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远远地看见颉利的脸上似有惧色,在马上局促不安,知道他已经被刚才的阵势给吓住了。他觉得应该趁热打铁,继续对他进行言语打击才行,便在马上用马鞭指着颉利大声地责问道:
“颉利,你们突厥号称是草原上的雄鹰,广袤无垠的草原才是你们驰骋的天下。你们进犯中原,岂不就像是鱼儿离开了大海,猛虎来到了平川。这中原地区,从三皇五帝到如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汉人的天下。你们胡人到此,绝不会得到什么好处!有史以来,有多少胡人不识好歹,侵犯中原,最后哪一个不是铩羽而归!你们号称二十万大军,或许在草原上,你们可以纵横驰骋。可这里不是汝的草原荒漠,汝的大军又如何能敌朕的虎狼之兵?在朕的眼中,这二十万大军只不过似区区泥人一般,何足道哉!”
李世民又把马鞭向后一指,十分自豪地说道:
“汝不要小看朕只有这几万人马,好像与汝十几万大军相比少了不少。可汝不要忘了,朕当年西征薛举,北伐刘武周、宋金刚,东讨王世充,哪一次不是以少胜多!当年击败夏王窦建德号称三十万的人马,朕可是只用了区区三千多人。那些所有在朕的面前张牙舞爪的狂徒,到了今日,还有哪一个仍活在这个世上呢!难道汝希望自己是下一个?”
颉利被李世民一通数落,哑口无言。他坐在马上沉默了好半天方才说道:“我曾派执失思力入朝通好,如今好长时间了,为何不见他回来?”
“汝还有脸提执失思力?”
李世民“嘿嘿”数声冷笑,朗声说道:“执失思力乃是你们番邦一个小小的使臣,竟然在朕的朝堂上口吐狂言,冒犯于朕。他现在已被朕抓了起来,正准备治罪。难道是突厥没有能人,汝竟派了一个无耻无能之人出使我大唐?”
颉利早已知道执失思力被拘,但听到李世民铿锵有力的话语,心中不免还是胆寒。李世民既然在自己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还敢囚禁执失思力,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几十万大军放在眼里!联想刚才执失思力随从传回来的话,颉利担心自己可能是真的是错估了形势。
大唐也许确实不是外强中干!
面对自己二十万大军,李世民居然仍能这样毫无惧色。他在阵前坦然面对,指挥若定。与自己侃侃而谈,话语间还含有隐隐的杀气,这说明他们肯定是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颉利此时已慢慢地失去了底气和信心。他见唐军旌旗蔽天,人人如狼似虎,自己心中已自胆怯。他觉得自己这种突袭的战术已然失去了效果,此时又不敢跟李世民正面交锋,怕陷入重围。
现在突厥大军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成骑虎难下之势。
“叔汗,形势不大妙!看来大唐已有充分的准备,我们不如……”
突利在阵前早已被唐军的凛然之势所折服,更是被两边唐军的呼喝声惊得张目结舌。他驱马来到颉利的身边,小声地提醒道。
“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回营再说!”
颉利一时张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他也不与李世民打招呼,自己和突利径自回马入营,闭门静守。
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冯立等人见李世民在阵前不惧强敌,仅寥寥数语,竟说得颉利哑口无言,惊惧而回,无不对李世民肃然起敬。
“万岁!万岁!万岁!”
唐军见颉利狼狈回营,个个兴奋不已。他们齐声振臂高呼,声震云霄。
“万岁!万岁!万岁!”
俄而东突厥大军两侧也齐声高呼。几处遥相呼应,继而鼓声雷动,突厥兵将个个心惊。
李世民见颉利回营终不敢战,知他已有怯意,他便也与众人摆驾回宫。
回到宫中,李世民将执失思力招来,好言安慰道:“两国相争,本不斩来使。朕本来也并无伤汝之意,奈何汝主颉利可汗,对朕的大唐一直苦苦相逼,数次侵犯。朕每次都以宽容之心去对待他,奈何他总是得寸进尺。这一次居然还兵发长安,如此猖獗,这是其自取灭亡的举动啊。不过朕以为和则两利,战则两伤。汝掰着手指头算算,朕曾经惧怕过谁?在朕面前猖狂跋扈的人,哪一个不都是遭到惨败?难道你们可汗也想试试?不过战争总没有好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朕还是本着两国和平相处,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态度宽宥于他。望他能及早醒悟,悬崖勒马。”
执失思力见大唐皇帝如此尊贵的身份,竟与他这么一个小小的突厥使者和颜悦色地交谈,心中也甚是感动。他惴惴不安地说道:“臣听了大皇帝陛下之话,心中甚是惶恐。大皇帝陛下乃九五之尊,挟雷霆万钧之势却不自傲,数度与我突厥缔结和约。而我突厥却屡屡毁约,侵犯大唐的边疆,掳掠大唐的边民。与大唐天朝上国的大国风范相比,臣等实是汗颜。臣回去之后,一定力劝大汗罢兵言和,永修睦邻友好,使我突厥与大唐世代永结同心。”
“对,看来汝是汝突厥国中难得的聪明人!退兵修睦也才是上策,才是治国之道。汝突厥的大可汗,屡屡兴兵,劳民伤财,又岂是长久的治国之策呢?”
