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三月三日,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节日在隋唐时期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后来,人们在“祓禊”之外又增加了祭祀宴饮、兰汤沐浴、郊外游春等内容。
如今的大唐王朝皇位永固,君臣同心;四夷臣服,八方来朝;四海升平,物阜民丰。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出现了中原王朝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治世局面。臣民纷纷上书,称颂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更有称李世民“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开始逐步走向他人生的巅峰。
所以上巳节这一天,李世民的心情特别大好。为了体现与民同乐的形象,他便特地下诏上巳节这一天朝廷放假,他欲与群臣一起到长安郊外出游。
大家难得一次与皇帝一起参加上巳节,所以个个都非常地兴奋。李世民为了不扰民,显示出与民同乐的氛围,要求众人都轻装简从。他自己也放下帝王的仪仗,只带了少量随从,与大家一起结伴骑马来到长安城郊的曲江。
此时长安东南郊外的曲江,天气虽然还有些微凉,但在和煦的春光下,轻风吹拂。千条万条的柔柳,已经开始发芽,展示着初春的生机。这里风光旖旎,草色青青,早就成为达官贵人春日郊游的好去处。
后世诗人杜甫曾有“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乃是大雅之人,却每天退朝归来,都要不惜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可见曲江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曲江两岸,早已是游人如织。人们往来穿梭,一片繁华景象。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李世民为了体现自己亲民随和的形象,也并没有要长安府吏清场,而只是圈出一块地方来,供他与群臣散步、饮宴即可。
古代没有电视、网络等传媒,所以皇帝的形象不象今天的领导人那么脸熟。但是在众百姓中,也有能认出李世民的。于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变成周围郊游的百姓们都知道了。大家纷纷围了上来,争相一睹大唐天子的天颜。大家见天子陛下微服出游,与民同乐,皆惊喜万分。众人慌忙下马的下马,下跪的下跪,欢呼之声一路上络绎不绝。
此时李世民在大唐臣民中的地位,随着贞观之治的盛世繁华而达到巅峰。面对臣民们的欢呼称颂,李世民在马上向周围的百姓频频挥手,微笑致意。
皇帝陛下的亲民举动更使百姓激动,他们围的更近了,近乎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欢呼之声震天动地。
长安的地方官担心皇帝的安全,赶忙派人把道路清理出来,并划出一箭之地作为警戒线,防止百姓对李世民等人的骚扰。
李世民虽然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如果不这样的话,今天他想和臣工们一起游乐就成了泡影了。他和李靖并辔而行,和众大臣一路有说有笑,一路迤逦而行。到了曲江边上时,李世民翻鞍下马,李靖也赶紧从马上下来。
李靖下马的时候突然感到右脚酸麻,站立不稳,差点跌倒。
“小心!”
李世民见李靖站立不稳,赶紧过来扶住。
“爱卿,你这是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吗?”
“哎呀,实在不好意思,让陛下见笑了。”
李靖在李世民面前险些出丑,有些难为情。他赶紧对李世民的关心拱手致谢,并笑着说道:“臣多谢陛下的关心。臣身体很好,只是这右脚常感觉有些不舒服,近段时间时有发作。”
“哦。是吗?”
李世民以为李靖就是下马的时候没注意,脚崴了一下而已。他赶紧对着李靖的右脚左右观察了一下,半开玩笑地说道:“在朕的眼里,一直以为李卿的身体像钢铁一样坚韧,挺拔伟岸。原来卿也开始老喽。”
“陛下夸臣像钢铁一样健壮臣很高兴,但说臣老了臣可不服气哦。”
李靖可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边带好马缰绳边笑道:“臣的脚可能是在上一次出征东突厥的时候冻了一下,也许过一段时间应该就没事了。只是陛下说臣老,臣可真的不服。臣呆会还要和陛下比比酒量,赛赛马,看臣的身体怎么样,是不是还是像钢铁一样。今后陛下有什么需要臣冲锋陷阵的地方,臣还会一马当先,不甘人后呢!”
李靖转身又对着其他大臣说道:“众位同僚,你们说是不是啊?呆会在下还要和陛下比一比呢!”
“哈哈哈哈!”
