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中
“胖子我这店一百多块钱的食材和材料可都是你给的,这就算是入股了,以后也是有利润分账的。”江秋笑呵呵的解释着,既然重活一世江秋还是想为兄弟做点什么。
记得前世的时候虽然自己离开了本地,但好几次回来也见过这位好兄弟,记得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是在株市跟着父母忙着做批发生意。
当时也聊了很多知道了他之前的境况,家里的杀猪买卖早就没做了,好像是中间借钱开个了养猪场,后来出现一段时间的猪瘟早年的积蓄赔了个精光。
身上有债务手里也没一个大子,继续养猪也没成本,好在有一个住在株市的远房亲戚接济,涵胖子以及他父母也就跟着亲戚搬到了株市做批发生意。
因为他家亲戚那家店属于一个很小的批发店,做的还是一些中转的生意,属于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
大多数时候涵胖子就是每天去火车站搬货再跟车回店里卸货,为了在市里站稳脚,他整日为了房贷以及小孩子的教育老婆的抱怨以及各种生活上的柴米油盐等生活上的琐事而烦恼。
也是在那时候江秋在这个好兄弟身上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年男人一切该有的特征。
有房有老婆有孩子,可随着身体的逐渐衰老许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干活没有年轻时那么有动力,赚的钱也日渐稀少,家里的烦恼也与日俱增。
也就每月抽出一天出去钓鱼发会呆或许也就那一小会才是中年男人心情舒畅的一小会。
那一次江秋和陈涵出去吃了顿火锅,喝了几斤白酒,也坐在路边抽了两包烟,也是在那时候他哭的像个孩子,却每日回家总将最灿烂最幸福的笑容给家人。
正应了那句话,男人到中年,感觉自己活成了一部《西游记》。
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肚子,老沙的秃顶,唐僧的唠叨,九九八十一难一个都不能少,关键是还离西天越来越近!
那次送醉醺醺的胖子回家时江秋留下了一张存着五十万存款的银行卡在他口袋里,这个朋友一辈子没和他张过口,哪怕好几次江秋去株市找他聊天也是如此。
而眼前的胖子年轻力壮,看起来胖实际上是那种有肌肉的胖,人也精神。而二十多年后的他,是真的胖,头上半根毛没有,有的更多是中年人的沉稳和无奈。留下的更是一脸的颓废和麻木。
生活就像是这样,可当时的自己和胖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时江秋的确干销售那么多年也是小有资产,可早年的应酬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般的身体以及孤独的终生。
重活一世,江秋还是想改变一些什么,不仅让自己和小妍过好!也要带着自己兄弟从现在开始就过好。
起码让十年二十年后不至于为了生活上身体上而烦恼!
“秋哥你这话什么意思?兄弟间谈钱就没意思了!”虽然陈涵对江秋口中的什么入股听得迷迷糊糊的,可分账他还是知道的,秋哥这是要给他钱呢。
“胖子你知道的我不是这个意思,要不这样,你以后有空来我这儿帮帮忙,可这帮忙总不可能让你白帮忙吧?要不你让我这个当哥的让你白干活还让你白出钱那我成什么了?”江秋知道胖子的性格直说给他钱还是很难的。
两人大小就是邻居,父母还是小学同学的关系,哥俩更是大小就玩在一起,一块糖都可以砸碎了分着吃的。
“秋哥这....”胖子皱着眉头他总觉得有些古怪,可他嘴笨有些不知道怎么反驳,但心里就是不想拿秋哥的钱。
“就这样了,而且我这儿现在也不给你钱,还刚起步呢!”江秋笑呵呵的拍了拍胖子的大膀子道。
“哦,对了。胖子这几天家里要是杀猪了卖剩下的猪肺和猪下水可别喂狗了,带过来,我这儿有用。”
江秋想了想吩咐着,他主要是想着猪肺,这玩意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觉得不干净,要么是便宜处理要么就直接丢了喂狗了。而猪肺这玩意用来做麻辣烫串还是不错的,如果有点猪下水更好了,那可都是好东西。
“行!这几天估计我家又有一头猪可以宰了,我今晚回去给秋哥你留着!”胖子重重的点点头,他对秋哥的吩咐一直都是丝毫不打折扣的施行。
见到胖子这幅打包票的模样,江秋就知道这货回去压根就不会把猪肺和猪下水给卖了,估计会一点不剩的给他带过来。
对此江秋也没有说什么,心里想着这月结束分红多分点就是了。
当然这是之后在考虑的,现在江秋对这生意还是愁啊。
距离送走最后一批学生,此时已经下午三点左右了,期间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有,来来往往人倒是挺多的,可一个进店都没有。
大多数人还都是瞥了一眼就没多看下一眼的意思,估计看那一眼还是觉得麻辣烫这三个字比较新奇。
“这个年代对尝试新事物的想法还是太淡了。”江秋心里暗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是因为这年代平均工资就那么点,一月赚的这点钱除了维持个温饱,多余的估摸着也就挤出钱,存几个月买新衣裳或者直接存银行了。
不得不说乡镇地方的人民既有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又有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可这就苦了江秋这后世过来重生者了。
“这样可不行呐!”
