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鲲鹏于飞

一二0 义士归隐

鲲鹏于飞 秋风暖阳 7636 2024-07-06 15:04

  唐军大营中,李世民不知李靖出去这么多日,任务完成的怎样,心中十分焦急。如今窦建德已决定出兵援郑,时间每过去一天,形势就紧张一天。是以李世民这几天心急如焚,度日如年,天天盼望着李靖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这一天早上,他正在帅帐中与众将议事。忽然中军来报:“殿下,有两位跟随李靖李将军外出办事的斥候满面风尘,来至帐外,说有要事要面禀殿下。”

  “哦,李将军没回来?”

  “没有,就他们两个人。这两个人风尘仆仆,说是连夜赶回来的,看样子事情挺紧急的。”

  “难不成李兄遇到了什么意外,匆匆派这两个人回来告急?又或是事情办得不理想,李兄还在勉力为之?”

  李世民听说只有两个斥候回来,心中瞬间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快……快叫他们进来!”

  “是!”

  不一会儿,两个斥候满面风尘地快步走了进来。他们两人虽然努力强打起精神,但仍难掩满面的倦容。看来真是连夜兼程,没有丝毫休息。

  待那两个斥候进门,还没等他们见礼,李世民就着急地问道:“怎么就你们两人回来,你们将军怎么没有回来?”

  那两个斥候见李世民问话,连忙躬身答道:“启禀殿下,我们将军现在一切安好,事情也办得非常顺利。将军有事不能回来,特命小的星夜兼程,要小的把这封紧急文书亲手交到殿下手中。”

  “哦,是这样!你们将军现在在哪里?”

  李世民一边接过书信,一边对两个斥候问道。

  “殿下放心,将军一切都好!只是将军吩咐小的不能用言语汇报,殿下看完这封信就什么都明白了。”

  李世民见这两人说得如此神秘,连忙才展信观瞧。看着看着,他原来紧锁的双眉逐渐舒展开来,一会儿竟是满面笑容,竟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李世民看罢信,竟不顾身份,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

  “殿下,是什么好事,快给属下们说说!”

  众将不知何事,见李世民的心情瞬间大好,知道李靖在信中说的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他们一个个都纷纷围拢了过来,都想知道信中究竟说了什么好事,竟让这几天心情郁闷的李世民突然心情大好。

  原来,李靖在信中先是简略地介绍了他此次北上成功挑起夏、宋纷争,阻滞夏军南下之事。然后他重点介绍了他与郑州司兵沈悦联络献关之事。并与李世民约定里应外合,袭取虎牢关。

  李世民见众将关切,倒是不动声色,将信件重新叠好放于兜中。

  “大家不要急,好事,反正是大好事,大家过两天就会知道结果了!”

  “这一次,李靖李将军真是立了奇功了!”

  “真是天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哈哈,看来是李将军肯定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了!”

  众将见李世民看了信以后满脸带笑,虽然不知道信中内容是什么,但是估计肯定是好事。只是李世民不说,众人也不好去问。

  事不宜迟,必须抓紧行动。他疾步来到正中帅位取过一支令箭,望着众将,正在思忖是派谁前去。这时李世勣出列禀道:“殿下,让属下去吧!”

  “李兄,你还不知是什么事,就来请令?况且你的身体?”

  李世民见是李世勣出来请命,稍微有一些犹豫。上次大战,李世勣毕竟刚刚受过伤,尚未完全痊愈。

  “殿下不用担心,上次乃是一些小伤。李靖将军用他的金创药敷上后,效果非常好,早就好得差不多了。况且将士用兵,岂能拈轻怕重?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决不退缩。”

  李世民尚在沉吟,大将王君廓出列道:“殿下,让属下与李将军一起去吧。属下前番去截郑军的粮道,对这一带也较为熟悉。属下与李将军为伴,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李世民见王君廓出来请令,心中这才放心。

  “好,有王将军同去,相互有个照应,本帅就放心了。其他各位将军,各回本位,做好防务,防止王世充狗急跳墙,冒死突围。”

  “是!”

  众将知道李世民要有机密要务要对李、王二位将军吩咐,皆答应一声,俱各散去。

  李世民这才把李靖的书信拿出来给李、王二位将军看。

  “好啊,这真是太好了!”

  李世勣和王君廓看了以后,也是惊喜万分。李世民望着二位将军道:“事不宜迟,迟恐生变。李靖李将军约定是在后天夜里应外合,夺取虎牢关。所以我们得火速派兵前去,免得节外生枝。”

  “李世勣、王君廓二位将军听令。本帅令你们二人率领一千五佰轻骑兵乔装成郑军模样,夜晚行军,白天休息,务必于三日后潜行至虎牢关下。到时有李靖李将军在关外接应,与沈悦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虎牢关!”

