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率军前出潼关,进攻洛邑,然后挥师迅速到达谷州。王世充得知唐军到来,亲率精兵三万列阵于慈涧。
唐郑两军相隔二十里地安营,一场大战已经就绪。现在,就等双方放开铁笼,放出战争的猛兽展开厮杀了。
慈涧,位于今天HEN省新安县东三十里。此处四周皆山,只在山中有一平原,因有一条慈河蜿蜒流过,故名慈涧。此时正是七月,慈河两岸,小麦刚刚收过。因即将爆发战事,农民为了躲避战祸,皆逃难去了。大部分田地都荒着,到处长着杂草。远远望去,却也是一畦畦的翠绿。在杂草里间或有野花点缀,仍展示出一片别一样的生机盎然的景象。
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这里仿佛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在绿意盎然中透着安逸、静谧和美丽。
然而唐、郑两军刚对峙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令李世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在介休与尉迟敬德一起投降了大唐的寻相,这时却突然叛逃到王世充那边去了!
寻相在当时只是一时没有办法,迫不得已随着尉迟敬德投降了大唐而已。而且归唐后若不是尉迟敬德求情,他差一点就成了李世民的刀下之鬼。谁想到他不思己过,反而从此记恨于李世民,所以归唐后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更看到李世民厚待尉迟敬德而轻视于他,心中愈发不满。他愤而带领原来自己麾下的几千子弟,乘隙投靠了王世充。
此事引起的连锁反应非常大,导致原来刘武周手下的其他降将怕受到连累,也次第逃走。
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使唐营中人心浮动。战士们的士气产生了很大的波动,为东征之事蒙上了极大的阴影。
寻相突然的叛逃,令李世民措手不及。李元吉则抓住机会,迅速将这一事件报告朝廷。在报告中他责怪李世民治军不严,审察不明,大军刚一出征就遇此重大事节,严重损伤士气。
李渊听说此事后,龙颜大怒,严旨责罚了李世民。并让他对所有刘武周的降将进行严格甑别,对怀疑有二心者严惩不贷,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而更让李世民头疼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中军来报,有人把尉迟敬德也抓了起来!
李世民的头都要炸了,一旦把尉迟敬德也激反了,这事情就更难办了!
“是谁把尉迟将军抓起来了?”
“谁这么大胆,敢擅自作主?这不是在胡闹嘛!”
寻相和原定杨军中的几名降将叛逃,说实话李世民倒还没有完全放在心上。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尿不到一个壶里,迟早是要分开的。是以李世民虽然受到了父亲李渊的责罚,也就没当回事。这天,他正在帅帐中与李靖、秦琼等人研究战事,或听中军来报,当时就急了。
“快去查一查,是谁如此大胆,不经请示就把尉迟将军给抓了?快叫他们立即放人!”
李世民的脸气得通红,正在对中军下令的时候,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从外面匆匆地走了进来。
“殿下,不用去查了!是属下等奉副帅齐王殿下的命令把尉迟敬德抓起来的!”
原来寻相的叛逃在军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副帅齐王李元吉以及屈突通、殷开山等唐朝诸将皆认为尉迟敬德与寻相两人一起投唐,而且他们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也必然会叛逃,就趁其不备把他也抓了起来。
“殿下!”
屈突通、殷开山两人来到帐中,还没等李世民说话,屈突通就劝说李世民道:
“尉迟敬德原先在刘武周定杨军中的时候与我军多次交战,对我军杀伤很大,是一个死心塌地跟着刘武周、宋金刚的人。当初在介休他之所以归降我大唐,无非是因为他知道刘武周、宋金刚已死,实在走投无路才投降了我们。对于这种人来说,其实他的内心与我们大唐一点感情都没有。当初他与寻相一起归降的时候,他就曾说与寻相同气边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属下等在当时就觉得此人不会真心归顺,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耳。果然不出所料,寻相一有机会就叛逃了。尉迟敬德之所以没走,肯定是还没得到机会罢了。因此属下等为了以防万一,就先下手为强,先把他给抓了起来。殿下,属下认为此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绝不可留!”