江秋那个愁啊,难怪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可惜他没多少成本,不然还真想坐火车去羊城进一批衣服过来到湘省这边卖,怎么也亏不了。
——
而与此同时沅市第三中学下午第二节紧张的课业结束后,不少学生长出了口气,高中学业比初中更加忙碌,哪怕是高一也是觉得有些忙不过来,这主要还是因为最近三中领导层正想着怎么提高升学率从而让学校晋升为市重点呢。
三中和市一中一向不对付,毕竟两家都是58年创校,人家市一中占据市区优势,条件好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师资力量,一直压着三中一头。
三中校历任校领导对此一直憋着一口气,心说都是同一年起步,你们是亲爹养的,合着咱们就不是了。怎么什么好处都让你们给占了。
这让每年两所高中都处于火星四溅的状态,每次市教育局召开会议两家校领导都是相互看不顺眼,各种膈应对方。当然每次都是三中校领导气得不轻。
不过人家市一中也不爽啊,你说你个小老弟咋这么大火气呢?咱们两家的确是同一年起步,可我们市一中那可是源远流长,追溯起来可以达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属于琼湖书院迁建今址。当时变法维新,订立学校章程,县设小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辛亥改制,更名沅市第一高等小学之后又升为初等中学。
再然后的确也才是58年才升为高等中学,可这能比吗?
你那个是58年建校,咱们这个是58年晋升。比历史比师资你哪样能比得过?
咋这么没点数呢?你看看其他学校哪一个不是老老实实的就你们不爽?
或许是抱着种种心态,再加上三中也的确很猛,升学率那是一年高过一年,也是让市一中隐隐感觉到威胁。于是就呈现两边都一手抓教育,一手还不停的膈应对方,显摆嘛,谁不会似的?
而去年三中校领导气得更是不轻,因为去年市一中出了几个上了北清大的毕业生,人家市一中校领导一看,这可不得显摆起来。
于是人家一路自费拉横幅,不仅在自己学校挂着热切庆祝恭喜市一中某某高中北清大,还特么将横幅挂到了三中大本营志成镇入口。
这让这届的校领导气得三高直线飙升,好家伙都蹬鼻子上脸了,这还得了。
于是从去年开始,校领导就对教育抓得更紧了。
同时这届学生也是痛并快乐着,高一搞得像高三一样,这还是人过得吗?
此时刚下课,不少人趁着这点时间聊会天借此缓解精神紧绷的状态。
“唉,你们说咱们学校食堂什么时候能改善一下?每天累的更条狗一样,还给我们吃这些,难吃死了!”一名平头干瘦男生冲着临近桌的几名同学大倒苦水。
因为下课时间有限,除了上个厕所几乎也就是在各自座位找找同学聊会了。这会听到他这么一说倒是引起了不说人共鸣纷纷点头附和。
“要我说还是出去吃得了,要不咱们今天晚饭直接翻墙出去开开荤?”一名满脸青春痘的学生压低声音小声道。
“得了吧,校外也没啥好东西,我走读每天出去都吃腻了。”这时另一名学生就不悦的反驳起来。
“去你的王小胖,你小子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不少住校生顿时骂骂咧咧起来,他们对这些走读生那可是羡慕嫉妒恨,不过也没办法,谁叫人家走读生要么是住得近,要么是家里肯花这个钱。
“我说真的,外面的饭还真没啥好吃的,整天不是炒饭就是面馆我都吃吐了。甚至我都有些怀念学校里的大馒头了。”
这位名叫王小胖的学生显然家里有不少钱说话也是大气的很。
“哼!资本家可恶的嘴脸!”不少同学顿时满脸鄙夷,这胖子太气人了,不就是有一个在市里开百货商店的爹么?我们会羡慕?好吧,真的很羡慕。
“王小胖你吃过新开的那家张记麻辣烫没?”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
“麻辣烫?!”
王小胖一愣,这名字没听过啊,关键是这声音让他有些小激动,因为这是他一直暗恋的女同学张月月的声音。
他不由看向距离他们这伙人好几个座位正拿着一本书看着的文静女同学,扎着两个小马尾,坐在那里如同恬静无比的白月光让人心动。
这时不光是王小胖,与他一起聊天的几名男同学都有些好奇的看向张月月,因为张月月同学一向都是班上前几名的好学生,关键平时对方很少会和他们说话,这还是第一次。
“张月月你说的麻辣烫是什么?”王小胖眼珠子转了转,旋即一脸好奇道。
“就是今天才出的新店,听说是市里流行的一种美食,今天中午我试了一下还不错。”张月月放下书本,她觉得那两个老板一个很帅一个很可爱。所以推荐一下似乎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