  “得令!”

  李世勣与左卫将军王君廓二人上前接令。李世民又叮嘱道:“取下虎牢关后,李世勣将军率五佰兵马就地守关,王将军再率领一千轻骑兵由那个沈悦作内应,连夜奔袭郑州,不得有误!”

  “是,得令!”

  二人转身欲走,李世民叫住李世勣,轻声叮嘱道:“你们取了郑州和虎牢关后,就地据守。着李靖李将军将那位沈悦沈义士请到这里来,我要当面感谢这位义士对我大唐的贡献。”

  “是,属下知道了。”

  李世勣说完,便与王君廓二人前去点兵,由那两个斥候带路,迅速前往虎牢关。他们在沈悦的帮助下,兵不血刃,连续诈取了虎牢关和郑州,为唐军抵御窦建德的大军争取到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话说李靖派走了两个斥候之后,便暂时留在沈悦的家中,帮助沈悦的母亲调理身体,治疗病情。沈悦见李靖待自己母亲如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非常感激。他因假期已到,只能到关中值守,临行时又与李靖仔细约定献关之事,为唐军顺利取关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取关之后,李靖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欲请沈悦前往洛阳城下去见李世民。

  可无论李靖怎么劝说,沈悦坚辞不去。

  “李兄,”

  沈悦真诚地对李靖说道:“在下献关,非为荣华富贵,是为天下苍生计耳。如若现在去见秦王,则在下似有卖主求荣之嫌,实在是有悖于在下的初衷。既然关已献出,为天下苍生做了一件善事,在下现在才真正可以放下一切,与全家老小归隐山林了。如蒙敝派不弃,寻到巨子和墨家众兄弟,蒙巨子原谅能重入门墙则更好。如若不能,则愿终老于山野间,从此不再涉足世事。”

  李靖见强留不住,只得将孟海公所赐金银悉数转赠于他。

  沈悦坚辞不要。

  “多谢李兄好意!在下现在没有公务羁绊,躬耕于田畝。在下相信凭自身的勤快,应该还是能养家糊口的。”

  “沈兄,”

  李靖恳切地劝他道:“在下深知沈兄高义,不羡荣华,不慕富贵。但生此乱世,没有一点金银度日,却又是万万不能。何况沈兄上有老,下有小,没有金钱如何生活?这些钱非出自官方,乃是在下与兄相交一场,表示的一点心意。兄若是再不接受的话,则真是拒在下于千里之外了。万望沈兄再勿推辞!”

  沈悦见盛情难却,只从李靖所赠的金银中略取了少许,又带了一些粮食,方才带领全家老小坦然离去。

  李靖望着沈悦一家远去的背影,不禁心生感慨。感慨沈悦生逢乱世,仍能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不随波逐流。如此之大义,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

  回到唐军大营,李靖将此事一一具告李世民。李世民也很感动,大发感慨。

  “此乃真义士也!我大唐定不负这些贤人义士所托。天下一统后,一定要休养生息,仁政爱民,让天下苍生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话分两头,再说大夏。此时的窦建德终于开始出兵了。他认为唐、郑两军已经两败俱伤,该到了他“卞庄刺虎”,“渔翁得利”的时候了。他亲率大军南下,一路过关斩将,顺势攻克周桥城,俘获孟海公。然后打败徐圆朗,带领孟海公和徐圆朗的全部人马来救王世充。

  由此不断地折腾,便又过去了数月,已是来年的开春了。军队走到滑州时,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打开城门迎接。窦建德又乘机掠取了元州、梁州、管州,聚兵荥阳。

  当时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辨任徐州行台,派遣他的部将郭士衡带领几千人跟随窦建德,集中人马十多万,号称雄师三十万。大军徐徐而行,即将抵达虎牢关。

  李世勣见窦建德的大军径往虎牢关而来,连忙派人向李世民报信。

  窦建德连克数城,志得意满。他命人修建行宫,整顿兵马,安扎营盘,以示决战。又派遣密使约定王世充里应外合,相互呼应。

  窦建德踌躇满志,派遣属下李大师为使来见李世民。言说大夏(窦建德的政权为夏)的雄师将至,希望李世民能撤洛阳围城之兵,退回潼关。并归还所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以免唐、夏之间兵戎相见。

  李世民扣留了李大师,对窦建德的话嗤之以鼻,根本不予理睬。

  唐军将士听说窦建德接连攻城拔寨,士气如虹。不少将领大为恐慌,包括萧禹、屈突通、封德蠡在内的重臣大将们都纷纷请求李世民暂避锋芒。

  萧禹被陛下派来劳军,屈突通、封德蠡等人连忙去找他。他们知道萧禹是老臣,萧禹说的话李世民肯定会慎重考虑的。他们一致请萧禹去劝一劝李世民。

  萧禹不敢怠慢,匆匆来找李世民,劝道:“殿下,几位将领都去找老臣,想让老臣来劝劝殿下。目前王世充凭借洛阳城高墙厚一直坚守待援,不容易很快攻克。而我军疲惫不堪又士气低落。如今窦建德挟胜利之师而来,士气高涨锐不可挡。如果再这样长期坚持的话,我军势将腹背受敌,这不是个好办法。老臣觉得殿下不如接受几位将军的建议,暂时撤回潼关,以便等待时机。”

  这时连秦琼、程咬金等人也建议李世民要小心谨慎。

  秦琼和程咬金他们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对这邙山之地印象是太深刻了!