“是啊殿下,尉迟敬德非常地勇猛剽悍。当初是那么死心塌地地追随刘武周、宋金刚之流,他又如何会心向着我们大唐呢?当初他归唐时既然说与寻相本为一体,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寻相弃唐归郑,他又如何会独留在我大唐呢?现在他知道已被我们猜疑,心中必然会产生怨恨。属下以为留着他只怕会留下后患,所以我等请殿下立即下令杀了他。”
殷开山也附和着屈突通,要求立斩尉迟敬德。
“对,杀了他!”
“此人迟早是个祸害,不如趁早除了他,免得养虎为患,后悔莫及!”
此时众将中也有不少人纷纷来找李世民,各人意见不一,相互争吵不已。屈突通和殷开山等人建议杀了他,而李靖、秦琼等人则建议放了他,双方各执一词。
李世民得知殷开山和屈突通他们擅自把尉迟敬德抓了起来,心中大怒。
“屈将军、殷将军,你们……你们怎么能可以这么做呢!”
“殿下,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朝廷着想。何况陛下也下旨要求对刘武周的降将严格筛查,对心怀贰心者严惩不贷嘛!”
殷开山和屈突通他们见李世民发怒,赶紧为自己辩解道。
“殿下,殷将军和屈将军他们做的对。尉迟敬德此人性格孤傲,桀骜不训,绝非是一个善类,应早除之,才是上策啊!”
有不少将领也附和着殷开山和屈突通的话,建议李世民早点除掉尉迟敬德,以免祸害无穷。
李世民看到大家争吵,非常不耐烦地对建议杀了尉迟敬德的人说道:“我的看法恰恰跟你们不同。尉迟敬德如果真怀有叛逃意图,他肯定是和寻相一起叛逃,又怎么会在寻相之后呢?”
“二哥,是我下令将尉迟敬德抓起来的!寻相叛逃,这尉迟敬德之所以还没有走,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寻到机会也未可知啊!”
这时,齐王李元吉从外面进来,听到李世民的话,连忙接过话碴说道。
“二哥,当年弟镇守晋阳之时,这尉迟敬德就一直是刘武周、宋金刚的马前卒。这厮作战勇狠,给我大唐带来莫大的威胁。若不是他的协助,宋金刚又如何能攻破晋阳,弟又怎么会败退山西,使定杨军的兵锋直指长安呢?这尉迟敬德当初是那么死心塌地地追随刘武周,谁又知道他不会是像寻相一样归而复叛呢?既然陛下也已下了清查定杨军降将的旨意,这尉迟敬德就断不能留。所以弟劝二哥当机力断,不如趁现在就除掉尉迟敬德,以免后患。”
“四弟,怎能用‘或许’、‘也未可知’来猜测一位大将呢?你们做事还有一些原则吗?如此猜忌、不信任,今后谁还敢归降我大唐?四弟,你别忘了,我大唐之所以不断地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我们保持开放、宽容的态度,迎接天下有识之士。你们这么做,岂不是断绝了天下所有英雄归附我大唐的康庄大道?”
“殿下,尉迟敬德……”
屈突通还想劝谏,可话刚出口,就被李世民给打断了。
“尉迟敬德什么?你的话不用说我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屈将军,来来来,你看看我这大帐之中。”
李世民说罢拉过屈突通,用手环指了大帐中的各位将领,诚恳地说道:
“屈将军,你看看,这大帐之中有多少人是当初跟随父皇在晋阳首义之人?又有多少人是一开始就对我大唐心向往之的?但这都不影响他们融入我大唐,为我大唐效忠啊!就拿屈将军你来说吧,当初在长安之战中,你不也是对大隋忠心不贰,数次要为大隋殉国吗?可现在怎么样,你现在不也是对我大唐忠心耿耿吗?我们大唐上下,上至陛下,下至文武百官又有谁对将军有过半点怀疑?”
当年李渊晋阳起兵后,率兵攻打长安。当时屈突通率隋兵数万扼守长安,与李渊大军死战不退,致使李渊攻打长安花了一月有余,损失惨重。屈突通数次战败,家属都被李渊所俘却仍拒不投降。甚至其子屈突寿去劝说他时,也被屈突通绑起来,指着鼻子大骂道:“往昔我与你是父子,今天就是仇敌了。”并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向屈突寿。直至手下中那些住在关西的部将不愿跟着屈突通背井离乡,悉数扔掉兵器拒绝再战,愿降李渊后,屈突通迫于无赖,才极不情愿地投降了李渊。所以李世民今天才有此一说。
“殿下,属……属下虽然一开始走了一些弯路。但属下自从归唐后,对大唐可一直忠心耿耿,天日可鉴!”
