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对此《史记》有详细记载,其中谈到起义原因这样说:“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担任屯长,与900名贫民去渔阳戍边,走到大泽乡时遇到大雨,道路泥泞不通,预计无法按期抵达渔阳。按照秦律,不能按期抵达会被处斩。看《史记》的这段记载,很容易得出结论:陈胜、吴广因为误期,不管往前走,还是往后退,反正是个死,不如揭竿而起。那么,这就是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的原因?
1、睡虎地出土秦简,给出不同答案
大泽乡起义原因形成共识数千年来,随着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的一次考古而受到质疑。考古中出土大量竹简,以秦篆记载的秦朝法律条文写得很明白:在应征服徭役的时候,“水雨,除兴”。遇到降雨无法如期动工,可以免除本次征发。
《徭律》同时规定,应征服徭役,误期不到罚交二副铠甲;迟到三至五天,要受到训斥和责骂;迟到六至十天,罚交一个盾牌;迟到十天以上,罚交一副铠甲。此条款与“失期,法皆斩”的差距太大了。因此,很多人在研读睡虎地秦简后,自然而然得出一个结论:陈胜、吴广因误期当斩的理由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睡虎地秦简的出现,“失期,法皆斩”永远没有得以纠正的机会了。
2、为什么后世有截然不同的记载
秦墓中出土的秦律,推翻了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那么《史记》“失期,法皆斩”的记载是凭空而来的吗?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司马迁为了扣实“暴秦”的帽子,所进行的一次文学艺术加工,或者说只是采信了更有主观感情色彩的一种民间说法。
这样的推论确有其因。秦朝二世而亡,西汉立国后对于“过秦”有普遍共识:苛法酷刑,“以暴虐为天下始”,并“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持久用兵,大兴建筑,劳役繁重。焚书坑儒、“敢有挟书者族”又令士人离心,文化凋敝。
为避免“暴秦”过失,直接促使西汉实施休养生息政策,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兴之初,反秦之弊“,采取与“暴秦”相反的国策,“与民休息,凡事简易”,催生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也就没人较真“失期,法皆斩”的真相了。出土秦律和《史记》记载不同的背后,其实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刘邦当上皇帝后,对陈胜极其敬重,不仅封其为“隐王”,还派人专门寻找到其陵墓,驻兵守护,年年以君王之礼祭祀。高调敬重陈胜,原因是二人同样出身低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靠自身努力改变了命运和身份。
为肯定这种“庶民的胜利”,西汉给予陈胜极高的历史地位。起事者是正面形象,对于他发动的大泽乡起义的正当性,也要充分给予肯定,也就不怕给秦朝再扣上一顶“失期,法皆斩”的帽子,反正多这一顶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4、陈胜和吴广或许并非普通徭役
其实,西汉文人只要稍微做些考证,就不难发现“失期,法皆斩”是错误的,毕竟他们生活的年代距秦朝灭亡还没有多少年时间。但为什么包括司马迁在内也不再仔细考证,就匆忙下结论呢?仅是为了维护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正当性?《徭律》是秦始皇时期所颁定,到秦二世时,还能不能得到原文原汁地执行是打了问号的。依秦二世上台后的一系列惨无人道的表现看,他完全有可能对于《徭律》加码,刑上加刑,从而对“失期”作出更严酷的处罚。
《徭律》是对服徭役者的法律规定,徭役又分为力役、兵役两种。去渔阳戍边无疑是兵役,应是应对北方游牧部落。
陈胜和吴广作为兵役,或许前往渔阳是参加军事行动。军中无戏言,误期当斩是正常的。从这一点上看,陈胜所说“失期,法皆斩”应是不虚的。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会在《史记》中如此记述的原因吧与陈胜有关的故事还有两个,分别是“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从中可以看出,陈胜想干番大事业的念头早已存在,主因是“天下苦秦久矣”。所谓的失期,法皆斩”不过是他久怀雄心斗志的导火索。
睡虎地秦简没有错。《史记》也没有错。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勇猛的武将,虽然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但是,就项羽来说,应该是大家都没有争议的答案了。对于项羽这位猛将,清朝历史学者李晚芳曾评价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不过,在笔者看来,除了勇猛之外,项羽作为将领的指挥才能,也是不容忽略的。项羽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XZ市)。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AH灵璧县),突围乌江(今AH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虽然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但是,就项羽的一生来说,却留下了两大经典战役。一定程度上,就这两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展现出项羽高超的指挥才能。
巨鹿之战
一方面,就巨鹿之战来说,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在秦朝末年,章邯消灭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项羽杀了宋义后,诸将推项羽暂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在巨鹿之战中,章邯率领的秦国大军约为40万人,而项羽指挥的楚国大军,则只有5万人。不过,兵力上的巨大悬殊,并没有让项羽畏惧不前。对于项羽来说,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
