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告别玄奘,不敢耽搁,一路快马加鞭,不到中午即回到了灵州督衙。李靖刚坐定,正准备询问苏定方这两天有没有什么军情时,就有人报告右领军将军、驸马薛万彻将军来到。
“哦,薛将军来了。快请,快请!”
李靖与薛万彻乃是不打不相识,现在已成了莫逆之交。李靖听到是薛万彻来了,喜出望外,忙和苏定方迎出门外。
“薛兄,是薛兄来了吗?”
“正是在下,李兄一向可好?”
李靖刚出门,正好见薛万彻带着几个随从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二人好久不见,这次见面自然是分外的高兴。
李靖拉着薛万彻的手道:“薛兄,是什么风把你给吹到弟这灵州来了。”
薛万彻也高兴地说道:“哈哈哈哈,好久不见,李兄还是那般神釆奕奕啊!哪是什么风把弟吹来了,是陛下一挥手,就把弟挥到这里来了。”
“是吗?陛下可是一个做大文章的人。他若是没有什么大事,可不会轻易把薛兄打发到这里来的哦!”
“可不是嘛!要不是陛下大手一挥,什么风也不可能把弟吹到这里来啊!”
两人说罢,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靖一边把薛万彻让到屋里,一边让苏定方赶紧去请李勣来(李世民即位后,李世勣为了避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勣)。
薛万彻从随从的背上取过公文筒,从中抽出一张黄色的帛书来,郑重地说道:“李将军,私情稍后再叙,先办公事。你看,这是陛下的诏书,请将军过目。”
李靖郑重接过,展开观瞧。只见上面写道:“朕绍膺骏命,赦令薛万彻为灵州大都督。李靖奉诏回京,另有任用。”云云。
李靖见薛万彻被任命为灵州大都督,特别高兴,立即拱手贺道:“原来薛兄现在是灵州大都督了,真是可喜可贺!”
薛万彻赶紧拱手说道:“哪里哪里,弟能有今天,全仗兄的抬举。若不是兄的金玉良言,劝弟弃暗投明,弟可能至今还在外面浪荡着呢。”
“诶,薛兄客气了!”
李靖笑道:“薛兄本就是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英雄,何愁没有出路?陛下早就爱惜薛兄的才能,弟只不过是顺水推舟顺路搭了个桥而已。现在陛下还将妹妹丹阳公主嫁给薛兄,可见陛下对薛兄的器重。薛兄现在是皇亲国戚,靖以后还要多仰仗附马爷提携呢!”
“李兄说笑了,弟有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难道李兄还不清楚?李兄你就别再挤兑在下,就饶过在下一马吧!”
“实情本来就是这样嘛!”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两人说罢俱会心地哈哈大笑。
“既然薛兄是来接替在下防务的,那等会待李兄来了以后,我们交接一下,在下便即刻进京。”
李靖见薛万彻是前来接手自己的职务的,就立马准备交接防务,收拾一下行囊启程回京。
薛万彻连忙上前一把拉住他道:“李兄莫急,本来呢兄是主,弟为客。但既有陛下的圣旨,那主客就正好颠倒过来了。现在你我的身份已然发生了互换,弟变成了主,兄倒变成客了。那今天中午弟就僭越一下主位,让弟也尽一尽地主之谊,为李兄饯个行如何?一来是感谢李兄对弟的眷顾,二来是感谢李兄在这灵州几年来的辛苦贡献。”
“这……,妥当吗?陛下既然有调令,在下就怕耽搁不得。”
“诶,李兄放心。弟从京城来的时候,就专门在陛下面前为兄请下假了。陛下也十分赞同,他说事情不急在一两天。我们两人多日不见,马上又要分别,正好可以在一起好好叙叙旧。加上李兄这次进京路途遥远,也不在乎这半天一天的。难道李兄连这点面子也不给?况且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李兄也好顺便给弟介绍介绍这灵州的军情?另外,陛下对李勣李将军也另有任命。等李将军来了,宣读完诏命后,在下一同为你们饯行,你们一同离开灵州如何?”
“哦,李兄也有调令?”
