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解题!
唐平仔细的揣摩了这道题!根据题目来说,这是一道经典的概率问题。
唐平先看了一下已知条件,总的来说,就是有4个球红白各一个,黄色的有两个。
如果在拿两次且放回的时候,拿到一红一白的概率是多少?不放回的时候是多少?
唐平看了看,如果假设在拿出的第1个球是黄球的情况下,它的概率是1/2。第2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1/4所以他们相乘就是1/8。
如果当第1个球是红球的时候,它的概率是1/4。第2个球是黄球的时候,概率是1/2二者相乘又是1/8。
这两种情况的概率全加起来,就是1/8+1/8,所以第1问的答案这个概率就是1/4。
第2道问题解法相同,不过是不放回的情况下。
那么也很简单,同样的道理,第1个球是红球的时候,概率是1/4,第2个球是黄球的时候,概率成了2/3,二者相乘是2/12。
反过来第1个球是黄球的时候,概率是1/2。第2个球是红球的时候,概率是1/3。二者相乘是1/6。
把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全加起来,那么就是4/12,所以不放回的情况下,出现一黄一红的概率就是1/3!
只剩下最后一问了,再放入多少个红球的时候,会使出现红球概率成为4/5。
唐平一看这个很明显用到了初中的知识,这个又被叫做古典概型。
和他差不多的,还有叫几何概型,这个只需要满足红球出现的所有可能,与总的概率相比,等于4/5即可!
如果写下方程的话,大概就是!
解,设一共要添加X个红球,
那么根据已知条件就有,红球的数量加X,在比上4个球的数量加上X,这个情况概率等于4/5。
所以就解出来了, X=11.
很好,唐平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卷子!至于时间,唐平看了一眼钟表,“还不到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那小憩一会儿,恢复恢复脑子。
唐平想到,随即趴在桌子上睡了。
其他的小学生还在奋笔疾书的认真作答。不过有几个嘛,纯粹是凑的名额!
早早的呀,就待在那儿,坐着发愣了,不会了。
他们看了一眼唐平也没当回事儿。
“这还有睡觉的什么水平啊,就来参加初赛!”
说起来学习这方面,那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句话还是唐平的高中老师告诉他的。
你别看唐平做着小学的奥数卷子,刷刷的!
唐平就真的那么厉害吗?也不然。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所有的这个学习的,它是有阶段性的,有规律性。
举个例子,你比如说5+8,3+9,难吗?
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太简单了,小儿科吗?谁不会呀?
你给他拿到幼儿园的那个小朋友那问问,会吗?那那个小朋友肯定很难就答上来了,他们数都认不全。
你比如说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乘除运算,难吗?那你给初中生高中生那做,是一点问题没有啊?
那你给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去做好做吗?
那个函数难吗?简单的几个初等函数。你给高中生,大学生自然好做,你给初中生就犯迷糊了。
微分,积分,导数。你给大学生好做吗?好做!
你给高中生,有点难了!
你像那线性代数,偏微分方程,大数定律计算,数论,解析几何,数学分析!
你给大学生做,那大学生照样迷糊。
这个得让研究生做!
不是唐平有多天才,是唐平啊,他涉及到的还处于他的知识范畴之内,而且是很浅的区间范围!
小学六年级学的知识,可能不如初中一个年级学的多。初中三个年级学的不如高中一学期的多。
高三几个学科的知识不一定能顶得上大学相关学科讲的几节课。
知识它是越来越难,越来越深奥,越来越复杂。
而通用的知识除了语言,剩下的大多都相同。
有一句话说得好,越是简单的问题,越是困难。
有的人就不懂了,比如说像赫赫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不清楚具体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数学逻辑,所以就说陈景润老先生研究了半辈子就为了研究1+1。
可真的是如此吗?实际上老先生研究的不是1+1=2,而是“1+2”!
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拆成两个质数之和,虽然这句话,是欧拉提出来的。
后世数学家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叫筛法,一种叫圆法。
陈老先生所用的就是筛法,而且已经达到了筛法的顶点和极限了。
目前普遍认为筛法和圆法都不能够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需要创造出新的数学方法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陈景润证明的1+2,其中的1指的是1个质数,2指的是2个质数的乘积,他证明的并不是1+2等于3。然而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之下,绝大多数人只是知道了陈景润和他要继续攻关的1+1!
并不是很清楚1+1指的是1个质数加1个质数。糊里糊涂之下就以为陈景润要证明的是1+1=2,也以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要证明1+1=2!
我们大众所熟知1+2=3,1+2=3这是由皮亚诺公理定义的,皮亚诺公理体系中对加法的定义中直接得出,因为1+2只是“1+1的后继数”,得出来的便是1的后继数的后继数,也就是我们一般叫做“3”的东西。而这显然不是陈老先生所要证明的“1+2”!
什么是筛法呢,筛法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由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埃拉托色尼提出的。陈景润在这个筛法的基础上,大大改进了这个算法,并创立了加权筛法的新技术。
利用这个技术,陈景润把哥德巴赫猜想推进到最后一步,后面的数学家不禁感叹,陈景润一下子把筛法发挥到了极致,人们几乎不可能在筛法上继续还有突破了。
事实上,在1973年之后的将近50年间,人们再也没有更进一步推进到1+1了。
有人说证明这些个所谓的猜想没有什么用!通过证明猜想定理,或许可以成为顶级的数学家,但不会成为最顶级的数学家!
这些定理猜想哪怕被证明了是对的或者是错的!
这个结果可能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研究这个猜想定理公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其它的东西!
纳维耶斯达克方程,广泛地被应用于流体力学相关的领域!
但是这个方程却到现在没有得到出一个通解,但是人们却依然用它,去处理一切和流体有关的问题!
如果ns方程是不成立的,那么可能世界都会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