李世民见执失思力态度开始软化,心中高兴。他又接着说道:“汝等之所以屡屡犯境,侵扰朕的大唐,无外乎是为了掠取钱财而已。朕为两国和平计,愿意多致金帛,以结两国友好。希望汝回去后对大汗言明朕的诚意。当然朕之所以多致金帛倒并不是因为惧怕突厥的大兵,而是为了表示朕想罢兵安民的心意而已。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朕当然更不希望看到朕的臣民因两国争战而遭涂炭,流离失所。当然朕也是有底线的,若突厥执意犯我大唐,则朕必将率全国上下死战,直到荡平突厥为止!到那时,虽我大唐元气大伤,而草原上可能会只见草长,不见鹰飞。突厥则可能再也不会在草原上立足了。”
“是、是、是,大皇帝陛下说的是!”
李世民说的话软中带硬,执失思力诺诺连声,不敢仰视。
“好了,现在汝回去吧。”
“大皇帝陛下,您这……这就放臣回去?”
执失思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爽快就打算把他放回去。
“怎么,汝还想赖在朕这里不成?我们大唐乃是礼仪之地,向来尊重邻邦。对于友好邻邦,历来都是以礼相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我们则会手举利剑长枪。我中华儿郎向来不可欺,我大唐雄师绝不会任尔等猖狂!若汝再为虎作伥,协助颉利冒犯我大唐,今后再被抓的话,则绝不轻饶!”
李世民突然一改刚才温和的笑脸,板起面孔厉声说道。
执失思力见李世民突然板起面孔,吓得一哆嗦。
“大皇帝陛下尽管放心,臣回去以后一定力劝突厥罢兵。臣蒙大皇帝陛下厚恩,感激涕零。臣保证,不管什么时候,臣都再也不敢侵犯大唐国了!”
此时颉利也正在营中与诸将商议对策,对于是退是战,手下争论不休。
“可汗,汉人惯于耍阴谋诡计,常常会虚张声势。末将觉得这一次他们乃是故伎重施而已。唐军只在我们周围咋咋呼呼地乱叫,却并不敢向前,说明他们大军未至,只是虚张声势而已。末将觉得我们尽可不必理会他们,迅即攻城。即使等唐军千里迢迢从各处赶来了,这长安城已在我手中,大唐皇帝早已成了我们的阶下囚了,他们又能奈我何呢?”
特勒阿史那苏尼失见颉利犹豫不决,遂上前建议道。这特勒是突厥的官名,阿史那苏尼失乃是颉利的弟弟。
“是啊,可汗,这一次实在是难得的机会,我突厥大军能长驱直入,直达长安城下。长安城近在咫尺,已是唾手可得。我们数十万人现在只是听到唐军虚张声势就撤军,这也太长汉人志气了。可汗,我们不如一鼓作气,拿下长安,让汉人割地求和,以壮我突厥声威!”
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也上前附和道。
“叔汗,不可!”
这时突利见颉利又在那里沉思,有开始想派兵进攻的意思,赶忙上前劝阻。
“叔汗,大唐虽然初建,实力弱于我们突厥。但是自从李世民登基后,迅速整顿朝纲,团结上下,国家已是开始有了一些起色。况且他们现在看似羸弱,在我二十万大军的打击下不堪一击。但是侄儿素知汉人向来团结不屈,越是遭到侵掠,越是能起来奋起抗争。是以千百年来,我们胡人不管如何强大,都难以征服汉家朝廷。现在大唐既然有了准备,我们再去强攻,就已经失去了长途突然奔袭的意义了。叔汗,我们兴大军不辞劳苦到此,不就是为了搜括一些财物的嘛。汉人之地素来都以农耕为主,于我们游牧民族也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如就以此以强大的兵力作要挟,让他们多致金帛于我,不强胜似我军劳民伤财,多作牺牲吗?”
“突利,你说的话虽然有理,但我们就这样眼看着长安城唾手可得却就此罢兵。说实话,我这心中实有不甘!”
