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蜡台张的故事

第1章 蜡台张的故事

蜡台张的故事 金桔财旺 4148 2024-11-14 06:54

  歇晌儿后,场里的麦秸大伙儿又翻了两遍,只是坐下拉会儿呱的功夫,起风了。

  “呼~呼~”风越来越大,吹的麦垛都掀起了顶。麦场里东大娘,西大婶儿,此时再顾不上逗新嫁来的梨花嫂子了。

  “说变天就变天,幸好割的差不多了,咱们队爷们儿少,不过那也比四大队快。还得喊爷们儿来担一下,别淋了。张嫂子,让你家狗子跑一趟,去地里喊喊他们”白大奶奶一边摞麦铺,一边嘴巴得得得个不停。

  “狗子,快,回去喊你爷他们,来担麦子,要下大雨了……贼老天,不能……”话还没说完,“咔嚓!”一声雷响,吓得张婶子脸色都白了,捆麦铺的手也跟着哆嗦一下。

  狗子放下手里的麦叉,“蹬蹬蹬”扭头就往地里跑,边跑边喊“要下雨了,三叔,快回去担麦子,俺去地里叫俺爷”。走到路口的张三叔担着两挑麦子,步子迈的更快更大了,头上的汗,即使迎着风也没见滚的少。

  “爷~快回麦场担麦子,要下雨了,俺奶她们忙不过来”还没走到地头上,狗子已经开始喊了。

  张大爷见风起时,就收起镰刀了,正拿草绳捆麦铺。“哎~你,来和你爹接着捆,就剩这点儿了,麻利点儿,老大和我担两挑,先回去”

  “蜡台张~蜡台张!快回来,回去担麦子咯……”

  “大勇~涛子~,喊上刚子几个,回去担麦子”张大爷高声呼喊了几个人。只听麦田里,此起彼伏的响起了应答。“知道了,叔”“哎哎,这就回去,大伯”

  只有蜡台张,恍若未闻,撅着屁股,低着脑袋还在割麦子。“嗤啦……嗤啦……”一把,两把,交叉放好。刚子走近蜡台张在割的那一拢,只看见,麦铺堆得整整齐齐。每个麦铺大小一样,高低一样,位置都成排排站。

  “蜡台张~要下雨咯,你不能在这样干了,快跟俺回去挑麦,一会儿淋湿了你,没得救。你可是俺们队的壮劳力,可是俺们五大队的希望。”刚子走到蜡台张身旁,边说到。

  “嘻嘻……给我一刻钟,剩下的我能割完,麦子我也能一担担回去”,蜡台张说着话,还是没有抬起头。“嗤啦……”“嗤啦……”蜡台张手里的镰刀抡得飞快。

  刚子黝黑的脸上,瞬时瞪圆了双眼,咬起了腮帮子,“不行,必须和俺一起回去,队长分配给俺的任务,必须完成,俺要盯着你的,快收了镰刀,和俺一起回去。晚上不想吃白面馍馍了?想想白胖白胖的馍馍,刚出锅,喷香的狠,比中午吃的还香哩”怒气冲冲的刚子,说话却像哄孩子一样,好声好气。

  听到白面馍馍,蜡台张,猛地直起腰杆,扭过头,只见它脑袋方方,眼睛细长,嘴巴大大,咧嘴傻笑起来。“回去,走,走,走”,扭头就“趿……趿……趿”的往回赶。

  “倔驴!馋虫,你一个纸人怎么顿顿吃饭,吃的比俺们庄稼人还好”刚子撇撇嘴,挑起麦子跟上蜡台张。蜡台张也不辩驳,只是两条纸腿儿,倒腾的更快了。刚子的步子也迈的更大了。