“是的,你们两人都有调令。”
李靖一听,颇感有些意外,但略一思忖,心中就明白了。
这灵州是防御突厥的边防重地。李渊当初把自己和李勣两员大将放在这里,就是为了加强这一地的防卫。现在既然陛下要将他们两个人都调走,说明陛下真的要下一盘大棋了。
也许,与突厥决战的这一天,就快要来了!
不一会儿,李勣便匆匆来到,大家又重新见礼。
“恭喜李将军了,将军又荣升了!”
薛万彻把李世民的诏书递给李勣,口中还不忘祝贺两句。
原来李世民任命李勣为并州都督,也是即刻赴任。
“大家同喜同贺,同喜同贺!”
李勣也非常高兴,拱手对李靖和薛万彻说道。
薛万彻说道:“据在下所知,此次陛下调整了多位将军的职位。除了你们二位之外,邹国公张公瑾调任代州都督;霍国公驸马柴绍为华州刺史、金河道行军总管;就连近几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胡国公秦叔宝也被任命为驸马柴绍的副将。卢国公程知节等人(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也都各有任命。”
李靖听了这一长串的名字,却唯独没有自己奉调入京担任何职的消息。他有些着急,不解地问道:“从这几位将军的调动情况来看,很明显,陛下这样安排看来是要下一场大棋。在下隐隐感觉到,我们大唐与东突厥的决战就要开始了。只是你们这些将军们都安排在前方第一线,怎么偏偏在这关键时刻唯独把在下调往京城大后方呢!”
“哈哈哈哈,李兄多虑了吧?”
李勣和薛万彻笑着安慰李靖道:“李兄,陛下下这样的大棋,难道能把您这个‘战神’给忘了?陛下肯定是要调您到京城协助陛下运筹帷幄,谋划更大的蓝图了。”
“是啊,李兄还担心什么呢。陛下调兄入京,肯定是另有重用的呀!”
“诶,两位谬赞了!”
自从北伐刘武周,东征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秦琼、程咬金他们把李靖称为“战神”后,从此“战神”一词不胫而走,竟几乎成了李靖的代名词。李靖听了他们的话,心中也觉得陛下肯定对自己有可能作另外安排,绝不会在这关键时刻,把他撇在一边的。但他嘴上仍然谦虚道:“在下哪里敢称得上‘战神’一词,你们折杀在下了。只要陛下没忘记了在下,觉得在下还有用就行了。只要能亲身参与突厥一战,一雪多年来突厥带给我们的耻辱,哪怕是做你们的马前一卒,在下也心甘情愿!”
“别痴心妄想了!谁敢用你这样的‘战神’为马前卒?噢,你在前面‘叭叽叭叽’地把敌人都消灭了,让我们大家喝西北风去?”
“哈哈哈哈,你们也太高抬在下了!在下哪有这么大的能耐?要是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在下早就趁你们不注意的时候把颉利给抓来了,那你们这些人不早就喝西北风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这些人都是陛下的马前卒,只须陛下大手一挥,我等都奋勇向前就是了!”
“哈哈哈哈,李兄说的对!可不是嘛,我们这些人都是陛下的马前卒!陛下的目光投向哪里,大唐的战旗指向哪里,我们就杀向哪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三个人越说越激动,越说越亢奋。
眼看就要与突厥决战了,谁不激动呢!
“诶,你们几位前辈只顾自己杀敌,可别忘了你们的旁边还站着一个跟几位前辈一样不怕死的少年呢!你们可不要把突厥大军都消灭了,一点儿也不给晚辈留。其实,你们几位前辈只需在后方坐阵指挥,这冲锋陷阵的事啊,就留给我们这些小辈就行了!”
苏定方在旁边看他们说的风生水起,心中痒的很。但是眼前的三位,都是他的前辈,是以他又不好随便插话。此时他逮着个机会,赶紧抢着表白。
“哦,哈哈哈哈,我们几个人只顾说笑,倒真忘了身边还站着一个小英雄呢!”
“是啊,这仗还没打,抢功的人倒先来了!”
“薛兄,我们两人可抢不过李兄哦,他们可是师徒两人齐上阵哦!”
“是啊,李兄,我们两人倒要小心了!”
