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鲲鹏于飞

九 井陉口

鲲鹏于飞 秋风暖阳 5486 2024-07-06 15:04

  从山西的固关往东到河北,有一条著名的井陉古秦道,又称燕赵古道。这是当年秦始皇修建的从咸阳出发通往全国的古驿道之一,也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它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

  这条古道穿行在巍巍太行山中,蜿蜒曲折,隐没于自然形成的地质罅隙之间。远远望去,它像一条诡秘而飘忽的游龙,云深雾静,幽深而神秘。

  这天早上,东方的天际才刚刚露一丝鱼肚白,而太行山中却还是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曙光被高大的山峦遮挡着,根本无法照射到这里。但早晨的露水却已经开始蒸腾成雾气,薄薄地飘荡在山野间。这时候的古道上鲜有行人,时而有一、两只野鸟或野虫间歇地鸣叫着。

  突然,一阵“嘚嘚、嘚嘚”的马蹄声刺破清晨的寂静,惊得路边的宿鸟突然“扑楞楞”地尖叫飞起,警惕地盘旋于空中。

  在薄雾笼罩的黑暗中,隐隐约约可见两匹马儿并辔而来。由于天还没大亮,道路看得不太清,所以马走的并不快。那些被惊起的飞鸟高飞盘旋一会后,便又悠闲地落于不远的树上。四野除马蹄声外又很快归于沉寂。

  在这燕赵古道上,由西向东有两个人联袂而行。待得天光微亮,雾气稍散,朦朦胧胧的大概可以看出是一高一矮身着短衣短靠两个汉子骑在马上。那个高个子汉子身背古琴,马身上挂着一支长枪,须髯有些花白年龄稍长。他的身上罩着一袭青色长衫,一柄长剑则挂在马鞍上。那个矮个子却是一个年轻帅气的青年。他身穿一袭白装,腰挂短剑外罩长袍。他们娴熟地驾驭着马儿,即使在光线不清的古道上也能行走自如。

  此时,他们也不说话,只顾前行。仿佛身旁惊飞的鸟儿,鸣叫的虫儿一概与他们无关似的。

  列位看官肯定要问:这两人是谁?为何昼夜兼程?他们这是要去往哪儿?

  各位,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匆匆从马邑郡出走的李靖和他的夫人红拂女。

  他们要去哪儿,想必各位看官约略已经猜到了。

  他们要去往江都,告发李渊谋反,并期望借此能得到朝廷重用,匡扶社稷,大展宏图。

  他们为了避开李渊的追查,专门做了易容化妆。李靖特意在脸上画了些皱纹,把须髯涂上些许白色,给人一种饱经风霜的年长老者感觉。而红拂女则女扮男装,成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后生。

  此时二人一路上以兄弟相称。红拂女平素就喜欢称李靖为“靖哥哥”,但现在是第一次真正以兄弟关系来称呼,她觉得更加有趣,一路上不住地“靖哥哥长、靖哥哥短”地叫着、戏闹着。李靖平时就非常疼爱自己的这位娇妻,看她出门后这么高兴也就由着她,不时地还与她一起斗着乐玩。

  两人为了绕过太原,专门选择了这条由晋入冀比较隐秘的燕赵古道。

  两个人刚开始还有那种摆脱李渊的控制、终于可以施展抱负的兴奋。但随着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他们的这种兴奋感便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此时的燕赵大地,满目都是荒凉破败的景象。到处田地荒芜,村庄凋敝。几乎是十里无炊烟,户户无劳力,无村不戴孝,家家有哭声。朝廷连年挖运河、修东宫、三次远征高句丽,大量的劳役、兵役几乎抽走了所有的男丁,家家只剩下了老弱妇孺。而即使是羸弱的老人也会被官府征去或被叛军抓了壮丁。再加上官府盘剥,乱兵四起,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一路之上几乎到处都在打仗,烽烟过后,尸横遍野,血流满地。

  为了躲避几处正在进行的战争和李渊的追捕,李靖左拐右绕,短短的百十里路竟然走了一个多月。所经之处,道旁路边战死的、饿死的尸体比比皆是。真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一目目凄惨的景象,引起了他们两人思想上的强烈震动。

  大隋开国时,文帝杨坚结束了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状态。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大隋可以说是百废俱兴,府库充盈,人民乐业,那是一个何等的繁荣景象。但是仅仅经历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却又重新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场景!

  当今圣上杨广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以及暴政苛役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多么大的破坏!

  从一个“治世”变为“乱世”是何其速也!

  杨广仅仅因为一己之好恶给社会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面对此情此景,李靖的内心不由得开始出现了一丝忧郁和彷徨。他时不时地在心中对自己发出叩问:这样的朝廷还有救吗?自己奋不顾身地去救这样的朝廷还有意义吗?即使自己拼命地去效力,但是在“李氏当有天下”这样的谣言面前,当今圣上又是否能真的信任我这个李姓之人呢?现在朝堂之上像宇文化及等权臣、佞臣霸占朝政,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他们又如何能接纳自己这一抹清流呢?