  回去的路上,碰到张大爷几人,“蜡台张,辛苦了,晚上吃顿好的,回去咱们也都干快点”张大爷对着几人说完,继续往前走。

  张大爷几人刚走进麦场,“嗒……”土地上就轻轻地溅起了灰尘。“快!快!快!都麻利点儿,下下来了”,张大爷一边喊一边担起麦子就往大队的粮仓跑。蜡台张也不说话,担起麦子就跟着张大爷一起跑,其他人看到手下也快了起来。

  “嗒”……“嗒”……“嗒”……“哒哒哒哒”……只见雨点越来越大,麦场上的男女老少,都在忙活跑动。

  “下大了,下大了”

  “一年的口粮呢,别让这雨给淋了”

  “婶子,我来背,剩得不多了,你去躲雨吧”

  “老三,你二哥担来的最后一挑子,垛在最上头儿”

  “哎,知道了,爹”

  :

  :

  :

  “哗哗哗哗哗”……雨越下越大,门前的路都成小河了。

  “大伯,今年的收成看着还不错,大家伙儿应该能吃个饱饭了。嘿嘿……”涛子笑得眼角都开了三道褶子。

  张大爷“吧嗒吧嗒”吸了两口旱烟,“还没有交公粮呢,不过估摸还行,咱五大队,人少,还要多谢蜡台张的帮忙,才能收的这么快”。

  “哒哒”张大爷在鞋底磕了两下旱烟锅子,“哎?涛子,看见蜡台张了吗?怎么没见它过来等吃饭呢”,张大爷探出头左右看了看,又摇摇头转过身。

  “可能和刚子待一起呢,刚子总是拿白面馍馍哄它,歇晌儿的时候都和刚子一起靠着睡。”涛子闻言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别让小神仙淋了雨,还盼着明年再来帮咱呢”张大爷默默地点点头。

  “啪嗒”……“嗒……”

  “雨停了,这雨下的越大,停的越快,明天要是个大晴天了,可以压麦子了”。

  “是嘞,大晴天,麦子一摊开,半晌儿就能晾透了”。

  “石梁滚还在四大队,咱拉过来,先压麦子,今年咱队收的快,哈哈哈……”。

  “还是六婶儿厉害,给咱请了一位神仙,那蜡台张,一个要顶刚子他们五个人了”

  “是嘞,是嘞。所以咱这儿白面馍馍让它不白吃呢。”灶房里几个婶子嫂子的,都在忙活晚上饭。一锅白面馍馍,一锅黑馍,一锅小米汤,虽稀但是很香,还有半筐的咸菜疙瘩。

  “马上开锅了,狗子,别杵门口,快去喊大伙儿分馍馍了”张婶子一边掀锅盖一边扭头对着门口喊,。

  “哎!奶,这就去叫”,狗子身子往外走,侧着头眼睛却还在盯着灶房。

  “爷!分馍馍了!”

  “蜡台张!蜡台张!白面馍馍出锅了,快来吃白面馍馍咯~~~”狗子,高声呼喊。

  “香!真香!”“是嘞,一年也就过年和麦收吃得上,可不香嘛”“别挤,排着队呢”