众位大臣也都笑着附和着道:“好,我们都希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不过,代国公和陛下一样健壮,这倒也不假。但若说您呆会和陛下比的话,不管是哪个方面,代国公可未必真是陛下的对手哦!”
“陛下,您呆会就和代国公比一比,我们这些臣僚倒真的想看看到底是陛下厉害还是代国公厉害!”
大家今天见李世民特意放下帝王的架子与民同乐,所以也是非常的兴奋。他们说话也就比较随意一些,现场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
“李卿你看,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没比,大家就看好朕能赢呢!好,朕今天就接受这个挑战,和李卿好好比一下!”
李世民很爽快地接受了众人的建议。
众臣见陛下非常爽快地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便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不过李世民在和大家说笑的同时,还是有些歉意地望着自己这位昔日的同袍战友,今日的肱骨之臣。
是啊,多少年来,不管大战恶战,李靖都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无论形势多么险峻,李靖都是勇于担当,帮他轻松化解。攻击薛仁杲时,他亲自身犯险境,诱敌深入;讨伐刘武周、宋金刚时他率兵游击,疲弊敌军;东征王世充时,在邙山一战中,斩将夺旗,化险为夷;对抗窦建德那一仗打到最艰难时,又是他兵出奇招,斩杀假的窦建德,从而反败为胜。南征萧铣,平定辅公祏。哪一次不都是他敢为人先?这一次又是他身先士卒,率三千奇兵替自己剿灭东突厥,不仅消除了大唐的最大隐患,还为大唐开疆拓土。
每遇大事,李靖都是冲锋在前,帮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他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与自己有任何的讨价还价。
看到李靖走路一跛一拐的样子,李世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李世民此时心里感慨万千。他看着李靖清瘦的面颊,一跛一拐走路的神态,心中觉得很过意不去。觉得他几乎是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国家,贡献给了朝廷,但对自己的事情却从来都是非常淡然,从不计较。
李世民越想越激动,他走过去拉着李靖的手说:“李兄。”
李靖听李世民喊他“李兄”,吃了一惊。他非常惶恐地躬身说道:“陛下折杀微臣了,臣实不敢当。”
李靖的这一句“实不敢当”更让李世民动容。
这个以前可以随口而出的称呼,现在连想叫一声都变得很奢侈了。
“今天不是在朝堂之上,也不是在长安城内。朕真心诚意地想喊卿一声‘李兄’。这一句‘李兄’,朕憋了多少天了。”
一句“李兄”,把李靖的眼泪都喊下来了。
李靖也一下子好像回到了以前与李世民一起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战场。又勾起了两人惺惺相惜,相互支撑眷顾的同袍之情。
李靖躬身道:“臣万死也报答不了陛下的知遇之恩。但‘李兄’一词,臣却万死不敢当。陛下若再这么称呼臣,则臣只能打马回府,不能与陛下同游了。”
李世民没办法,只好说道:“好好,朕就叫这一次行了吧!”
只是李世民这一句说罢,眼泪已经在眼里滚动,差一点就流了下来。不当皇帝的时候,自己可以和这些知交称兄道弟的,但一旦自己当了皇帝,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刻意的尊重,反而是一种无情的疏远!君臣虽然相知,但君臣之间却好像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把大家生生地分隔开来。以前的无话不谈,现在却变成相互之间小心翼翼地说话。君臣之间都生怕有哪一句说错,成为言官和御史们进谏或弹劾的理由。但对于这样的情况,李世民无法改变,李靖和其他所有人也都不能改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三纲五常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必须沿袭的孔孟之道。
“李……”
李靖见李世民好像又要喊他“李兄”,他急忙真诚地朝李世民摇摇头,示意他千万不能这么叫。
李世民见李靖执意不肯,只好又连忙改口。
“李……爱卿,有一件事情朕觉得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对于上次羽林军抢掠颉利牙帐的事情,朕觉得可能有些责备过甚了。只是朕当初批评爱卿的时候,爱卿为什么闷不作声不作辩解呢?这几天也不住地有几位大臣来找朕,替你作辩解。现在朕大体上已经完全知道了真相,但毕竟为时已晚。此事说起来朕也有一定的责任,爱卿可千万不要把这事放在心里。”
李靖听后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国事操劳,千万不要再为此事挂心。要说这事臣没有责任,任谁也说不过去。臣是三军统帅,治下士兵出现抢掠的行为,作主帅的怎么能没有责任呢?陛下责怪的对,臣有什么可以辩解的呢?陛下没有重责臣,已是对臣格外开恩了,臣怎能再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呢?”
