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天佑大唐,吉人自有异象!
此时恰巧有一条大蛇追食老鼠,那老鼠四处乱窜。情急间慌不择路,一下子撞到了李世民身旁那亲兵的脸上。那亲兵惊醒后揉揉眼猛见有一条大蛇在面前爬动,吓得悚然坐起。他朝四周一看,遽然发现四周已聚拢了四五百定杨军,正在向他们两人围拢过来。他见此情景,骇得魂飞天外。
“殿……殿下,殿下,快……快醒醒!快醒醒!”
“怎么啦?”
李世民此时睡得正香,朦胧中被推醒,还不知是何事。
“殿下,您看!”
待随着亲兵手指方向看看周围,李世民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困瘾顿时没了。
“快,快回大营!”
李世民迅速站起,观察了周围的形势,和亲兵二人赶紧上马,从高丘上纵马驰下。
才走了百余步,就被刘武周的溃军追上。溃军中有人认识李世民的,大声高呼:“前面那个骑紫色马匹穿白袍的人就是秦王李世民。大家一起上啊,抓到李世民就能升官发财了啊!”
还有人大喊;“抓不到活的,抓到死的也是黄金万两啊!”
定杨军的溃军本无斗志,但一听说前面之人就是李世民,而且对方只有区区两人,就都来了精神。他们齐声呐喊着,纷纷奋力追赶。各人都想着若能亲手抓到或杀死李世民,就是奇功一件,谋得大富大贵。
这个场面就像是两只羔羊遇上了嗜血的狼群,在山谷中上演着一场拼命的追逐。
“杀啊,追啊,千万不要让李世民逃掉了!”
“抓到了李世民,我们就能打败唐军,就是首功一件了,大家快上啊!”
“抓到了李世民,这就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啊,千万不要让他逃了!”
定杨军吆喝着,嚎叫着从四面八方围过来,越追越近。
李世民和亲兵两个人此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大意,奋力向前冲杀。这时,前方有一群溃兵挡住去路,李世民把长枪挂在马上,手中弯弓搭箭,用大羽箭(李世民用的弓比一般人拉力大,箭也比别人的粗,所以叫大羽箭)“嗖嗖”两箭射死了冲在溃军最前面的两员骁将。其他溃军一时被唬住,只在那里喊着、叫着却吓得再也不敢追得更近。李世民大喝一声,奋起长枪,冲出定杨军的重围。他身边的那个亲兵乃是李靖从陌刀手中优中选优,为他精心挑选的卫士,此时更是拼命上前,保护李世民的安全。
好在这些定杨军的溃兵在前面几战中都吓破了胆,身上的箭矢在前面几战中都已用光了,不能远距离射杀李世民他们。这些溃兵见李世民勇猛异常,谁也不敢冒死上前,都远远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期望众人一起围上来再擒杀李世民。但是毕竟李世民特殊的身份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他们只有两人,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只要能抓住李世民,便既可以向宋金刚邀功。哪怕只是一具尸体,也可以要挟唐军,至少可以敲诈无数的赎金。所以他们穷追不舍,绝不想放过这一次绝佳的发财机会。
李世民骑的乃是宝马良驹飒露紫,跑的像一阵风一样,定杨军根本追不上他。但是他的亲兵骑的可不是宝马,逐渐被李世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眼看要被定杨军溃兵追上。李世民看到他处境危急,连忙勒马回头,又弯弓搭箭,射倒两人。
定杨军溃兵也渐渐摸到了规律,发现李世民不肯孤身逃走,还要兼顾那个亲兵的安全。于是众人奋力追上亲兵,把他围在核心,诱使李世民来救。
李世民跑了几步,回头一看自己的亲兵又被溃军追上,正围在中间厮杀。李世民心中焦急,连忙拨转马头,赶回来搭救亲兵。他大吼一声,像离弦之箭一样杀入战阵,左刺右挑,定杨军溃兵纷纷被挑落马下。溃兵本就被唐军在几次战斗中杀败,早已没有了斗志,今见李世民威猛异常,骇得纵马跳开,只是把他们围在核心,展开车轮战,想把他们两人活活累死。
李世民和亲兵两人奋力冲杀,终又杀死数人冲出重围。但没有跑多远,亲兵又被定杨军追上,围在了核心,李世民只得又回马去救,如此三番,再是宝马良驹,再有多么的神勇,也累得是人疲马乏。但是定杨军溃军仍是紧追不舍,他们故意采取这样的战术,明显要生摛李世民,以谋取自己人生的大富大贵。
如此三番之后,那名亲兵也看出了定杨军的图谋,他知道再这么下去,他和秦王殿下两个人都逃不出去。他被李世民再次救出后,大声地对李世民说道:“殿下,您是万金之躯,又是全军统帅,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您不要顾我,要不然我们两人谁也逃不出去!”