  想到这里,李靖不由得勒马东望。前面千峰叠翠,万壑纵横。极目远眺,乌黑灰濛,四处黑漆漆的。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几十米开外便掩映在乱草丛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此时此刻的情景就像李靖的心情一样,四顾彷徨,却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红拂女一路上看到自己的丈夫神情越来越凝重,有时候还不住地唉声叹气。她知道他看到眼前的情景后心里难受,内心迷茫,也就没去打扰他。

  她对自己的丈夫是太熟悉了。

  他满腹经纶,饱读兵书,有大志向、大抱负,一心想建功立业。可惜总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郁郁而不得志。

  红拂女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五年前,李靖去拜谒左仆射杨素,希望能得到杨素的引见从而为朝廷效力。在杨素家里,杨素自恃位高权重,根本不把这个年轻后生放在眼里,对李靖轻慢无礼。李靖上前作揖见礼后,见杨素倨傲无礼,遂大声说道:“天下正乱,英雄竞相崛起。当此勘乱之时,您身为王室重臣,应该把为朝廷网罗豪杰的事放在心上,怎能如此傲慢地接见宾客呢。”

  杨素见李靖有君子之风,说话有理有节,颇为惊讶。他这才站起身,向李靖道歉,放下架子和他交谈。李靖对杨素侃侃而谈,纵论天下大势,说得头头是道。当时红拂女乃是杨素家里的一名小小的歌妓,正好手执红尘侍奉在旁。她见李靖满腹经纶,分析得精辟入骨,又兼见他翩翩风华,举止端庄大方,不由得被李靖的才华所深深折服。

  无奈当时的杨素虽然位高权重,但在当时却正受到杨广的猜忌。他自身都难保,又哪能向朝廷举荐李靖呢。他抚着自己的坐榻尴尬地安慰李靖说:“论公子的才华,前途定当不可限量。不久的将来,你终当能坐到老夫的这个位置上的!”。

  李靖见杨素只是敷衍了事,却并无重用、引荐之意,只得怅然离去。

  李靖去后,杨素指着李靖的背影遗憾地对站在自己身边的儿子杨玄感说道:“唉,可惜朝廷昏暗,奸佞小人当道,致使像李靖这样有才能的人郁郁不得志。你若有李靖一半的才华,将来纵横天下,何愁江山不是我们杨家的呢!”

  杨素啿叹不已,大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觉。

  红拂女十分倾慕李靖的才华,认为他将来必有大成。她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一生托付于这样的人物。

  红拂女虽然身份卑微,却也是一位有胆识、有主见的奇女子。她竟于当晚夜奔,前来投奔李靖,来了一曲隋朝版的“凤求凰”。李靖也是一位奇男子,被她的真情打动,不囿于世俗成见。两人从此缘定终身,相互支持,相敬如宾。

  杨素得知红拂女夜投李靖后非常生气,本要发作。但想到将来李靖的前程一定不在自己之下,自己的子女将来说不定还要托庇于他。况且李靖也是陇西贵族,身份也不辱没于了他,想想后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他不仅不予追究,还大大方方地将红拂女认作义女,赠与一大笔嫁妆与她,竟然成就了李靖与红拂女这一段美好姻缘。

  红拂女想到这里,脸不自觉地“腾”的一下红了。她赶紧偷偷地拿眼望向李靖,见李靖还在深思中,并没有发现自己脸红,也就放心了。

  实际上此时天还没大亮,李靖纵然是神目,又怎么能看见她脸上的这些细微的变化呢。只不过这是红拂女作为女儿家一时心慌,暗自揣测罢了。

  “贤弟!”

  不想此时李靖突然侧头望向她,红拂女忽然感觉一下子被李靖看穿了心思,显得有些慌乱,脸变得更红了。

  “什……什么事……事?”

  李靖看到红拂女忽然有些局促不安,眼神慌乱,说话也突然结结巴巴地,感觉十分地诧异。

  “贤弟,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李靖说罢,还关切地把马靠近过来。

  “没……没什么!”

  红拂女见李靖靠过过来,变得更加地慌乱。她的一颗小心脏在胸膛中像小兔子似的扑腾乱蹦,仿佛瞬间就要蹦出来似的。她怕李靖一旦靠过来,自己女儿家的心思就全被他看穿了。她急忙想办法掩饰,慌张四望,突然用手一指东方说道:

  “靖……靖哥哥,你看,好大好……好红的太阳啊!”

  “啊,真的很壮观哦!”