“叔汗,既然大唐已有准备,我军再攻打长安城已不可取。这长安城城高墙厚,又防御严密,肯定不可能在旬日之间拿下来。等到大唐各地勤王之师都已到来的时候,我们则将退无可退,陷入被动了。侄儿得知灵州大都督李靖正调兵遣将断我后路,屈突通、程咬金等率原驰援乌城的兵马也正匆匆赶回。如若我军不当机立断,趁此良机与大唐达成和议,而在此作无谓的盘桓,则必陷于重围矣!”
“这……”
颉利可汗举旗不定,犹豫不决。此时让他退兵,肯定心有不甘。但长安城急切间肯定是攻不下来的。如在关中长时间逗留,确实于他不利。
“叔汗,您可别忘了。我们临出兵之前,就发现原臣服于我们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均开始有了反叛之意。若他们趁我们被大唐牵制于关内,他们借机与大唐勾结,趁机作乱的话,则我们将……”
突利故意把话说了一半就收住,颉利是何等样人物,岂能听不懂他的话。这几年,原臣服于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确实人心思动,屡屡违抗他的旨意。这一次他几乎是倾巢而出,若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乘机起事的话,则自己必将陷于腹背受敌。
颉利正沉吟间,或报执失思力回来了。
“哦?李世民怎么这么快就把他放回来了?”
颉利一听执失思力被放回来了,不免有些惊讶。
“叔汗,李世民放回执失思力,这是很明显在向我们示好,我们不如趁高就低……”
“突利,你先别说,等我见了执失思力,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颉利一挥手,示意突利不要再说。他立即召见执失思力,向他打听大唐内部的虚实。
执失思力乘机进言道:“大汗,大唐现在虽然是内部空虚,政局不稳。但是大唐的雄兵良将都在,大唐的实力犹存。我突厥大军这一次之所以能长驱直入,进逼长安,实是钻了一个空子而已。那燕王罗艺反叛,仅数日之间即被部下杀死,说明唐军上下还是团结的。我突厥大军远道奔袭,利在速战速决。而现在我军突袭的机会正在一点一点的失去,已不可能再轻易地攻入长安了。我军本就擅于游击,从来就不擅长攻城。现我军孤悬在此,内外都无援兵。若是大军长驻于此,不仅粮草紧张,士兵又水土不服,必然会饥疫横行。况且大唐正在紧急调兵遣将,很快就会对我们形成合围之势。臣在长安见城内秩序井然,军民没有一点慌乱的现象。大唐皇帝李世民举重若轻,泰然自若。这种种情况,都说明大唐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此次臣临来之时,大唐皇帝特意表明了想与可汗言和结盟的意思。所以臣劝可汗见好就收,否则将来的形势发展成什么样,臣实难预料。”
颉利可汗听完之后,好长时间沉默不语。
执失思力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现在他确实对此次出兵能否取胜表示了怀疑。本来他指望利用罗艺反叛之机乘势突击,再利用李世民刚刚登基,立足未稳,特别是太子一党见突厥大军压境必然会趁势从中作乱,与他相呼应。可没想到李世民这么快就稳定了局势,令他无机可乘。
听探马来报,今天出征的那个大将军冯立,就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现在连他都在这个关键时刻死心塌地的追随李世民了,想必其他人也大多已经归顺李世民了。这令他想借助于太子一党趁势叛乱而与他里应外合的企图全部落空。况且今天他看到唐军严阵以待,丝毫没有惊惧的神色。知道唐军已在气势上压过了自己,自己再战已没有取胜的把握了。
“就这样罢兵,叫我实在心有不甘!”
颉利用手猛地一拍虎座,恨恨地说道。
“可汗,我们如果不罢兵,说不定将会陷入重围,有被唐军全歼的可能。可汗,您的安危,关乎我突厥的国运,您可要慎重决定啊!况且臣来时,大唐国皇帝答应为了两家睦邻友好,愿多致金帛,以表诚意。这样我们面子上也就过得去了,何必再逞强呢?可汗,臣以为还是趁势见好就收吧!”
“对,叔汗。侄儿认为执失思力说的有道理!我军长途奔袭,深入大唐腹地,确实不宜在这里久留。如果盘桓时间太长,势必会陷入唐军的重围之中。叔汗,还是见好就收吧!”
突利也在旁边拚命地劝颉利,不过颉利还是心有不甘,始终沉默不语。
“大汗,长安城就在眼前。这大好的形势百年未有,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阿史那苏尼失和康苏密等人眼见长安城唾手可得却要放弃,心中大为不甘,纷纷劝颉利进兵。
主战派和主和派两边争吵不休,令颉利实在难以遽下决心。
“报,宰相赵大人羽檄传书到!”
