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晚上的斋饭都是红拂女送到李靖的房中的。李靖钻研慧文大师的《伏虎心经》简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虬髯客好奇地问道:“真有这么难,凭李兄弟这样聪慧的头脑领悟起来也这么费劲?”
“是啊,靖哥哥,我看你都入迷了,竟然都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程度了。”
红拂女见李靖为钻研,茶饭不思,也不觉笑道。
“嘿嘿,是啊。开始我也觉得很容易,但越深入才发觉内理玄机越多,变化无穷。”
“那你在这里好好研究吧,我们出去和几位大师闲聊解闷。”
虬髯客和红拂女怕打扰李靖,就都退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李靖为了安心练功,专门出草堂寺后门,沿着前晚的小路,来到山谷中练功。他对每一招都按图索骥,认真演练,心神入定,竟对身外的世界一无所闻。就连慧文大师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身后,李靖竟然也浑然不觉。待李靖偶然回头,才一眼瞥见慧文大师如影随形,就站在自己的身后。李靖颇为惊讶,赶紧向慧文大师躬身施礼。
“原来是大师来了。晚辈只顾专心练功,不知道大师什么时候站到晚辈的后面,晚辈失礼了。”
大师神情索然,不见一丝微笑,森然道:“一个练武之人,身后跟着一个人,你居然一直没有发现。假如这个人是敌人的话,你将有何结局?”
李靖惶然答道:“大师武功之高,岂是晚辈所及。大师在晚辈的身后,始终无声无形,以至晚辈一时没有发觉。”
慧文大师哈哈笑道:“你也不要讨好于我。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难道你的敌人在你身后要偷袭你,还会提前向你报告?你连自保都不能做到,何谈进攻?”
李靖连忙躬身说道:“晚辈还请大师指点。”
慧文大师继续说道:“刚才你之所以没有发现老纳,一方面可能确是老纳消声遁形,使你不易发现。但你要知道,作为一个武林高手,不仅要打开自己的视觉,更要打开自己的听觉及周身六感,方能真正感知这个世界。不能仅凭眼睛所见。另一方面,乃是因为你一味地专注于武功套路,所以对别的东西一无所觉。”
慧文大师看到自己一本正经地说话,弄得李靖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他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太严厉了,便又慈祥地笑了笑,说道:“当然,暂时也不要急,等武功练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有这种感觉了。老纳已经站在这里好一会了,一直在看施主练功。不知你练到什么程度了?”
李靖挠了挠头道:“还有一些地方还没有搞懂。”
“不急,施主先将已经学会的招式演练一番给老纳看一看。”
慧文大师看李靖显然是有些着急,怕他过太急功近利,反而不利于练功,便安慰他道。
于是李靖便将昨日所悟的招式在大师面前一一演练一遍,没想到慧文大师看后直是摇头。
“如此练法,却是拘泥不化,不知变通。武功之法,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就像刚才你使完那招‘撩掌式’,掌向前推,本就是大开大合,你又推得过老,致使胸前门户洞开,这样就会给敌人有可乘之机。而你从‘虎踞式’转过来时又大过生硬,脚步也过于生涩,不能灵活进退。你有没有注意到,自然界中的老虎在蹲踞时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进攻,闪转腾挪非常灵活自如。可不像你那样一蹲便蹲死了,进又不稳,这个样子可不行啊。”
慧文大师见李靖一招一式过于呆板,边说边演练给他看。大师一招一式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大开大合却又相互衔接,确实找不到一丝破绽。
“施主还是太专注于一招一式了!如此所使,只是照葫芦画瓢,全无心法。”
慧文大师说罢,又拿过《心经》翻到第一式“撩掌式”指着图上的文字,对李靖道:“施主你看了这上面的文字了吗?这才是练这一掌的口诀心法。”
李靖昨日只顾熟记图谱,嫌看文字耽误时间,所以只是用眼扫了一下,倒确没有细读上面的文字。现在听大师这么说,才认真细看。
只见上面写道:“将功用功,展转冥矇。取得不得,不取自通。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再一看,每一式皆有法门,细读之下,立有所悟。
原来自己昨日练功,为了速成,只求读图,照图索骥。而对于生涩的文字倒没有在意,所以对于每一招的精髓之处每每领悟不到。
慧文大师来到场中,将“撩掌式”又演练一遍给李靖看。只见大师双掌前推,使出一招“力如千钧”,还没等招式使老,双掌立即回撤,自胁下舒展而出,顺势使出“双锋贯耳”。这一推一收,把千钧之力化为无形却又自掌引上,呈贯耳之势。转折之际,天衣无缝,顺畅自然。
