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颖川书院
一路无话!
这一天,王羽大军终于来到了颍川郡,阳翟县。
这里是郭嘉的家乡,也是颍川学院的所在地。
王羽大军到达颍川之时,天空之中忽然阴云密布,骤然降起了大雨,让王羽等人赶紧冲向阳翟县城里面。
不过,由于汝南黄巾再起,颖川也进入了防备,看到城外人马攒动,还以为是黄巾入侵,当时就准备弓箭御敌。
“住手,我乃新上任的南阳太守王羽,不是颍川黄巾,还望县令大人打开城们,放我等等大军进行入城内!”只听王羽大喝一声,那声音让县令耳中嗡嗡作响。
“原来是王太守,只是天降大雨,不得不防,不知大人可有信物之类的东西,这也是我等的职责所在,还望大人莫要怪罪!”这阳翟县县令在城墙上高声说道!
王羽知道他的心思,没有怪罪他,毕竟他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于是,王羽叫墨云把文书和玺印用步包裹,通过篮子锥了上去,阳翟县县令打开包裹确认了身份之后,连忙命令打开城门!
随着阳翟县县令一声令下,城门打开,吊桥放下,王羽等人也进入城中,然后在阳翟县县令的帮助下,在城外安营扎寨!
还有一部分人马,则是留在了城内安营,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这时,众人围坐在火堆旁,一边烤着湿漉漉的衣甲,一边望着营帐外那迷蒙的大雨,竖耳倾听外面的塔塔雨滴声,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等到雨停了后,王羽向县令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意,说是他们大军还要在这驻扎几天,不过不会搅扰到百姓!
阳翟县县令自然是一百个乐意了,有王羽这数万大军在,黄巾那里还敢前来侵扰!
由于王羽还要到颍川书院去看看,就是便向县令告辞,带着王阳明和戏志才等十几人,往颖川书院而去。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
古往今来,颍川之地可谓是尽出人才,尤其是三国时期,三国颍川可谓人才的集中地,名士的“摇篮”了。
曹操麾下大半文臣便是出自此地,其中,鼎鼎有名的王佐之才荀彧,谋主荀攸,鬼才郭嘉等一系列的顶级人物,皆是出自此地。
除此之外,诸如英年早逝的戏志才,一代楷书创始人的钟繇,以及以内政闻名的陈群等等,当真数不胜数啊。
而且,就连他的师叔司马徽也是颖川阳翟县人。
颍川,是个美丽的地方,它青山绿水,土地肥沃,虽经历过黄巾之乱,但与其他荒凉的地方相比,颍川依然显得繁华热闹,而且,此处民风淳朴,看来往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恭谦有礼,一派斯文之色。
“不愧是东汉时期名士发源地,果然不凡。”街道上,看着略微稀疏来往有礼的人群,王羽心中暗赞道。
一旁的戏志才,似乎是看出来了王羽心中的想法,只见他开口笑道:“主公可知,颍川在上古夏朝时期,可是都城所在地,而且又是大禹的故乡。
如今的大汉,颍川郡更是有着天下学子所向往的颍川书院,这些附近住民,耳熟目染,自然也带有一股书生之气。”
王羽闻言白了戏志才一眼,我也是从颍川书院出来的,你说的这些难道我不知道吗?
这时,王羽准备去拜访儒家魁首荀爽,上次一别,已经有近两年未见了,不知他老人家,身体是否康健,可别挂了。
如果此时荀爽知道王羽在心中咒他,恐怕得气的半死。
…………
…………
颍川书院,坐落于颖川郡城阳翟县城郊,颍川郡多山地,而颍川书院,便是傍山而建。
而且,颍川书院本是荀氏的一所别院,后来书院成立,才被荀氏捐出来,做了学堂。
进入颖川书院不用那么多的人跟着,王羽只带了戏志才,王阳明和墨云这三个人去,至于王立、岳飞等人让他们在客栈等候。
尤其是岳飞,王羽特地让他回到颖阴老家,把他母亲姚氏,妻子李孝娥,和岳云几个小崽子一同带过来!
对于岳云这个潜力股,王羽可不会轻易放过,更何况,李孝娥在一定程度上还算自己的表姐,毕竟她是王羽姑父李湘的侄女兼养女!
王羽不可能让他们在颖川继续受苦,自然要接到南阳!
四个人策马奔驰,很快便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颍川书院,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很朴素,既没有高大的围墙,亦没有烫金的匾额,也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
总之,学堂,普通的就如一平常院落。
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朱漆木门半开半闭。
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
上书四个大字:颍川书院。
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好熟悉的字迹?”看见这四个大字,王羽有些疑惑,似乎在哪里见过。
这是……师叔的字。
这确实是水镜司马徽,也就是王腾的师弟,王羽师叔的笔迹,也只有司马徽,才能写出如此苍劲有力的字体。
王羽依稀记得,在他八岁的时候,司马徽带着他游学颍川,讲过课。
那场面,他这一辈子恐怕也忘不了。
…………
当时那些学子为了抢第一排正中间位子打的天昏地暗,这时候他们也不管什么礼仪了,先抢到位置再说。
当时讲完之后,还亲自提笔写下“颖川书院”四字。
自己这个师叔,不仅是纵横家弟子,同时还是儒家大佬,不知道荀爽这个魁首知不知道。
不过依王羽对荀爽这个老头的了解,他应该早就知道了,不然,司马徽以后来到颖川的次数就不会这么少了。
可见,他还是在躲着荀爽这个老朋友!
而这时,王羽的目光一瞥,发现果然如此。
只见在颍川书院牌匾上,四个大字一旁,有着几个稍小字体,上书:落款:水镜司马徽。