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部队从东瀛班师回朝,应神天皇也被武军带回了盛京
景武十年冬,异常寒冷的一个冬季,汤琳在盛京养心宫内烤火取暖,正暖和,太监推开门户对皇帝说:“皇上,东瀛王想见您”汤琳缓缓抬起头说:“让他进来吧”随后就起身向主殿走去
汤琳穿着龙袍在龙椅上坐着,应神被带入殿中(以下自动翻译)
应神:“罪臣应神,叩见大武大皇帝,圣躬安!”
帝:“朕安!”
应神:“东瀛战败,屈尊大武!望大武大皇帝开恩!放臣回家!”
应神之前是东瀛的天皇,在东瀛人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放他回去可能会聚兵反抗,那么会给大武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汤琳采用了对林微的办法来应对他
帝:“朕给你在洛阳安排了一个住处,在洛阳安家吧,然后自己去寻一差事,当一平民吧”
话都这么说了,也没什么可推来推去的了,应神只能告退,汤琳也从龙椅上走下,回殿烤火
汤琳回了殿,刚在龙榻上坐下,太监就过来汇报了一件事:“皇上,杨浦反了”,汤琳抬起头,下了命令“武军驻扎武汉、苏州、青浦”
杨浦?这是什么地方?还记得第三章里褚克思和汤雨和划定的国界吗?“青浦为大武、杨浦为大唐”
原来,大唐出征东瀛这个决定已然是个错误,强征税收,发动战争,让大唐国内劳动力压力山大,而军队回师,又花大笔资金举办了欢迎仪式,让民众苦不堪言,杨浦的人就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杨浦起义,代表着大唐盛世已然不再,杨浦民众发动起义的时候褚清雪还在睡觉!
褚清雪的做法让全国民众产生怨言,所以叛军一路西进重庆,没有一点阻拦
汤琳看到此时局势,下令武军过境,还沉浸在东瀛胜利的唐军不堪一击,武军与叛军一路打到了重庆东郊
褚清雪看到了这样的局势,只能带领皇家西撤(逃到)成都,褚清雪逃离重庆的第一天,武军和叛军就打到了重庆城下,汤琳在盛京一路策反叛军,一路指挥武军进攻重庆
武军五天围城,褚清雪出逃,重庆守军没有了主心骨,乱做一团,可武军并没有做出大规模猛攻,只是往城墙上射箭,箭上还带纸条“缴械出城投降者不杀!”守军将士们看到纸条,再加上五天围城弹尽粮绝,都忍不住诱惑想开城投降,守城将领看到纸条,下令收缴所有纸条焚毁….但这可加大了士兵们想造反的想法
当天夜里,守城将士就将守将五花大绑,打开城门,去武军军营里投降,重庆守军投降了….武军依靠将士打开的城门,一举占领了重庆,大武帝国的军旗飘扬在重庆城上
武军在重庆城稍作休息,留下城防驻军,就发兵成都,此时的成都,此时的褚清雪已经变成了暴君,强征男丁编入军队,强征税收填补国库,制造文字狱,四川民众苦不堪言,叛军被大武策反招安,叛军编入武军,武军依靠优势,在一天之内就进了四川
进了四川,川区人民看到了曙光,纷纷杀掉太守开城放武军进城,而武军也长驱直入,不到三周就赶到了成都
武军围住成都,成都守军也无力抵抗,褚清雪看到大势不可挽回,与皇后双双自杀在后宫之中,皇太后代表大唐皇室开城投降
成都城门缓缓打开,皇太后带着文武官员出城投降,皇太后手里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是象征着大唐皇权的玉玺:“吾率大唐百官出城,向大武大皇帝请降”武军将军拿下玉玺命人带回盛京,就带兵进入成都,城墙上的大唐的旗帜,也替换成了大武的军旗
成都陷落,太后投降,大唐最终二世而亡,大武帝国统一了东亚地区,大武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景武十一年秋季,武军班师回朝回到了盛京,汤琳亲自接见,拿起唐帝王的玉玺看了看,就跟着武军将领去检阅了部队
夜晚,盛京举办了非常隆重的盛典,来庆祝战争的胜利
可是这些事情还没完
第二天,早朝
景武帝要把大唐留下来的摊子好好收拾收拾
帝:“成都之战,我军完胜,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各位爱卿有何建议?”
户部:“国家现在需要拨款安民,也需要减少税收以达到休养生息之目的”
兵部:“减少税收?还要拨款?那如此庞大的武军怎么办?”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要吵起来了,汤琳发表了意见:“国库不是还有钱么?那就减税!拨款!”
皇帝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减税拨款的圣旨到了成都,成都民众欢天喜地,民心有所回温
汤琳….这一介女帝,与其母汤雨和,成就了“熙武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