李靖又将这一式演练一遍,大师这才点头笑道:“嗯,好好好!施主这一招使的比第一遍进步多了,但斧凿之痕还是太重。老纳几十年的武学心得,你一时半会想一下子参通悟透,确也有些太难。演练时一定要记住心法口诀,‘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待李靖把这一式“撩掌式”的六个变化再次演练给大师看时,却又比原来更有精进,大师非常高兴。
“施主才智,确非常人。如此三遍,已有如此精进,实属不易。”
李靖忙躬身说道:“晚辈愚钝,全赖大师指点有方。《伏虎心经》如此神妙,实是学武之人梦寐以求的绝世妙技。晚辈能得蒙大师指点传授,当真是莫大的机缘。大师武功修为,已臻化境,这第一式晚辈从昨日到今天才略略窥知一点皮毛而已。”
“施主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老纳这《伏虎心经》调理呼吸,增强内功,又关注下盘腿法,但更多的是写掌法。不过施主不要以为只是简单的掌法,实是掌中有拳,拳中有剑,剑中含枪。而其中又有老纳对兵法的参悟,施主当潜心研究,莫辜负老纳的一番心意。”
慧文大师又一一把每一招的心法口诀解释给李靖听,每一式如何化掌,如何化拳,又如何化剑,如何化枪,都一一对李靖说明。这《伏虎心经》是以虎的基本动作幻化而来,如“撩掌式”既可是掌,又可为剑,变剑则为“撩剑式”,掌剑互化,神秘莫测。这“神龙摆尾”是掌腿结合,则与李靖先前跟韩擒虎所学的枪法中“横扫千军”很是相似。
大师很是耐心,将《伏虎心经》依着口诀次序,一句一句的解释,再传以种种附于口诀上的变化。
李靖先前只是照着图谱硬记,全然未能明白其中含意,这时得大师从容指点,每一刻都领悟到若干上乘武学的道理,每一刻都学到几项奇巧奥妙的变化,不由得欢喜赞叹,情难自己。
一老一少,在这山谷中说法比划,或而掌,或而拳,或而剑,或而枪。虽只一招一式,却是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会贯通,更是威力大增。
李靖一招一式演来,已近登堂入室。大师看到李靖进步很快,心中甚慰。等李靖演完前五式,方才招呼李靖坐下。
慧文大师笑着对李靖说道:“施主仅半天时间,已有如此精进,实属不易。但若想练好它,必须练好这最后一式‘气冲斗牛’。这一式看是掌法,实又是内功心法。它与第一式“呼吸心法”相互呼应,却又更进一层。若没有内功作基,掌法再精,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制敌。”
李靖翻到第六式,其口诀乃是“无心者,无一切心。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趋之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心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吹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足,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慧文大师又将内功心法一一解释给李靖听,李靖把它一一谨记在心。
大师笑着对李靖说道:“伏虎者,实伏心也。佛家修行讲究一个‘心’字,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武家的修为也存乎一心,只在一个‘悟’字。兵家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无招胜有招,若能随心、随形、随势,则敌无招可破、无招可解,又怎能战胜于自己,自己又有何败之有?这些心法,老纳都已经清楚明白地讲给施主听了。但能否功成,还得要靠施主自己勤修苦练。”
“大师的意思是说练到最后要能做到随心所欲,无招胜有招?”李靖欣喜地说道。
慧文大师点点头,笑着说道:“是啊。由空入有易,由有入空难。有些佛家弟子,修行一生,也未达到这一化界。能不能达到这一化界,还看施主你的造化。我想施主乃聪明之人,定会顿悟的。”
大师的这几句话振聋发聩,如醍醐灌顶,使李靖幡然顿悟。自己以前就对兵法特别喜欢,颇有钻研。今天大师又以兵法相类比,自己如何不懂。李靖瞬间感觉自己是豁然开朗,对前面所学一下子融会贯通,心中欣喜不已。
李靖此时完全自己沉浸在顿悟的喜悦中。他对照着图谱,细细地揣摸体会,反复思忖“有”、“空”之间的变化。边揣摸边比划,每比划一遍便有一层进步。他此时才领会到所谓“空”即是不被招式套路所缚,随心而为,随性而至,似是信手拈来,却又无穷无尽。就象今天学生学习一样,题目做的多了,遇到新的题目,解法自然存于脑中,随心所欲,没有什么题目不能作答的。
李靖突然明白武学至理,兴之所至,不觉长啸一声。那一声清啸,穿云透雾,声震山林。
慧文大师看到李靖已有顿悟,心中也高兴。他望了望天,见天已近晌,便回头对李靖说道:“应该是到了吃中午斋饭的时候了,老纳估计老药王也该回来了。施主练功也不在于这一时,回去以后自己慢慢参悟吧。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药王回来了没有。”
“是!”
李靖这才跟随慧文大师一起走出山谷。在山谷中闷了半天,突然出来,感觉心胸豁然开朗,顿时神清气爽,特别地舒畅。
“咦,今天与昨天怎么有这么大的不同?昨日身似玄铁,脚步沉重,今天却身似柔木,步态轻盈呢?”
李靖甚觉诧异,“不会吧。仅仅两天之间,身体就能有如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