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到达京都
黄龙星有三十多个国家,最大的国家就是黄龙国。这个国家实行的是君主制,就象蓝星过去的明清一样。
因为一个星球三十多个国家,所以,各国之间时不时有过战争发生,那是为了各国的利益。就是最强大的黄龙国,也有战争发生,都是他们去侵略别国。在黄龙国内,对于皇帝,各族还是比较拥戴的,毕竟皇族是黄龙国最大的一族。
当然,大战没有,小战不断。黄龙国内的各族之间的战争,官与民的战争,每年都有发生。皇帝管到的最黄龙国最富裕的东南中三个区域,而西部,是各族的利益地,皇帝也不去割肉。最让皇帝头痛的是北方。
北方常年冰雪封盖,气温很低。虽说外域人有功夫在身,但是他们也难抗住那零下五六十度的气候。
住在北方的是冰族一系,他们是黄龙国唯一不吊皇帝的一族。他们生活在冰层之下,气候是他们的地利。几次皇帝派兵征缴,但是都是失败而归。因为不用冰族的人出手,冰雪就能让朝庭的兵将战力损失大半。再加上冰族的人的游击战,有机会就打,打不赢的话,就躲进了冰雪层的下面去。你哪里去找他们?
幸好的是,冰人也不习惯在气温较高的南方活动,所以,座落在南方的京都,很少遭到袭击。
黄龙星有大小武院几十个,最大的有十大武院。分布在十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至两个武院。
十大武院中,京都武院是排在首位。不是他处在黄龙国,而是它的实力。除了京都武院外,黄龙国还有一个武院,就是皇族的黄龙武院。
京都武院出来的学员,选择的目标是全球性的。正因为这样,各国的天才都喜欢来到京都武院。不象黄龙武院,毕业的学员,都是收归了黄龙国的皇族所用。
李文乘飞船来到京都时,已经是第三天的上午了。
这飞船,时速达到了每小时三百公里,载客量为一千人。每天一趟,从蕲州城往返京都。
到达京都后,李文便直接去了京都武院。
此时的京都武院的广场上,是人山人海。原来这一星期,都是京都武院招生的时刻。
京都武院招生,有两种途径。一是普招,只要是年龄在二十岁以下,武功在武者中阶以上的全星球的少年,都可以参加考试,合格者,就能成为武院学员。另一种途径,就是京武金牌。持有京武金牌者,可以免考入校。
李文的手上就有一枚京武金牌。但是他没有拿出来。
这枚金牌原本在老管家的身上,是向文的父亲安排老管家接来向文,凭此金牌,送向文进入京武。
如果李文凭此牌进入京都武院,那么,向文的父亲就会知道。而派人袭杀向文的大老婆也会知道。接下来,不知有多少麻烦。
最主要的是,李文有好胜之心,他想与外域的天才竟争一下,凭实力进入京都武院。
李文来的时候,广场上的三排队伍,正在慢慢地移动。
李文没有去排队,而是装作一个观众,去观看考试。
考试有三个流程,第一个流程是测骨龄。这一道流程,就是防止超过二十岁的人进入。这种方法,蓝星的各个学校也在使用。
第二个流程测试武力值,就是察看应试者的功力。京都武院有规定,低于武者中阶(武者三阶以下)者,不能进入武院。
第三个流程则是测量脑域度,就是脑域的开发度。这一项,是蓝星所没有的。因为蓝星的人都是单脑域。
看了几个人的考试后,李文的心开始打鼓。
“小白,这骨龄与武力值我都不担心,关健是这脑域度有点问题。”
在蕲州城的网吧中,李文上了八个小时的网,知道不少情况。
比如说脑域开发度,就是蓝星人所缺乏的。
外域人出生后,要经过三次脑域开发。周岁时,第一次注射脑域开发药剂。十岁时,第二次注射脑域开发药剂,到了十八岁时,进行第三次注射。当三次注射完成后,外域人的脑域开发完成,从而双脑域的资料可以显现出来。
脑域开发药剂也是因人而异。注射后,大多数的人都是脑域开发度为五十至八十。
开发度五十,就等于一边的脑域全部完成开发。当然,很难出现边脑全部开发的情况。大多数人的人是左脑三十多,右脑二十多的情况。
但是,脑域开发度也有高值的,那就是天才。天才的脑域开发达到了八十以上。超级天才,脑域开发达到九十以上。
李文从来没有注射过脑域开发药剂,所以,他的双脑域开发度,肯定很低。这要是查出来只有三十以下,进不了京都武院是小事,恐怕会被人给盯上。
“宿主,你不用担心。你是重生者,有重生者的福利。前世,你具现的是单脑,左脑的开发度是三十九。重生后,你的左脑是前世带来的,所以,你在这个世界,开发的是右脑。这也是你为什么与蓝星的人不同。他们只有左脑开发,你则是双脑开发。”
听到这话,李文才知道,自己的双脑是怎样来的。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件事,蓝星大陆上,还有几个其他的双脑域者,难道他们也是重生者?
“小白,我的右脑开发度是多少?”
“宿主的左脑是四十三,右脑是四十六。双脑域开发度为八十九。”
这个脑域开发度正好。比普通人强,但是够不上天才。李文不希望自己成为人人注意的天才。天才的一言一行,都是被人监视的。
“小白,能不能将我的左脑降低五点。”
左脑数据大,是蓝星人的特长,那是先天的。而外域人,则是后天开发,所以他们的右脑比左脑的数值大。
“没问题!修改完成,现在,宿主的左脑是三十八,右脑是四十六,双脑域开发度为八十四。”
搞掂了数据,李文放下心来,加入了排队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