李世民怒道:“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李世民抛弃属下独自逃生的时候吗?我们大唐只有战死的将士,绝没有苟且的将军!我李世民更不是那种贪生忘义之人!你不要担心,此处离我唐军大营不远,我们很快就会有救兵了!”
那名亲兵没法,只好打马拼命奔跑,好跟上李世民的脚步。李世民也不敢放马狂奔,跑了一会就要放慢脚步来等亲兵,如此反复,眼看定杨军的溃兵又追上来了。
那亲兵几次被围,又几次杀出,身上已多处负伤。此时他见情势危急,知道如果他再被定杨军围住,李世民定然不会独自逃生。要想逃脱,看来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了。他突然勒马站住,对李世民大声说道:“殿下,小人这一生能追随殿下,是小人一生修来的福气。看来今生再也没有机会追随殿下,愿来生再做殿下手下一兵,追随殿下建功立业!”
他说罢掉转刀头,朝自己的脖子上一抹,顿时鲜血喷涌,坠落马下。
“不要!大营离此已是不远,眼看就要有救,你……”
这一切的发生只在须臾之间,等李世民想上前制止,已是不及。
“你……你这又是何必呢!我们本可以一起跑出去的!”
“你真不该这样!有我李世民的命在,就有你的命在,我怎么会丢下你而去呢?”
李世民心中大恸,拨转马头,跑到那个亲兵的尸体跟前,见那亲兵已然咽气。他不及下马,打马绕着尸体转了三圈,伤心地说道。
但是那个亲兵人已断气,人死不能复生。李世民无奈,只好复又打马向唐营方向奔去。他见那些溃兵依然不依不饶远远地跟着,心中怒极,回转身,弯弓搭箭,又射杀数人,这才又拨转马头往军营跑去。这样又追了十几里后,眼看就要靠近唐军的大营了。
唐营众将士早上起床后来找李世民,准备谒见并请示一天的安排。但李世民的帅帐中竟空无一人,满营也找不见李世民,众人这才慌了神开始四处寻找。最后听亲兵说是大清早就出去了。于是众人赶紧出得营门四面张望,正好听到东边传来喊杀声。于是众将士一齐上马向这边奔来,正碰上李世民被刘武周的溃军追赶。众人发一声喊冲杀过去,风卷残云,一会儿就了结了这批溃军。
大家战罢归来,都埋怨秦王不该一个人只带数骑出去,这样非常危险。定杨军被唐军追击的很厉害,两军之间犬牙交错,很容易碰上被冲散了的定杨军。
李世民见众人都批评他,觉得他们说的也对,又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所以也不好反驳。他立即叫身边的亲兵回去将那名亲兵的尸体寻到,认真叮嘱道:“此乃义士也!他是为我而牺牲,一定要好好安葬于他。”
李世民说完从身上解下白色大氅递给那人,黯然说道:“安葬时把这大氅盖在他的身上,也算是我报答他舍身救主的情义。”
那亲兵心中感动,连忙说道:“殿下放心,小的一定会好好将他安葬的。”
说罢带了几人转身飞奔而去。
李世民知道这一次出去确实危险,众人批评他,他也默不作声,只是红着脸说道:“好了,好了,我已经知道错了。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行了吧。”
众人见李世民如是说,又兼此次虽有危险毕竟平安归来,也不好多说什么。
程咬金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接过秦王的马缰绳说道;“俺说你们都不要再说了。秦王殿下此次是专门去引诱定杨军过来,让你们开开杀戒的。连俺这个伤病员刚才还冲过去连杀了两人呢!噢,即使没功劳也有苦劳吧。”
他还回过头来故作一本正经地对李世民说道:“殿下,您说是不是?”