屈突通见李世民拿他来举例子,连忙表白道。
李世民见屈突通被自己说得脸一下子红了,知道自己的话说得有些重了。他连忙走上前去,握着屈突通的手,温言说道:
“将军不用担心,我只是在此以将军为例子而已,绝无他意。我刚才说过,我们大唐上下对屈将军的忠心就从来没有怀疑过。既然我们没有怀疑过屈将军,那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怀疑尉迟将军呢?”
“多谢殿下对属下的信任!只是……”
屈突通见李世民专门走到自己面前进行解释,心中非常感激。
李世民见屈突通还要解释,他向屈突通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然后李世民快步走到自己的帅位上,大声地对大家说道:
“各位将军,在大隋江山崩塌,群雄四起的乱世里,谁都会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奋斗的方向。谁又能先知先觉,能在一开始就能选择正确的道路呢?有时我们难免会走弯路、走错路!尉迟将军当初虽然对刘武周、宋金刚死心塌地,这正说明了他是一个忠臣,信守自己的承诺,这样的人才真正值得信赖。若是那些见利忘义、朝秦暮楚,如三国吕布式的人物,本事再大又有何用呢!尉迟敬德自从他归唐后,对大唐一直赤胆忠心,这是我们大家都亲眼见证过的。你们对他这么做,岂不令尉迟将军心寒!更绝了天下贤才归奔我大唐的前进之路!”
“二哥,现在中原大局未定,人心难测,不能不防啊!当初寻相初降大唐时,不也是把自己伪装得像一个忠臣似的吗?这尉迟敬德现在既已见疑,今后又如何能忠心事唐?弟还是建议二哥趁早除之!”
“是啊,齐王殿下说的有道理,请殿下……”
屈突通和殷开山等人还是劝李世民杀了尉迟敬德。
“你们怎么还是榆木脑袋,一点也不开窍呢!尉迟敬德与寻相两人本不相同。寻相心肠歹毒,荼毒生灵。当初他初降我大唐的时候,我就想杀之,只是念及要稳定定杨军降将降卒的军心,才暂时放过了他。我们怎么能将他这样的小人与尉迟将军相提并论呢?”
“那尉迟敬德与寻相共事多年,与我们相处只有数月。他与谁更亲,谁都能猜到。谁又知道他现在安的是什么心呢?现在大军初征,就发生寻相出逃一事,已然影响士气。如若尉迟敬德再在阵前倒戈,则后果定然不可想象。请殿下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迷惑,应该当机立断……”
李世民见自己说了这半天,李元吉、屈突通和殷开山等人还是不开窍,没等他们说完,勃然大怒道:“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是我一直秉承的原则。汝等做法,几欲毁我一大将!如果任由这种猜忌的情绪漫延下去,那我们与炀帝杨广、与那郑王王世充又有何区别!如此相互猜忌,上下离心,则我们还未与王世充接战,便自乱阵脚了!”
李世民说完便欲怒气冲冲地往外走,大家从来没有见过李世民发这么大的火。
“殿下,您这是要往哪去?尉迟将军的事情怎么办?”
李靖和秦琼等人见李世民急匆匆地往外走,连忙大声地问道。
“怎么办?我现在要亲自去见他。我要向他作出解释,去请求他的谅解!”
屈突通和殷开山等人一听大惊,连忙上前拦阻。
“殿下,不可,您不能亲自去见他!”
“殿下,现在您绝不能轻身犯险去见他!”
“二哥,你是万金之躯,三军主帅,怎么可以轻身犯险,单独去见尉迟敬德呢?”
齐王李元吉也跨步拦在李世民的面前,反对他现在就亲自去见尉迟敬德。
很多大将也都拦着李世民。众人七嘴八舌地劝道:
“是啊,殿下您不能去!您要是实在不忍杀他,想把他放了,我等也不反对。但尉迟敬德其心未明,归留未定,我等不能不担心他会不会对殿下有不轨之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殿下您的安全着想,我等坚决不同意您单独去见他!”