正在颉利举棋不定之时,忽报宰相赵德言有书信到。
“羽檄传书?”
颉利和突利一听都愣了一下,他们疑惑地互相对望了一眼。宰相赵德言辅佐太子留守后方,他怎么突然会发来羽檄?
“难道……家里出事了?”
在古代,只有遇到紧急军情时,才会用“羽檄传书”的形式。是以颉利他们听到“羽檄传书”四字时,都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
“快传!”
话声未毕,从帐外匆匆跑进一个信使。只见他尘土满面,疲惫不堪,很明显是经过长途跋涉疾驰过来的。突厥人过的是游牧生活,他们逐草而居,四处漂移,因此不可能建立像中原朝廷那样完备的驿站,只能靠信使长途传递。
颉利接过羽檄,拆开一看,书信果然是宰相赵德言写来的。信中具说薛延陀等部落趁突厥大军远征,突厥后方空虚之际,勾结吐蕃、吐谷浑意图谋反。再加上大唐灵州都督李靖在突厥大军后方运动,图谋截断突厥大军的后路。若是薛延陀谋反,大军又被困于唐地不能速回,则后方情势紧急等等。
“这……”
颉利看罢书信,浑身不由地冒出一身的冷汗。他把书信递给突利,怔怔地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突利接过书信一看,也是大吃一惊。
军事上最忌讳的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若因一丝小利而导致自身不保,那就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了。
“叔汗,这……这怎么办?看来我们真不能在这里等了,赶紧回去吧!”
“就这么回去?”
颉利很不甘心地摇了摇头。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唐成长发展很快,今后必将成为突厥最大的威胁。而现在长安城就在眼前,几乎是唾手可得。这是他多少年来离成功最近的一次。你叫他现在就撒手回去,他又怎么会甘心呢!
“大汗,大唐的这些土地,我们占了也没用。我们所图者,无外乎是人口和财富。我们……我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执失思力也劝道。
“你们都先退下去吧,让我好好地想一想。”
“叔汗,不能等……”
“好了,突利,你先别说了。你们都让我静一静,好好地想一想!”
这时阿史那苏尼失和康苏密等人见突厥的后方紧急,也不敢多说什么。突利和执失思力见颉利又听不进劝说,虽然一时着急,也没有办法。他们见颉利心烦,也只得悻悻地退下。
但是“和”、“战”不定,长期这么耽搁下去也不是好办法。越是这么耗下去,对于突厥来说形势就越不利。两天后,颉利可汗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于是派执失思力入城请和。李世民遂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约。大唐赠与东突厥大量金帛,双方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东突厥大军返回。
颉利可汗此时已经没有了一点斗志,他害怕一路上遭到唐军的剿杀,特意请李世民派人护送。李世民便派唐俭持符节,礼送突厥出境。就在此时,程咬金、柴绍、屈突通率领的唐军主力赶到豳州,正遇着颉利可汗带领东突厥大军耀武扬威地返回。程咬金气极,立即命令唐军列阵,欲与突厥大军决战。
此时突厥大军归心似箭,遽遇唐军,不敢仓促应战,个个心中惶恐。颉利乃找到唐俭说道:“你们大唐国皇帝已经与我突厥订立盟约,难道你们要反悔吗?若是唐军敢动我突厥一根毫毛,我突厥大军立即杀回长安,定叫长安血流成河!”
唐俭忙陪着笑脸说道:“可汗息怒。程将军等人不知可汗已与我大唐订立盟约,故而拦住去路。待我晓谕于他,程将军等人必不会为难你们。”
唐俭乃持符节去见程咬金、柴绍和屈突通等人。程咬金听说陛下与突厥订立了盟约,还给了突厥大量的金银珠宝,心中不平。他对唐俭怒道:“肯定都是你们这些文臣怕死,蒙蔽陛下,以至让陛下与颉利那贼订立了这样屈辱的盟约。待俺程咬金带兵上前与突厥决战,定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以雪渭水之耻!”
程咬金说罢竟不顾李世民的符命,便要挥师上前。
唐俭等人苦苦相劝,又幸得柴绍、屈突通等人把他拦住,才不致让程咬金做出莽撞之举来。
“嗨,文臣怕死,误国害民!”
“文臣怕死,误国害民!”
程咬金气得指着唐俭的鼻子大骂连声,唐俭只是诺诺连声,也不敢反口。
“真真是气杀俺老程了!”
程咬金被众人拉着,也不得上前。他气得把长槊往地上一摔,怒气冲冲地奔回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