  李靖顺着红拂女的手指看去,一轮红日恰好正好从东方山坳里喷薄而出。金红色的阳光照在山坳两边的山头上,把大山镀上了一层层金辉,红黄闪亮。阳光透过山谷里蒸腾的雾气,氤氲如黄云之盖。山间鸟飞、虫鸣,花香、草绿,这一切都在这阳光下瞬间显得一片生机盎然。李靖他们的身上、脸上也被洒上金黄,而黄中又透出一点红晕。

  山峦起伏,莽莽苍苍。朝阳金辉,遍洒太行。

  荡胸生层云!

  在这崭新的清晨,见到这喷薄而出的太阳,总会让人感觉一切都生机勃发。李靖刚才心中的抑郁之感瞬间荡然无存,心情一片大好。

  李靖长舒一口气,侧身对红拂女说道:“贤弟,愚兄刚才只顾沉思,忘了看这一片大好的风景。幸亏贤弟提醒,不致误了这美好的清晨。”

  “是啊,靖哥哥。”

  红拂女见李靖的心头云开雾散,心里自然也是非常的高兴,早忘了刚才的尴尬了。

  “靖哥哥,这一次我们两人难得一起出来走走。我们又何必每天都去为国事而烦心?乱世生人难,何必徒烦忧,我们为何不能开开心心地活着呢?山河如此壮丽,我们可千万不要辜负这大好河山和无边的美景啊。”

  红拂女见李靖眉头舒展开来,又提议道:“靖哥哥,反正现在有空闲,我们不如下马步行一会吧。马儿跑了一夜,也非常累了,让它也歇一歇,吃点清草,我们也活动活动筋骨如何?”

  “好,我也正有此意。马骑得时间长了,人疲马乏,正好借着这早晨的好阳光,休息一下。”

  李靖见红拂女这么说,马上附和道。

  于是俩人甩鞍下马,一前一后步行在这山间的小道上。那马儿也很听话,一边悠闲地吃着路边的青草,一边在他们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

  两人走走停停,一路上边看风景边稍作休息。

  不过从这一段路开始,他们两人就会时不时地看到一小队一小队的士兵经过,路上有些关卡上还有驻兵,看旗号应该是叛军刘武周的队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遇到这些兵士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绕着走。古道旁边崖陡沟深,林密草深,非常难行。他们这样绕来绕去,走得就更加地慢了。

  临到井陉口时地势开始变得更加陡峭,悬崖壁立,路窄且特别险要。其它地方的古道大概宽有50步左右,但到了这里最窄处仅有十来步。

  井陉口这里原是从冀入晋的重要驿道,也是古往今来商旅的必经之处。由于路窄且险,车辆只能鱼贯出入,成年累月的车马经过,轧出一道道很深的车辙。有些地方深到竟然能纵向放进一个成人的手掌。车辙深到一定程度就往往会把车身卡住或陷在里面无法通行。从古道向东瞭望,在井陉口往上最高处有一座雄关高高矗立,巍峨挺拔,雄关上写有“东天门”三个大字。“东天门”城关雄踞在古道最高处,锁住古道的咽喉,给人感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自从秦朝修建古道以来,特别是在两汉和平时期,朝廷会经常对这井陉古道进行维修。因有这“东天门”城关横跨古道之上,受到城关的限制使道路无法拓宽、翻修。每次修路工匠只好将高于车辙的石质路面铲平,再任车辙碾轧,待形成深深的车辙后再将路面铲平。这样周而反复数百年,路面竟被铲得下降了近一人多深。因道路路面下铲、深陷也使道路两旁形成了一人多高的高墙,人走在路上就像走在沟渠里。而现在“东天门”的关城门洞真就像一座天门一样巍然矗立,显得比当初修建时更高更深,地势更加险要。

  李靖他们还没靠近“东天门”城关,远远地就看见城关上插有刘武周叛军的旗帜,而且关门口有兵士在盘查。此时天已近午,为了避免麻烦,他们便从古道边的一处豁口出了古道,打算从“东天门”城关的旁边绕过去。于是李靖便和红拂女牵马上山,准备找个隐秘的地方,先吃一些干粮,稍事休息,然后再寻条小路过关。

  从山上望向“东天门”城关依然雄伟,燕赵古道蜿蜒曲折向东盘旋而去,隐没于山林之间。在古道两壁上隔一段距离就堆了一些滚木礌石,这是为了战备之用。在这地方要是有队伍过来,将滚木擂石推下去,沿着狭窄的古道顺坡而下,当有雷霆万钧之势,再猛的军队也难以抵挡。

  刘武周据住这个险要,就扼住了燕赵通往秦晋的咽喉,即使少量驻兵也可挡住数万雄师。李靖感觉还真不能小看这刘武周,虽只是行伍出身,但是对兵法还是知道一二的。

  李靖环顾四周,想找一个两人能暂时落脚休息的地方。极目远眺,见不远处山腰上有一座小庙,掩映在荒草之中,看似荒废已久,估计不会有人。于是两个人牵着马,拨开荒草,朝那座小庙走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