“那倒是,别的地方都可以礼让,唯独这战功可不是能相让的。晚辈不才,到时倒真要和两位前辈比一比呢。看看到底是你们二位前辈杀敌多,还是我们师徒二人杀敌多呢!”
苏定方此时把胸脯一挺,非常自信地说道。
平时,李靖对苏定方要求极严,特别是在前辈面前,不能有任何越礼的地方。但今天不同,大家谈的是英雄之气,论的是战场豪情,就是要有这种豪迈之气。何况苏定方还是少年,便有这样的勇气,当然要多加鼓励。
苏定方聪明勇敢,做事认真负责,李勣和薛万彻也都喜欢。此时看他在这时候站出来,挑战他们两人,倒并不以为忤,心中也颇为赞许。
“是吗,那倒真要比一比呢!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后生可畏啊!”
“是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将来的天下,当是他们这些少年人的天下了!”
“几位前辈谬赞了!刚才几位前辈们也说了,你们是陛下的马前卒,则晚辈就是前辈们的马前卒!前辈指往哪,晚辈的长枪就打向哪!”
“好,有勇气,有魅力!”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几个人正谈笑间,酒席已经摆好。李靖本来是要薛万彻坐主席,但薛万彻坚辞不坐,说等这顿饭吃完后再坐。于是李靖坐了主席,薛万彻和李勣、苏定方客席相陪。
李靖、李勣和薛万彻好长时间才聚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李靖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昨天在东突厥境内看到的情况,加上自己的分析对大家介绍了一下,只是他把自己因何去了突厥境内隐去了没说。大家听了李靖的分析,都觉得李靖说的有理。面对大唐蒸蒸日上,而东突厥每况愈下的形势,各人都感到非常高兴。
薛万彻也介绍了自己前一段时间与东突厥的战斗情况。
李靖和李勣两人此时方知,薛万彻早在来之前,已经和突厥人对阵过一次了。
原来,割据东北的梁师都借助东突厥势力反叛朝廷,李世民命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攻击梁师都,薛万彻作为副将也随军出征。唐军行至距朔方(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数十里时,东突厥数万援兵四面而至。这时,薛万彻兄弟二人横击东突厥军,斩其骁将,突厥军阵脚大乱,唐军乘势进攻,大破突厥军,乘胜包围了朔方城。不久,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死梁师都,举城投降。从梁师都被杀,到梁洛仁举城投降,东突厥的军队在经朔方一战后始终龟缩在城内,不敢再出兵援救。
薛万彻兴奋地说道:“此一战,在下亲眼见证了突厥军畏畏缩缩的样子,浑不似以往的那种不可一世的精气神。在下当时不解,现在听李兄这么一分析终于明白了。东突厥已经处于混乱时期,内部离心离德,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战斗气势了。”
“嗯,薛兄分析的有道理。”
李靖和李勣二人纷纷点头认可。
李勣也高兴地说道:“从薛兄刚才所讲的这一战和目前东突厥的种种情况表明,东突厥与我大唐实力彼消我长,已不可同日而语。陛下现在调兵遣将,看来与东突厥的决战即将展开了。”
大家谈论到此,都兴高采烈,觉得该是大唐一雪前耻,吐气扬眉的时候了。
李靖又转头对薛万彻笑道:“薛兄你们这一战,还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大唐消灭了梁师都,占据了朔方城,为反击东突厥又准备了一个前进的基地。”
“对,正如李兄所言,看来陛下也是看到了这一步!”
薛万彻听了,点了点头。
“朔方一战后,陛下即在朔方置夏州,积极筹备粮草囤积于那里,看来正是为反攻突厥作准备呢。”
众人高兴,喝得也畅快,要不是下午还各有事情,定是要尽醉方休。
军令如山,不能迟缓。吃罢饭后,李靖和李勣两人一一跟薛万彻交待完军务,各自分别。李靖带着苏定方回长安,李勣则立即前往并州赴任。
李靖和苏定方再次回到长安,一路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由于李世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大量荒田被开垦,农民在地里忙碌着。现在虽是九月份,但到处仍是一片生机盎然。长安城也比以前更加繁华了。街市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来自各种地方的商品在街市上摆得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李靖和苏定方一起来到皇宫正德殿,远远地便看见李世民正在亲自指导着数百士兵在操练。士卒们一个个气宇轩昂,精神饱满,操练井然有序,阵法演练到位。
“来来来,你们两们来的正好!”