  当年魏王李密刚刚战胜宇文化及,气势很盛,兵力更是五倍于王世充。围困洛阳多少天,却被王世充以少胜多,打得惨败。他和程咬金、单雄信等人也在此战中被俘,不得不投靠王世充。

  所以秦琼私下里也劝李世民道:“殿下,如今夏军士气正盛,我军连日作战,士多疲惫。可否暂避其锋,以免到时两面受敌,骑虎难下。”

  秦琼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李世民岂能不知道他的意思。李世民只是沉吟,没有直接回答萧禹和秦琼他们的话。

  由于李世民一时并没有下定决心是撤是战,众人议论纷纷。刘弘基见李世民一直没有表态,便拉上屈突通一起来找李靖。

  “将军,屈将军和刘将军来找您。”

  李靖正在帐中闲坐,手拿兵书打发时光。这时,亲兵来报,说屈突通和刘弘基二人来了。

  “快快有请!”

  李靖一听他们二人来了,赶紧放下兵书,迎出帐外。

  “哟,今天是什么风,把二位将军的大驾给吹来了。快请进帐,快请进帐。”

  “实在不好意思,叨扰了将军的雅兴了。”

  屈突通和刘弘基站在帐外,二人脸上一脸愁云。他们见李靖迎了出来,忙拱手笑道。

  “哪里哪里,在下也正闲坐无事,打发时光呢!二位将军前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来来来,快进帐中来谈!”

  李靖连忙把屈突通和刘弘基两人让进帐中。屈、刘二人坐下后,只是坐在那里叹气,也不说话。

  “二位将军,这是怎么了?试问当今天下,又有什么烦心事能难住二位将军呢?”

  屈突通望了望刘弘基,见刘弘基不说话,便开口说道:“李将军,若论两军阵前冲锋陷阵,在下和刘将军决不会眨一下眼睛。但现在两军情势有变,大夏挥军前来,敌我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军中都在谈论夏王大军的事情,大家都忧心忡忡。只有将军这里悄无声息,还能有闲心思在这里看书。将军真好雅兴也!”

  “怎么,夏王窦建德来了么?”

  “怎么这么大的事将军你还不知道?”

  屈突通一脸惊诧地望向李靖。这么大的事情,李靖不可能不知道啊。但是看李靖的神情,好像是真的一无所知的样子。

  “嗨,将军还真能坐得住!听说夏王窦建德率三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前来援救王世充。现在军中对此事都议论纷纷,皆言夏王大军前来,若与郑王里应外合,则我军形势甚危。大家都在劝秦王殿下撤军暂避其锋芒,可秦王殿下一直未置可否。在下与刘将军觉得殿下平时对将军言听计从,所以与刘将军冒昧打扰,就是想请将军也去劝一劝殿下,让他早日撤兵,免得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哦,劝殿下撤军?”

  “对,劝殿下早点撤军,以免陷入被动。”

  “那刘将军的意见呢?”

  李靖转头望向刘弘基,刘弘基也点点头,表示认可。

  “是不是军中大部分人都赞成撤军?”

  “应该是吧。副帅齐王殿下,包括老臣萧禹萧大人,封德蠡封大人等人也都是这个意思。”

  “两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撤军的话,我们这几个月来的所有战果就都一笔勾消了?”

  “这个在下等也想过。不过现在形势危急,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现在我们能夺取这些地方,将来也就一定还能夺取。若是一味地强撑硬支,我大军受损的话,则势必危及国体,却白白让夏国做大了!”

  李靖沉吟了一会,他抬起头来,笑着对屈突通和刘弘基二人说道:

  “多谢二位对在下的信任,只是二位可能高看在下了。殿下平时对在下和对待你们绝没有什么两样,更没有对在下言听计从的说法。至于撤不撤军这件事,相信殿下一定有自己的主张和打算。自从随殿下出征以来,西征薛仁杲,北伐刘武周,哪一次不是凭借殿下的雄才大略战胜了敌人。在下觉得既然殿下对大家的意见未置可否,那一定是殿下心里边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了。在下相信,只要殿下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一定是审时度势认真考虑得出的。我们这些做属下的,又何必去担忧呢?二位将军,你们说是不是?”

