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破晓前夕,对大梁已然彻底失望的江湖豪客,与大魏的守城军士展开了最为惨烈的火拼。
即便王栋的大军驻扎城外,都能清楚的看到魏都大梁冲天的火光,以及城墙上簌簌不断掉落的尸体。
这火势,已经是不是第一晚乃至第二晚可以媲美得了。在云台负责观望的军士,第一时间传给了大帐最新消息:“魏王宫燃起熊熊大火!”
呵,王栋也猜到了魏王的心思。魏王他就是死也不肯向一个区区秦国将军低头!魏王他就是死也不肯给王栋留下一砖半瓦!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攻下大梁,王栋可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呢。一场灭国大战,报上去的人员、军资损耗竟然只是:云梯损坏三架,死亡一百二十三人,轻伤两百五十四人。
天大亮的时候,王栋的军令下达最后的军令:“大梁城内,鸡犬不留。”
守城的没有,防守的没有,门被撞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大秦军队便入了大梁。一整天的时间,大秦军人寸寸推进,不放过大梁的任何一个角落,真正做到了所谓的鸡犬不留。
不要笑,真碰到活的动物,大秦军士的第一反应,就是挥剑…大魏王宫,更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
入夜,这大梁已然成为一座真正的死城。
三日的大火、人间地狱,王栋给出了他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命人在大魏的城外挖一个巨坑,简单高效!
李信是最先觉察到大梁异变之人,无他,魏国的军队从某日开始就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投降的投降,出城的出城。
终于,大梁城破之后的第五日,李信率军抵达。
额,此时王栋本人领着主力,早已经是后撤,驻扎在了另一座大魏的城池,悠哉、悠哉,等候着秦王的赏赐。
王栋留下了大批的后勤物资,好歹是攻打下来的大魏首都,不派人把手说不过去啊。于是,东西南北四门各驻扎了一个千人完事。
“参见李信将军。”
李信早已经得到传闻,现在他必须要亲自目睹一番:“让开,我要入城。”看得出来,负责守城的秦国千将也觉得很尴尬,但他还是让开了道路。
李信信马由缰,在百名亲卫的护送下进入,他只看到一个到处断壁残垣、甚至满城都空无一人的大梁:“王贲!真有你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李信终于知道了王栋是一个何等的“狠人”。魏国首都大梁,不下二十余万人口,他怎么就能下得去手!
事实上,根本不用李信『操』心,早在大梁城破那一日,王栋的战报就已经发出。
王栋自领精兵五万,出大秦,四日陈兵秦魏边境。然后,就是嬴政接连不断的惊喜:
七日,第一封战报:“末将王贲上奏王上,伤不足百,斩首七千,贲自破两城,谨为大王贺。”
八日、九日,一直到王栋出兵后的十三日,军情基本都是:“魏军畏我大秦军威,降、降、降!”
一连串的投降名单,已经给嬴政看的麻木了,同样麻木的还有大秦的文武百官,他们已经对王栋所谓的前线捷报提不起一点的兴趣。
这日朝堂上,按例有王栋的前线战报传来。其他人没有什么表示,但嬴政向来倚重的大臣,兵家知名人物,国尉尉缭有话要说:“大王,依微臣之见,大将军贲应该已经到了大梁。”
尉缭的话,别人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都不想提而已。
但尉缭不一样,他是魏国大梁人,这时候他必须表态,如若不然,以嬴政的『性』子,日后还不知道会如何。
嬴政仿佛如梦初醒:“不觉王贲将军已经率兵半月,国尉,你即是兵法大家,料大秦可几日攻下大梁。”
尉缭跪伏:“尉缭一生所学兵法,皆不可揣测王贲将军其人,还望大王恕罪!”
看得出来嬴政的心情不错:“王贲嘛,寡人早就想说了,这等进军速度,实在是让寡人大吃一惊。”
惊讶地还在后面呢,王栋出兵后的十六日,快马加鞭的捷报再次传到咸阳。开头是,末将王贲拜上,内容嘛,就让人心情很是复杂了:
“围城三日,魏王烈火焚城,以全忠义。末将王贲敬告王上,大梁不攻自破,实乃王上天威所在。”
这当然是明面上在朝堂所读的,还有一份更劲爆的在秦王自己那里,看的嬴政实在是脑壳疼。信上是这么说的:
“大王,王贲只是通告魏王,要其三日内入秦向天下昭告自己的罪过,如若不然,则屠城矣。请王上一定要相信,末将只是以激烈言辞威胁魏王尔。只是不想…魏王竟然如此刚烈,以至大梁化为一片火海,请王上治罪。”
当朝堂上的一封捷报念完了,整个宫殿静悄悄。
但没过多久,又是那尉缭开口了:“恭贺王上,只是不知大梁现在境况如何,还请大王明示。”
有一个带头的就好办了,其他文官也是:“请大王明示。”
嬴政觉得现在的自己,绝对是一个实力超群的演技派,一抹伤感不忍的挂上面容,嬴政用无比沉痛的语调:“魏王何苦来哉,竟然与大梁共存亡,他只留给寡人一座空城。”秦王都不要脸了,一副不管你们信不信,寡人反正是信了的模样。
好吧,果然是大新闻,整个大梁几十万人口,这是都给杀绝了啊。大臣们彻底无话可说,至于尉缭他根本不知什么时候散朝,自己又如何回到自己的府邸。
其他诸侯国,一如韩、一如赵、一如燕,虽然国灭,但其都城却能基本保持完好,民众基本无碍,但大梁何其无辜也!
尉缭自投身大秦,便一直为秦王出谋划策,制定军国大政,更是周游六国不断进行游说。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成就辉煌的时候,却将自己的家乡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地。
本是最壮年,正当建功立业的年纪,尉缭颇为心灰意冷,他已经决定,不久之后请辞,闭门谢客,一心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