李世民见李靖和苏定方过来,甚为高兴。他也不等他们见礼,就忙着叫他们一起过去观看这些士卒操演。
“两位爱卿,这是朕亲自操练的士兵,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自从当了皇帝后,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便以操演兵卒来重温战争岁月,同时借以警示朝臣时刻不忘突厥的威胁。
“陛下圣明!陛下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却仍然这么关心军务,让臣等钦服。这些士兵被您操演的个个如龙似虎,阵法娴熟,堪称我们大唐的生力军啊!”
李靖和苏定方看了这些士卒行军、骑射的演习后大加赞赏,李世民龙颜大悦。他笑着对李靖和苏定方说道:“两位爱卿,这是朕亲自为你们训练的生力军。朕这显德殿前场地小,容不下很多人,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说到这里,李世民伸出三个手指头,自豪地说道:“足足有三千人啊。朕是每天不管多忙,都要亲自过问他们的训练。朕亲自教他们骑射和排兵布阵,就是为了能在反攻东突厥时候能用得上。现在能得到你们二位将军的认可,朕也是甚感欣慰啊。”
李世民说完不由得自豪地哈哈大笑。
李靖和苏定方这才跪地山呼“万岁”,给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赶紧扶起来,笑道:“你们看,这是在三军‘阵前’,又不是在朝堂上,不必行此大礼。”
李靖躬身说道:“有陛下这么率先垂范,君臣上下一心,臣等对我们大唐战胜东突厥更有信心。臣等荣幸能与陛下调教的军队一起冲锋陷阵,真是臣等无上的光荣。”
“哈哈哈哈!”
李世民笑道:“卿等镇守边关,日洒雨淋,每日枕戈待战,比朕辛苦多了。朕做这一点事又算得了什么呢?有卿等为国分忧,朕才是最高兴的呢。”
“陛下谬赞了,臣等本就是大唐将士,扼守边关是臣等分内之事,又何谈辛苦呢。臣等哪比陛下朝政繁忙,日理万机,还如此关心军务。如此,则让臣等汗颜。”
李世民笑道:“带兵打仗,一直就是朕的本务,只是当了皇帝以后无法分身而已。但朕觉得在这四处还有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朕要带头发扬尚武之风,不能让臣民们懈怠了。”
“陛下圣明!”
李世民说罢用手一指站在自己面前英姿飒爽的军士,笑着说道:“李爱卿,朕把这支军队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羽林军’如何?”
“羽林军?”
李靖口中轻轻地默念了这三个字,高兴地说道:“陛下圣明!‘羽林军’这个名字起的真是太好了!‘为国羽翼,如林之盛’;‘如羽之疾,王者羽翼’。这个名称从汉武帝时就有,它曾助汉武帝大败匈奴。现在我朝也有这样的一支军队,也定能剿灭东突厥,再现辉煌!”
“哈哈哈哈,爱卿说的好,此话甚得朕意!”
李世民听李靖如此一说,心中十分的高兴。汉武大帝乃是西汉最著名的一位君主,古代史家都认为有史以来,历史君王“功莫大于秦皇汉武”。秦始皇“挥剑斩浮云,诸候尽西来。”被称为“千古一帝”自不必说。汉武帝则更是拥有经天纬地之才。他登基以后,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所以李世民登基以后,一直把汉武大帝作为自己的偶像,希望自己也能干出像汉武大帝一样的惊天伟业。是以李靖把他创立的这支“羽林军”与汉武帝建立的“羽林军”作比,他的心中甚是高兴。
“要是朕没记错的话,这位小将军应该就是苏定方苏将军吧。”
李世民看到李靖身旁站着的苏定方,非常亲切地说道
苏定方见李世民提起他,赶紧过来躬身说道:“回禀陛下,正是小臣。小臣非常荣幸,数年不见,陛下还记得小臣的名字。”
“怎么不记得呢!没想到这么多天没见,苏将军便从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变成翩翩少年了。呶,爱卿你看看,你快看看,他这个个子,都快要超过朕了!”
李世民望着苏定方,欣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