在此基础上,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对于项羽来说,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离不开破釜沉舟所激发的潜能。也即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从而击败秦国的40万大军。巨鹿之战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敬畏,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对于巨鹿之战来说,一方面重创秦朝主力,为最终消灭秦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也奠定了项羽在各路诸侯中的地位,成为项羽可以在秦朝灭亡后分封诸侯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率兵自临晋东渡黄河,收降魏王魏豹;接着又攻占河内,掳获殷王司马印。这时淮河以北除了彭城附近和燕王臧荼所控制的燕及辽东地区之外,已经尽被反楚力量占据。对于刘邦来说,认为这是一个消灭项羽势力的绝佳机会。于是,刘邦率领大军经修武,由平阴津南渡黄河,抵达洛阳,昭告天下诸侯,誓师伐楚。四月,趁项羽主力仍被田横拖在齐地,楚都彭城空虚之机,刘邦率军直取彭城。彭城之战由此展开,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只有3万兵马,因为主力还需要放到齐国的战场上,而就刘邦一方,则集中了56万大军。因此,对于彭城之战来说,兵力上的悬殊甚至超过了巨鹿之战。而这,显然是对项羽指挥能力的更大考验。
最后,在彭城之战中,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萧县采取包围闪击。彼时,萧县东南有刘邦兵数营扎住。项羽军夜间抵达萧县,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对此,在笔者看来,项羽这一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刘邦一方猝不及防。汉军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项羽军于彭城近郊斩杀10余万人。也即刘邦一方虽然拥有56万大军,却因为貌合神离,各自为战,所以被项羽的精锐力量所冲散。在刘邦大军溃散之后,项羽军追击汉逃兵至灵壁(今AH宿州灵壁城)以东的睢水上,再斩杀汉军10余万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彭城之战中,项羽取得了伤亡对方数十万人的战绩,甚至可以说汉军几乎全军覆灭。总的来说,彭城之战后,依附于刘邦的诸侯纷纷背汉投楚。刘邦只好收集残部,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也即这场战役的结果,促使楚汉之争越来越激烈了。对于项羽来说,其高超的指挥才能,显然在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两场经典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巨鹿之战是项羽率军与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大型战役,破釜沉舟就是出自这个典故。此战不仅奠定了霸王项羽的地位,也是大秦帝国走向衰弱的标志,秦的衰弱,各地起义军兴起,此战彻底扭转了天下灭秦的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封建社会具有推动意义。参战方: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秦军
结果: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秦军余部投降
参战方兵力:秦军:约40万,诸侯义军:约20万
主要指挥官:秦:章邯、王离;楚:项羽
战争起因:秦末农民起义
导火线:秦军攻赵,诸侯救援
结果:项羽胜利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因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一种决斗,双方将投入最大的力量。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作战双方,有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有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有的则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无论哪一种斗争形式,总有一方胜利,一方失败。
胜负的关键取决于双方实力的大小,但决斗的过程有多种因素起作用。双方的军事力、政治力、经济力以及地理因素等等,让战争充满了变数。双方指挥战争的决策者,领导者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即组织战争的决心、组织动员的团队、主观的指挥能力,以及依据客观形势所采取的正确路线与策略,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许多小国打败大国、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发生的原因。春秋时齐鲁长勺之战,是小国鲁国战胜大国齐国的战例;拉开三国鼎立序幕的赤壁之战,是弱小的吴蜀联军战胜强敌曹操的战例。但战争的最终胜负取决于实力大小和人心向背,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秦汉之际的改朝换代,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惯能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与盖世功勋。正如项羽自己所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本文下引本篇,不再注)可是项羽垓下一战失败,则要了他的命。这是因为项羽暴虐,汉行功德,人心向背起了最后的决定作用。
正如司马迁所批评的,项羽“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只靠武力是征服不了天下的。项羽至死不悟,怪罪“天亡我”,是完全错误的。本文不全面评价项羽,也不讨论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胜败的原因,只集中评说项羽发动巨鹿之战的历史意义。项羽一生的功绩,就浓缩在巨鹿之战中,此役是项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它奠定了灭秦的基础,项羽也因此建立了盖世奇功。
听完曹无伤的密报,项羽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决定对刘邦出兵:“明天让将士们饱餐一顿,准备痛击沛公!”