  “婶子,俺是刚子,先把蜡台张的白面馍馍留出来”,刚子排的靠后,只能大声喊了。因为蜡台张从来都不排队,只蹲在场里的麦垛旁等着分发。

  “哎,知道咯,留了留了”张婶子一边呼应着,一边还在分发馒头。

  “吸溜……吸溜……哎呀呀,真香,这粥”大勇蹲在屋檐下边喝边砸吧嘴。“蜡台张就喝不上,嘿嘿……”。

  “咔滋,嗯哼,是嘞,蜡台张不能喝汤水的”涛子嚼着咸菜疙瘩,一边说道。

  刚子吃的快,转着圈溜达消食,转了一圈也没看见蜡台张。“谁见到蜡台张了?”刚子急了,大声喊了起来。

  “不是和你待一块儿呢嘛?”大勇,涛子顾不上喝稀汤,啃咸菜了。

  张大爷没吃完就先放下了碗,“刚子,蜡台张没和你躲雨吗?”,听见喊声的婶子奶奶们也都出来了,端着碗,都伸着脖子听着。

  刚子憋红了脸,一边比划一边嚎:“没有啊,俺在自家门楼下躲雨了,衣服湿了,就先去换的衣服”,说着说着,眼眶都要红了。

  “大家放下手里的碗筷,家伙什儿,都去找找,别漏看了地方。”张大爷,大步迈出,着急的去找蜡台张。

  “俺……俺见过蜡台张,快下大的时候,跟在刚子后边去担麦了,但是么看到它回来嘞……”梨花嫂子红着脸,对着张婶子道。

  “那大家伙儿先去麦场找,找不到再去六婶儿家看看。”张婶子边说边往麦场走。

  “爷!这里有人浪费粮食,地上有白面馍馍!!”率先跑到麦场的狗子急赤白脸的喊着。

  等大家伙儿走近麦垛,只见地上滚着三个白面馍馍,白胖白胖的,只是贴地的面粘了泥土,一个馍馍下还露着半截儿粘了泥土的纸人。

  “蜡台张!蜡台张!呜呜~呜呜~”刚子先嚎啕了起来。

  原来,大队里分馍也是有定数的,论人头儿分,劳力,每人一个;孩童,每人半个,队里所有人心里都有账本的。但是,只有蜡台张,仅仅蜡台张,一顿可以分三个白面馍馍,蜡台张也只要白面馍馍。

  吃馍的时候,蜡台张和正常人一样,一口咬,一口嚼的。除了不喝汤水,和常人一样吃睡。六婶子曾经说过:“蜡台张是神仙,落地后,吃饭不能喝水,下雨不能雨淋,睡觉不能洗澡”。

  蜡台张,是六婶儿用剪刀剪出来的小纸人,巴掌大。脑袋小,但是方方正正的;眼睛小,却是细细长长的;嘴巴小,又是咧着憨憨的。六婶儿说,老一辈儿留下的传说,说是剪裁完,吹口气,纸人落地就长到成人大小了。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但是,名字只能叫蜡台张。没想到,在大树下拉呱的时候,五大队的奶奶婶婶们,祈求六婶儿剪一下的尝试成真了。

  “别哭了,刚子,馍馍和蜡台张一起送到六婶子家去,看能不能补救,不能就托六婶子,将这三个白面馍馍和这一顿的三个馍馍一起供给它。”张大爷唏嘘不已。

  大家伙儿也都沉默不言,但是人群里还是传出抽泣声。“大伙儿,都回去吃饭吧……吃饱饭,明儿才有力气压麦子,才对得起蜡台张的帮助……”张大爷顿了顿,又补充一句“明年咱们再请六婶子剪一次,再剪一次。”,其实张大爷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请来蜡台张了,只能盼着大队里的娃娃们快点长起来。

  刚子滚着泪,小心翼翼的抱着纸人和馍馍,低着头向六婶儿家走去。

  :

  :

  :

  “吱———”“吱———”这个夏天,知了叫的歇斯底里。

  “奶,蜡台张真的是神仙吗?”

  “是个小神仙,听说那时候,粮食不够吃,队里人还少,要抢收,所以就请来了蜡台张”

  “奶,它只吃馒头,不喝水,它不噎嗓子吗?”

  “蜡台张,其实它是纸人嘛,看着嚼了,其实是囫囵吞的。喝水就湿透了,要变回去的。”

  “奶,你见过蜡台张吗?”

  “没见过,这不是传说吗?我觉得是真的,你们觉得呢?”

  “奶,你会剪纸吗?会剪蜡台张吗?”

  “剪纸会一点儿,蜡台张剪不了,人家是神仙的。”

  …………

  每个夏天,夜晚乘凉,奶奶都会讲蜡台张的故事,躺在凉席上,我们几个小破孩儿,一遍一遍的问着奇奇怪怪的问题,奶奶也不厌其烦的解答问题。

  2009年,蜡台张的故事戛然而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