  “可……可是,在下等还是担心殿下年轻气盛,一时冲动……”

  “诶,屈将军多虑了,殿下虽然年轻,却已经有了非同常人的沉着与冷静。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当年宋金刚退却的时候,我唐军一天之间数十战,很多人都劝殿下穷寇勿追。结果殿下坚持奋力追击,事实证明殿下说的还是对的。哪一次胜利不都是殿下英明决策的结果?在下觉得,对于这一点我们完全不用担心。”

  “只是……多慎重一点还是好。将军是不是也去劝一劝殿下,让殿下好好考虑考虑?”

  当年北伐刘武周的时候,屈突通、刘弘基也是与其他将领一样,劝李世民稍稍安歇,以待大军。李世民坚决不同意,结果证明李世民坚持追击是对的。所以当李靖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屈突通和刘弘基二人的脸都红了一下。

  “在下倒十分相信殿下的决断能力。特别是在这关键的时候,在下觉得我们就不要去干扰殿下的决策了。”

  “不过……”

  “屈将军不必再坚持了,也许李将军说的话是对的。我们只要静听殿下的决定就行了。李将军,其实在下等也不是胆小怕事,畏战不前的人。主要是看眼前情势危急,所以心中有所担心而已。当然不管殿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哪怕前面是万山火海,我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

  刘弘基已经明白了李靖的心思,他相信李靖肯定也是不主张撤兵的。从出征以来,李靖往往能洞察先机,也许他和秦王的想法真是对的。他见屈突通还想坚持,便截住了屈突通的话。

  “是的,二位将军的威名大家有目共睹。为殿下操心,为大唐的宏图大业操心,这是每一个做臣子的责任。二位将军能在关键时刻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主张,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在下相信殿下也一定会理解大家的心意的。”

  送走了屈突通和刘弘基后没一会儿,秦琼和程咬金等也赶了过来,也是请李靖去劝一劝李世民暂避夏军锋芒。

  李靖又好生的安抚了他们的情绪,才刚把他们送走,还没把书拿起来,亲兵又来传话,说尉迟将军来了。李靖又连忙起身出迎,还没出帐门,尉迟敬德已经走了进来。

  “李兄,军中怎么有那么多贪生怕死之辈呢?不就来了夏王的三十万兵嘛,有什么好怕的?来了正好,来了我们把他们一锅烩了,倒省去了多少麻烦!”

  刚一进门,尉迟敬德就呱呱啦啦地说了一大通。

  李靖一听这话,就知道他也是为“撤兵”之事来的。很明显,他对撤兵一事持不同的意见。

  “尉迟将军先不要急,先坐下来喝杯茶消消气!”

  “喝什么茶啊,不喝了!在下是来请李将军去劝劝殿下和那些叽叽喳喳喊着要撤军的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夏王的三十万军一来,他们就怕成那样!夏王他们来了正好,这可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呢!闹什么撤军?这不是要扫在下的兴嘛!”

  “尉迟将军先不要急,在重大决策上有分歧,有争执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所以不要以为提出撤兵的人都是胆小怕事之人哦。我们自出兵以来,将军见过哪一个人做过孬种?”

  “那倒也是,他们以前不怕,怎么这一次就怕了呢?李将军,在下是来请你一起去劝阻秦王撤兵的。走,快点和在下一起去见秦王,让秦王早下决心,早做决断,免得贻误战机。”

  “诶,尉迟将军不要急嘛!是不是秦王殿下已经决定撤兵了?要是他已经决定撤兵了,将军再去劝也不迟啊。这么多人劝殿下撤兵,殿下一直没表态,那就说明殿下的心中也是没有撤兵的打算的嘛!”

  “噢,对啊,殿下到现在还没有表态,说明殿下的心中也是不赞成撤军的!”

  尉迟敬德听李靖这么一说,一拍脑袋好像有些醒悟。

  “不过在下觉得还是要劝劝殿下好,防止殿下被那些人给说动了心。”

  “尉迟将军,在下觉得现在还是不去打扰殿下的好,以便让殿下能从容做出正确的决策。”

  “怎么,李将军你不去?”

  尉迟敬德以为李靖肯定会爽快的答应和自己一起去见李世民。见李靖不打算去,倒是一愣。

  “嗨,你倒是真能坐得住。在下可比不得你,能有这份定力。你不去在下可要去了!在下一定要去跟殿下好好说一说。”

  “这些人一个个都畏头畏尾,前怕狼后怕虎的,这还怎么建立功勋!”

  尉迟敬德说完也不坐,对李靖一拱手,就一边嘴里嘟哝着一边风风火火地走了。

  看来他是真的急于去找秦王殿下,去向他陈述自己的意见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