李靖见李世民心情较好,不失时机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不是臣偏爱自己的学生。苏定方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够为国家建立功勋。上次犯了这个错误之后,心理包袱一直很重。臣请陛下能量才录用,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就一棍子把他打倒了。”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说道:“嗯,朕知道了。”
李靖又笑道:“陛下还记得您曾和定方打赌,双方的约定吗?”
“朕和定方打赌?约……约定?”
李世民一时倒被问住了。
“什么约定?朕一时倒真的想不起来了。”
“陛下国事繁忙,每日操劳不息,不记得这些个小事也属正常。臣记得陛下曾亲口答应苏定方,在击败东突厥后愿为他做大媒人。这件事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
李世民闻听此话,一拍脑袋笑着说道:“唉呀,卿要是不说这事,朕倒真给忘了!”
“陛下,这件事情对于您来说,只是一个小事,当时或许只是随口一说。可这个事情对于定方来说,可是个终身大事哦!”
“爱卿提醒的对。这事怪朕,是朕大意,竟然给忘了!”
李靖接着笑道:“定方也早已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了,只是因为战事耽搁了下来。只因陛下曾经开过金口,臣等可都一直等着陛下的安排呢!请陛下这个大媒人千万不要食言哦。”
“嗯,这事可不能耽搁!卿不说,朕倒真给忘了。”
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朕听说翼国公秦琼有一小女,名叫玉娇。朕听说这孩子才貌双全,年已及笄,尚未婚配。要不朕对秦将军说说,看成不成。”
李靖喜道:“全凭陛下意思!陛下出面撮合,臣看这事十之八九能成。定方一直跟随微臣,他事臣如父,臣先替他谢过陛下了。若这事能成,臣要给定方准备一笔大大的聘礼,可绝不能辱没了秦将军的千金女儿。”
“何止聘礼啊,若这事能成的话,卿可还要谢谢朕这个大媒人呢!”
“是的是的,陛下亲自玉成此事,这样的荣誉亘古未有。这个大媒人可是一定要谢的哦!”
“就是嘛!”
“哈哈哈哈!”
李世民和李靖两人说罢,都不由得哈哈大笑。
“有什么高兴的事情,让陛下和代国公这么开心。请陛下说出来让臣等也乐和乐和。”
众人看到李世民和李靖两人说的开心,也都凑过来询问情由。
“这个……嗯,这个可暂时不能说!等到事成之后,代国公一定会请你们喝喜酒的!”
李世民故作神秘,朝李靖笑了笑。
“哦,是吗?那代国公可跑不掉了!”
众人都拥向李靖,趁势就要讨喜酒吃。
“好的,好的,众位同僚先不要着急,等事成之后,一定请你们喝喜酒!”
“代国公,军无戏言,您可要一言为定哦!”
“一言为定,在场的各位都要去!到时如果你们不喝醉了,在下还不让你们走呢!”
“一言为定,不醉不归!”
“哈哈哈哈!”
李世民见秦琼也在人群中向李靖讨酒喝,忙把他拉到一边,笑着说道:“唉呀,我的秦大将军,你就不要在这里面凑热闹了,这喜事可也有你的一份哦!”
“怎么,这喜事也有……有臣的一份?这……这……”
秦琼被李世民说的一脸迷茫,张大着嘴巴看向李世民。
“哈哈,朕一说,你就知道啦!”
于是李世民对秦琼说起做媒这事来。
“秦爱卿,你看苏定方无父无母,跟在李爱卿身边,我们也都是看着他长大的。朕只是觉得你们两家的孩子比较般配,是以想做这个大媒人讨口喜酒喝。不过究竟成不成,还要看翼国公你自己的态度哦。”
“臣的小女与苏定方何德何能,能搬动陛下这位黄金月老作媒。有陛下牵线,这是臣一家莫大的荣耀!臣愿意一切都听从陛下安排。”
秦琼知道苏定方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又是陛下作媒。他当然非常高兴,便爽快地一口答应下来。
“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见双方都答应了,这才迫不及待地向各位大臣宣布了这一桩喜事。众人才晓得原来是这么一桩喜事,于是都纷纷过来向李靖和秦琼讨喜酒吃。
“喜酒?各位卿家也太心急了吧!朕这位大媒人还没喝上呢,哪能先轮到你们啊!今天,众位卿家先把朕安排的酒喝好了再说!朕可有言在先啊,大家是不醉不归,一醉方休啊!”