看着程咬金一本正经的样子,众人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众人一笑过后也就把秦王被众人批评的事给遮掩过去了,免得秦王尴尬。众人重又过来围拢在秦王周围,嘘寒问暖,簇拥着李世民走进帅帐。不一会儿,几个斥候进来报告,宋金刚与寻相等人已溃逃到介休城,手下还有约两万军兵,正在整军备战。李靖李将军正率领所属远远地盯着介休城,期望大军早日到介休城下会合一起进攻。
斥候还带来李靖的亲笔信。李世民认真地看了信以后,沉思了一会。众人一起望向李世民,看他有什么指示。李世民对大家说道:“现在大家一起过来,我们来研究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用眼扫视了众人一眼,很明显他是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总管刘弘基上前说道:“兵法有云‘穷寇勿追’,以防其狗急跳墙疯狂反噬。现在宋金刚被我军连续几天几夜追击,狂奔几百里,已经被逼到绝境。此时我军若仍继续追击,应防止其被逼到墙角后穷极反扑。有时狼被逼到绝境暴起反噬的力量也是巨大的,连老虎、狮子都害怕。况且我军轻装追击,粮草不济,将士多已疲惫。所以末将的意思是不如暂时休整,以待军力恢复再战不迟。”
“是啊,殿下。我军连日追击,士卒多已疲惫,不如休整数日,再与宋金刚决战不迟。”
“殿下,属下等也是这么认为。”
对总管刘弘基的话,有些将领纷纷点头赞同。
李世民未置可否,他继续扫视众人,看到大家都把目光望向他,等待他作最后的决定。李世民于是把李靖的信交到秦琼的手里,让秦琼给大家念一下。
秦琼把李世民递过来的信看了看,直接对大家念道:“殿下,现在敌我双方都到了最后的关头,都是在拼命地硬撑着。但双方未来发展的态势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军是日益向好,而宋金刚确实是被我大军追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属下看他现在虽有两万军兵,其实细细分析真正战力能到五千就已不错了。其一:宋金刚此次溃逃,几昼夜即丧师失地几百里,军队士气全无。我以士气旺盛的军队对他士气全无的军队,谁能获胜?其二,刘武周和宋金刚对待部下本就常常严苛而猜忌,将士离心离德。现在面临困境,全军上下更是分崩离析。我以全军上下一心、团结如钢的军队,对他上下离心离德的部队岂无胜算?其三,我军虽然困顿,其实定杨军比我军还困顿。毕竟我军是追兵,他们是逃跑,遑遑不可终日,肯定比我军更疲惫。我军无粮草是暂时的,而他们无粮草却是长远的。他们现在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剩最后一击就能战胜他们。一旦让他们缓过劲来,再得到突厥的帮助,我军再想从根本上剿灭他们就很难了。因此属下建议殿下带领大军,一鼓作气,剿灭残敌,绝不能让他们死灰复燃。”
李世民见秦琼把信念完了,再次用目光扫视了众将,然后对秦琼说道:“秦将军,你对李靖李将军的意见有什么看法?”
