,朝廷才逐渐
安定下来,始皇帝也坐稳了江山。并
且传了七十二世,百万载。到了秦雷武帝
的手中。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
经过百万年的发展,藩王的实力急
剧膨胀,现在少则有几十个城池,
数万兵甲。
多则有几百个城池,数十万兵
甲,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秦雷武帝的统
治。
大秦帝国九州中,每一州各有三千六
百城,一城一将军,管着一个城的
为将军。
百城一诸侯,管着百座城的为
诸侯。
六百一王公,管着六百座城的
为王公。
一州一郡王,管着一州的为郡
王。
每一个城占地最少十万里,最
大三十六万里,也就是说,保守估计,一州的话,至少会有三亿六千
万里,最大则是有十二亿九千六百
万里之巨,你觉得面对如此局面,秦雷武帝能心安吗?
而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就是封
地继承制。
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
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虽然秦文帝,秦景帝两代采
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秦雷武帝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
里,缓则骄,易为纨绔;急则阻其强
而合从,谋以逆京师”。诸侯国面积
广大且领有军队,严重威胁着大秦帝国
的中央集权。
而且秦雷武帝穷兵黩武,征战四
方,很多有功勋的武将也成了新的
藩王,这些藩王都是桀骜不驯之
辈。
秦雷武帝在世尚好,如果秦雷武帝
御龙归天,太子嬴正登基,必定会形成
臣强主弱的格局。
所以,秦雷武帝不得不防。
他要为太子登基,扫除一切障
碍。
大秦帝国现在就好似一条布满荆棘
的权杖,太子嬴正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生恐被荆棘刺
伤手掌。
秦雷武帝心中虽然有些不喜,但
也不得不亲自动手,为太子嬴正将权杖
上的荆棘扫除。再交给太子嬴正。
宗门!
番邦!
外族!
这三个问题,是秦雷武帝最担忧
的。
宗门问题形成已久,可以说
秦武帝之后的秦帝都生活在百家宗门的阴影
之中。就算秦雷武帝是雄主,也不是
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八域诸国虽然弱小,但是也不逊色大秦帝国,而且星罗
棋布,令出多门,和大秦帝国比好似天
壤,但是他们地域纵横万里,生灵
亿兆,如果数十个王国联合在一
起,兵甲百万。就算秦雷武帝在自
傲,也不得不重视。所以,秦雷武帝听从朝中重臣的建议,采取远交近
攻的政策。
在八域中培植亲善的势力。并
且和八域强大的王国进行和亲,将
自己的女儿远嫁八域,并且让自己
的皇子请八域国王,大公之女为妻妾。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大秦帝国在外
域中影响力大增。靠近大秦帝国的几个
弱国,不是被吞并,就是变成了傀
儡势力。
最后一个,也是让秦雷武帝最头
痛的。
那是就是番邦。
如果说八域异族和百家宗门的问题是外
辱,是慢症,需要徐徐图之。
那么番邦之祸就是内贼,更是
急症。如果不妥善处置,必定会爆
发大的灾祸。
所以秦雷武帝才冒着天下藩王造反的风险,朝中诸公的非议,甚至
是青史上留下恶名,一力推行削藩
之策。
众多儒生虽然理解秦雷武帝的苦
衷,但并不代表支持。
否则朝堂之上也不会有那么大
臣反对,其中固然有被藩王收买,
但是更多的则认为此法会激起藩王
的反抗,从而会引发刀兵。
对朝廷,对百姓,都是没有好
处的。
藩王之祸,应当以温煮之法,
徐徐图之。
但秦雷武帝何尝不知此法最是恰当不过,只需要几代经营,就能让
藩王势力土崩瓦解,但是太子嬴正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而且耳根极软,根本不足担
此重任。
秦雷武帝一力推行削藩,也是无
奈之举。
安乐先生跪坐在书桌前,思虑
在三,将所有的情况都在心中推演
一遍,最后化为幽幽的一叹。
他虽然理解秦雷武帝的苦衷,但
他还是认为,贸然削藩,对大秦雷武帝,
对百姓都不是一件幸事。
秦雷武帝如果想要解决眼前的困
境,应当效仿上古,以“尊尊亲
亲”之法进行分而化之。
尊尊亲亲的本质就是“宗法
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
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
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
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
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
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这种制度确立于大夏王朝,发展于
大商王朝,完备于大周王朝,影响于后来的
各大秦帝国。
按照大周王国的宗法制
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
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
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
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
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
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
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
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
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
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
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
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
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
的封建宗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