“是,臣等皆诚心听从陛下安排。自从陛下登基以来,现在四方安定,国泰民安,正是该举国同庆的时候。臣等愿与陛下举杯同庆,一醉方休!”
李世民见大家高兴,忙吩咐侍臣安排一场曲水流觞的游戏,并摆上宫廷里准备的各式花煎、点心。君臣之间还举行了一场非常热闹的投壶比赛,众人各展身手。君臣嬉戏相乐,尽醉方归。
李世民回朝即颁旨:赐给李靖绢二千匹,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唐时宰相之职)。并分别赐苏定方与秦琼之女娟各五百匹,以作嫁妆之资。
李靖回家立即把今天陛下作媒事情对苏定方说了,苏定方听说是秦琼老前辈的女儿秦玉娇,自是欢喜。于是李世民作大媒,选了个良辰吉日,为这一对儿女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婚礼。
李靖、秦琼本来就是至交,现在又成了儿女亲家,自然更是高兴。先前李靖就给苏定方买下了一个宅子,两家靠的很近。秦玉娇又颇有其父的品德,贤惠聪敏,红拂女也非常喜欢。所以小两口新婚之后,在自家吃饭时间很少,倒是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李靖家里吃喝。
李靖和红拂女二人本就清闲,两个孩子德謇和德奖又常在宫中陪太子、王子们学习。有这对小两口子陪伴,倒也很惬意。两家子在一起更加其乐融融,非常开心。
这段时间李靖也除了忙忙公事外,就是在家陪陪红拂女。没事再教教两个儿子,或是与苏定方研讨研讨兵法。有时抽空还会到终南山里与药王老神仙聊上一聊。
苦日子需要一天一天地熬,而好日子倒总是过得很快。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已经数年,大唐国运蒸蒸日上。长安城里一片繁华,各国、各族商人络绎不绝,越来越显示出天朝大国的景象。
这段休闲时间也是李靖最清静、最开心的时候。
李靖一直牢记当年在终南山之时,药王老神仙和慧文大师对自己的提醒。万事盈则溢,要戒骄戒躁,能知足而退。
到了贞观八年(634年)十月,在一次朝会上,李靖率众臣山呼“万岁”毕,出班奏道:“陛下,臣近段时间足疾越来越甚,行走多有不便。宰相之职又位高权重,事务繁多,臣实在是不堪胜任。为此臣想辞去尚书右仆射之职,请陛下恩准。”
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李世民洞察他的心意,也十分欣赏他的这一举动。他乃对群臣说道:“朕纵观从古至今的历史,身处富贵而能知足的人很少。他们不论愚智,都难有自知之明。才能即使不能胜任,也竭力想要任职。纵然有疾病,还自己勉强为官,不肯放弃职权。能像代国公这样识大体,顾大局者,真是少之又少啊。”
李世民又低头对李靖说道:“爱卿的行为可褒可嘉,朕现在不仅要成全卿的美德,还想让卿成为一代楷模。”
于是李世民特颁下诏书,加授李靖“特进”之衔,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李世民还特别关照:“卿如足疾稍好一些,可每二三天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不用事事亲躬,提督他们做事就行了。”
如此,李世民并没有批准李靖的辞职报告。
七月的一天,红拂女从皇宫回来,心情很沉重。李靖看她郁郁寡欢,心中纳闷,忙问她怎么了。
“唉!”
未及开口,红拂女就长叹了一口气,有些伤心的说道:
“长孙皇后病了,病得还比较重。这段时间陛下对皇后的身体很担心,心情也不好。靖哥哥见到陛下的时候,一定要多安慰安慰陛下。”
“怎么?皇后病了?”
李靖有些不敢相信。皇后年龄不太大,而且是那么的贤惠无私,深受臣民爱戴。她怎么就突然病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