秦琼见李世民问他,赶紧拱手说道:“既然殿下垂询,末将就说说我的意见。末将完全同意李将军的建议。目前定杨军已到了穷途末路,我军就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其歼灭,绝不能贻误战机,让他们得到喘息的机会。”
不少将领听李靖这么一分析,也纷纷点头。他们听了秦琼的话后,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道:“对,应该继续追击,斩草除根。”
“一定要一鼓作气,防止他们死灰复燃。”
“李将军和秦将军说的有道理,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
李世民见大家的意见逐渐趋于统一,这才缓缓说道:“李将军说的对。现在我军和定杨军都到了最后的关头,就是看谁能坚持住。我军不应该在此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我们应该一鼓作气,奋起直追,从而一举消灭他们。刘将军刚才提到兵法,我也记得《孙子兵法》曾说‘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我以前曾把这几句话概括为‘风林火山’。这几句话告诉我们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般迅猛。当然兵书是死的,战略战术的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一味机械地照抄照搬。但现在我军确实应该如‘风’而动,如‘火’而猛。所以我赞同李将军的意见,乘胜追击,直捣刘武周的老巢,彻底打垮这支力量,确保我大唐北方的巩固。”
众人听罢热血沸腾,一起高呼:“我等愿随秦王殿下拼死一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好!我们上下戮力同心,不剿灭刘武周、宋金刚绝不收兵!”
李世民于是开始和众将商议详细的进攻方案。
李世勣此时建议道:“殿下,既然我军要继续追击下去,就要防备刘武周狗急跳墙,投靠东突厥,利用突厥力量进行反击。所以末将认为我军现在不仅要继续追击,还要分兵一路前去进攻浩州(今山西汾阳),以防止宋金刚军战败渡过黄河会合突厥军。”
“嗯,这个建议非常好!”
李世民点点头,表示同意。
“殿下,末将愿率一彪人马去进攻浩州。”
此时刘弘基出列主动请战。
李世民知道刘弘基是因为他几次三番劝自己息兵休整,怕自己以为他是个畏缩不前之人,所以主动请战担此重任。
李世民上前拉着刘弘基的手,既是鼓励又是安慰道:“刘总管,谁不知道你是一个忠勇之人?当年父皇晋阳起兵时,你就追随父皇。两军阵前,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攻占长安,你都是身先士卒。当年高墌城一战,我军溃败,唯有将军力挽狂澜,率孤军独力支撑。正是将军的苦战,才使我大唐能有部分首义之士渡过黄河,保护了这些火种,避免全军覆没。刘总管乃真勇士也!”
一番话说得刘弘基热泪盈眶。
“殿下谬赞了!属下深受朝廷恩典,敢不奋力!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刘总管,此次出击非同寻常,乃是孤军出战,所以一定要加倍小心。”
李世民关切地叮嘱道。
刘弘基此时已是慷慨激昂,他挺起胸脯大声地说道:“殿下放心,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属下也会替殿下蹚出一条路来!”
众将的精神都被刘弘基给鼓动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众人正说间,中军兴冲冲地来报:“有人劳军来了。”
李世民和众将一愣,都很疑惑:现在连自己军中的粮草一时半会都运不上来,朝廷怎么能这么快地来劳军呢。李世民和众人连忙一齐出帐察看。却原来是唐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带人来劳军了。
樊伯通、张德政在刘武周早先进攻山西时被打败。溃逃后收拢败兵占据一处堡垒潜伏下来,所以才得以保存。他们正好遇到唐军的斥候,才听说李世民亲率唐军追击宋金刚到此,喜出望外。得知李世民和唐军粮草不济无法进食,遂带领堡垒中人和周围百姓赶着猪、羊,推着粮食前来劳军。
李世民和众将看了非常高兴,大家欢呼雀跃。他们经过几天几夜的饥饿后,终于可以吃上一顿热热的饱饭了。李世民忙命军士们杀猪宰羊,埋锅造饭,大家饱餐一顿。
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听说刘弘基要去进攻浩州,喜出望外,他忙上前请战道:“殿下,浩州本就是下官的驻地,前番被宋金刚攻占,下官深以为耻!今天有机会收复浩州失地,下官一定要与刘将军一同前往,以雪前耻。请殿下一定要给下官这个机会!”
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拉着樊伯通的手道:“我正愁派谁和刘总管一起去呢,既有樊总管一同前往,真是太好了!”
吃完饭后,刘弘基会同樊伯通、张德政带上本部人马立即出发,前去攻打浩州,断绝刘武周、宋金刚与突厥的联系。
余下众人吃饱后立即拔营向介休进军,与李靖的队伍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