李世民见说了半天,众将仍然拼死拦着他,怒不可遏。他的脸胀得通红,谁都没见过他发这么大的脾气。
他突然转身用手一指李靖,大声问道:“李兄,若是你现在处于尉迟敬德这样的处境,见了我会杀了我吗?”
“不会!”
李靖大手一摆,大声说道:“尉迟敬德是属下向殿下极力推荐的。属下深信他的为人!若尉迟敬德杀殿下,属下愿与其同罪!”
李世民又用手一指秦琼道:“将军的处境若似尉迟敬德会杀了我吗?”
秦琼坚定地摇摇头,也大声道:“尉迟将军乃是忠信之人,岂会做此不义之事!”
李世民又用手一指李世勣,大声问道:“将军若何?”
李世勣摇摇头还没说话,李世民便已代替他回答道:
“我知李将军乃是一纯臣,素来信守忠义,肯定也不会!”
“是的,属下不会的!属下也相信尉迟将军不是这样的人!”
“李靖、秦琼,还有李世勣,难道你们是那个尉迟敬德肚子里的蛔虫吗?你们怎么就敢断定那尉迟敬德在这个时候就不会乘机杀了秦王?在这非常时期,谁能保证他的内心没有发生变化?秦王乃是万金之躯,三军统帅,一旦秦王殿下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这……”
李靖、秦琼和李世勣突然面对齐王李元吉的厉声责问,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好。他们窘在那里“诺诺”连声,不敢说话。
“齐王!”
李世民见李元吉突然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压下来,谁能受得住。所以他没等李靖和秦琼他们说话,他自己先把话头接了过来。他望着李元吉,强压心中的怒火,尽可能地耐心、恳切地对李元吉说道:
“四弟,不要说我是万金之躯,你看在场的每一个人,哪个不是世家豪门之后?哪一个人的地位不尊崇?我们身为殿下,之所以被认为是万金之躯,就是因为有这些英雄豪杰们不顾自身安危来保卫我大唐,不顾生死地拱卫我们,才使我们得以以万金之躯自称。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哪有我们大唐朝廷,哪有我们这万里江山?没有了他们,我们就什么也不是!四弟,现在,我们怎么能以‘或许有’、‘或未可知’的猜忌,无缘无故地去怀疑一位忠心归降我大唐的一位将军呢?我们如此不问青红皂白的做法,将使所有人都会有不被信任的感觉!如此,我们又如何使天下一心,共事我大唐?”
“二哥,我……”
“四弟,你先别说了,我以后再跟你慢慢解释吧。”
李世民又转头望向屈突通、殷开山等人,大声地说道:
“我知道大家不让我去见尉迟敬德,是担心我的安危。这份好意我李世民岂能不知?我是大军的主帅,我的安全对于东征大局的重要性我又岂能不知?可是,现在我去见尉迟敬德,难道他就会杀我吗?不会,他绝对不会!我观尉迟敬德确是一个忠义之士,岂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初他不肯归降,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忠义之人,不肯背主。像他这样的人,绝不会在趁我对他表示关切之时而杀我的。当初在介休之时,我和李靖将军夜访于他,他在那时都没有杀我们向刘武周、宋金刚邀功,又岂会在今天杀我?你们也太小看他了!我若再不去向他解释,以宽慰于他,那我大唐就真的将失去一位猛将了!”
李世民说罢对左右大喝一声:“闪开,谁也不得拦我!”
“殿下,您真的不能去!”
屈突通等人知道尉迟敬德被囚禁后,暴跳如雷,心情烦燥。即使他不叛唐,但是在这样的情绪之下,谁也不能保证他不会在此时做出什么难以预测之事。所以他们生怕李世民有所闪失,还想阻拦。
“你们谁再拦我,就是故意与我李世民为敌,可别怪我李世民翻脸不认人了!”
李世民一边说这话,一边手握剑柄,双眼瞪视着众人。众人见李世民手握宝剑,说出了这样的狠话来,个个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上前拦阻。
但屈突通等人怕李世民有危险,见拦不住他,便纷纷跟在李世民的后面,准备应付突发的危险。
李世民见大家纷纷跟在他的后面,皱了皱眉头。临出帅帐,又回过头来大声吩咐道:
“这是我单独去见尉迟将军,你们谁也不许跟来。谁要是跟来,可就真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李世民说罢,头也不回,径自出门去见尉迟敬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