不是项羽,谁敢先踏进关中一步?刘邦向老天借了胆,竟然在项羽面前抢风头!正当项羽为这些事情发火时,曹无伤的通报又火上添油。
然而,就是曹无伤的这些话,促使项羽下定了决心要攻打刘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也在项羽帐下,由于张良过去对他有救命之恩,因此一直以来项伯对张良都很好,但张良此时正跟随刘邦。
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的计划后,项伯连夜奔往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着急地说:“别跟着沛公一块送死,跟我走吧!”
张良转身便去找刘邦。刘邦探知项伯和张良的关系后,就让张良去请项伯来,尊他为兄长,奉酒为他祝寿,还为彼此的儿女定了亲,结为亲家。项羽的叔父与张良素有交情,在项羽准备攻打刘邦的前夜。他特地跑到刘邦的军中来找张良,相约张良一起逃走。然而张良说:“刘邦对我不错,我怎么可能不辞而别呢?我要去和他告别”,稳住了项伯,张良来找刘邦,说出实情。刘邦一时无措,急忙问张良怎么办,大军压境了,来势汹汹。张良说不忙,我们先稳住项羽,就说我们先入关中,做好一切准备是等着你项羽呢,明天一早,会亲自找项羽谢罪。于是项伯连夜回去报信。在他的疏通下,两军剑拔弩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下来。
项羽答应了他的叔父。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名属下来看项羽了,不愧是敢争天下的刘邦,就这样来见项羽了。人家项羽那边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在大帐埋伏好了刀斧手。刘邦也知道此去虎口,危机四伏。但是又不能不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实张良早就和他分析了项羽其人,项羽是个:“妇人之心”不听劝谏刚愎自用的家伙。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良早把项羽研究透了。
项羽一见刘邦只带了百十来人,而且一脸的谦卑,项羽的妇人之仁又上来了。二人推杯换盏,喝起酒来。席间,项羽谋士范曾,多次示意项羽杀了刘邦,可是项羽此时犹豫不决。无奈,范曾只好请进来一位叫项庄的武士舞剑,想趁舞剑之机杀掉刘邦,项伯看出意图,忙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这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一看大事不妙,出帐找到樊哙让他进去护驾。
樊大将军入得帐来两眼圆睁,怒视项羽。项羽一看此员大将是一条好汉,命人赐酒,樊哙借着酒意,数落项羽多疑,项羽一时竞无言以对。刘邦一看时候差不多了,借口要上厕所出了大帐。张良跟了出来,让樊哙马上护送刘邦脱身,张良则自己留下应付项羽。就这样,刘邦在项羽团团包围的大帐轻松脱身,等到项羽发现不对时,刘邦早已经返回了驻地。气得范曾大骂:“唉!竖子不足与谋”。“竖子”是对项羽轻蔑的称呼。
张良在生死关头,以大智大勇,巧妙地帮刘邦脱离虎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